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 申请号:CN201420342293.7 申请公布号: CN203958063U
  • 申请日: 2014-06-24 申请公布日: 2014-11-26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分类号:B60R21/02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自救装置设置在汽车内,自救装置包括抽气筒、通气管、充气气垫、GPS定位报警器、红色闪光警示灯和倒钩,抽气筒一端连接通气管,通气管穿过汽车顶部设有的孔,通气管一端连接并贯穿充气气垫,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充气气垫通过通气管与车内相连,车内人员可通过管子呼吸得以生存等待救援或找准时机自救,同时水面充气气垫的GPS定位报警与红色闪光警示灯有利于搜救人员及时发现车辆所在位置,争取宝贵救援时间。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1.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所述自救装置设置在汽车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救装置包括抽气筒、通气管和充气气垫;所述抽气筒的一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所述通气管穿过汽车顶部设有的孔,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气气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筒包括筒体、进气管口、进气口阀、出气管口、出气口阀、活塞和把手;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所述进气管口,所述进气管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所述进气管口的第二端设有所述进气口阀,所述筒体的一侧设有所述出气管口,所述出气管口一端设有所述出气口阀,所述筒体内设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口连接有呼吸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垫上还设有感应器、充气装置和GPS定位报警装置;所述感应器电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GPS定位报警装置,所述充气装置通过管子连接所述充气气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倒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汽车顶部设有的孔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还电连接有警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垫的表面设有警示图案层。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是社会中主要的代步工具,而许多车辆因天灾、人祸等事故掉进水中,由于车门难打开、车窗难弄碎、不会游泳等原因导致驾驶者溺亡。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所述自救装置设置在汽车内,所述自救装置包括抽气筒、通气管和充气气垫;所述抽气筒的一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所述通气管穿过汽车顶部设有的孔,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气气垫。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筒包括筒体、进气管口、进气口阀、出气管口、出气口阀、活塞和把手;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所述进气管口,所述进气管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所述进气管口的第二端设有所述进气口阀,所述筒体的一侧设有所述出气管口,所述出气管口一端设有所述出气口阀,所述筒体内设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口连接有呼吸管。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垫上还设有感应器、充气装置和GPS定位报警装置;所述感应器电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GPS定位报警装置,所述充气装置通过管子连接所述充气气垫。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倒钩。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与所述汽车顶部设有的孔之间还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还电连接有警示灯。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垫的表面设有警示图案层。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充气气垫通过通气管与车内相连,车内人员可通过管子呼吸得以生存等待救援或找准时机自救,同时水面充气气垫的GPS定位报警与警示灯有利于搜救人员及时发现车辆所在位置,争取宝贵救援时间。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落水自救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落水自救装置的抽气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筒体1、通气管2、充气气垫3、倒钩4、进气管口5、进气口阀6、出气管口7、出气口阀8、活塞9、把手10和汽车11,抽气筒放置在汽车11内的顶部,抽气筒的筒体1的顶部制有进气管口5,进气管口5的第一端连接通气管2的第一端,进气管口5的第二端制有进气口阀6,筒体1的一侧制有出气管口7,出气管口7一端制有出气口阀8,筒体1内设置有活塞9,通气管2与汽车顶部设有的孔之间还装有密封圈,活塞9的一端连接把手10;通气管2穿过汽车11顶部设有的孔,通气管2的第二端连接充气气垫3,充气气垫3的表面设有红色闪光的警示图案层,充气气垫3通过管子连接充气装置,充气装置电连接感应器,感应器电连接GPS定位报警装置和红色闪光报警灯,通气管2第二端的末端设置有倒钩4。工作原理:当汽车11落入水中,充气气垫3上的感应器遇水后启动充气装置为充气气垫3充气,同时,感应器触发GPS定位报警装置以及红色闪光警示灯,充气气垫3漂浮到水面上后可实现GPS定位报警,同时红色闪光警示灯有效提醒周边人员事故发生位置。此时车内的驾驶者拉动把手10带动活塞9通过通气管2将水面上的空气抽到筒体1内,此时进气口阀6打开,出气口阀8关闭;筒体1充满空气后,推动把手10,此时进气口阀6关闭,出气口阀8打开,将筒体4内的空气注入到汽车11的车体内,汽车11内人员得以生存等待救援或找准时机自救,假设汽车落水时,汽车离水面5m,抽气筒横截面半径2.5m,根据压强计算,抽取水面空气需要用的力为:F=PS=ρgh*πr2=1000*10*5*3.14*0.25*0.25=98.125N抽取空气所需的力约为重10kg物体的重量,常人可以接受。假设抽气筒长25cm,抽取一次的空气容量为:V=Sh=πr2h=3.14*2.5*2.5*25=490.625cm3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约为500ml,则多次抽取的空气足够驾驶者使用。实施例2:出气管口7连接有呼吸管,汽车11内人员通过呼吸管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气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统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上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方案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所举的示例,而不是用来进行限制,凡在本申请的教导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