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公开号:CN203854855U)

  • 申请号:CN201420313773.0 申请公布号: CN203854855U
  • 申请日: 2014-06-12 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分类号:B64C27/04;B64C27/08;B64F1/10;B

专利介绍

一种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包括直升机、运输车和综合缆绳,所述运输车设置有两部,一部用于停放和运输所述直升机,另一部用于运载发电机组并为所述直升机提供电力飞行;所述运输车通过所述综合缆绳传输电力给所述直升机;所述直升机包括电力驱动涵道桨、机舱、卷扬机和驾驶操作面板、底架和轮胎,所述底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舱的底部,所述轮胎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身轻便、安全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适用于高空作业或消防救灾和救援被困人员,十分便利。
1.一种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升机、运输车和综合缆绳,所述运输车设置有两部,一部用于停放和运输所述直升机,另一部用于运载发电机组并为所述直升机提供电力飞行;所述运输车通过所述综合缆绳传输电力给所述直升机;所述直升机包括电力驱动涵道桨、机舱、卷扬机、驾驶操作面板、底架和轮胎,所述底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舱的底部,所述轮胎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的底部;所述电力驱动涵道桨设置在所述机舱的两侧并带动所述机舱的升降,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机舱的顶部,所述卷扬机控制所述综合缆绳,所述驾驶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机舱的舱内并控制所述直升机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驱动涵道桨设置有两组,一组为固定组,所述固定组为上机翼,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舱的两侧,另一组为活动组,所述活动组为下机翼,停放和运输时向水平方向旋转至所述上机翼的正下方,工作时旋转至工作方位并连接于设置在直升机底部的反力拉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还包括机器手,所述机器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舱,另一端活动伸缩地钳抓建筑物外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手设置有两只,分别安装于所述机舱的顶部和底部,或分别分装与所述机舱的左侧和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救生绳,所述救生绳由所述卷扬机控制,所述机舱的底部设置有救生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设置有储水箱和喷水装置,所述储水箱还包括加压泵,所述储水箱通过所述加压泵为所述喷水装置提供水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面高压泵车,所述地面高压泵车包括水箱,所述综合缆绳包括高压供水管,所述水箱通过所述高压供水管提供至所述储水箱,所述高压供水管还设置有中途加压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机还包括工作面护栏,所述工作面护栏安装于所述机舱的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面遥控,所述综合缆绳还包括地面驾驶遥控通讯电绳,所述地面遥控通过所述地面驾驶遥控通讯电绳控制所述直升机的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还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在所述机舱的顶部,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底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涵道桨直升机装备。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装备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灾害救援等领域,在不同施工环境的需求下,对高空作业装备的平稳性或安全性的要求都各有不同。目前,大多数的高空作业车采用的是机器臂伸长形式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行作业,在高度上达到一定的限定,还有用于高空作业的直升机,由于直升机的旋翼体积较大,所需环境需要比较空旷才能安全的驾驶,或者是使用悬吊方式,十分不方便,也不够稳定和安全,如果遇上火灾,需要喷水救援,普通直升机的发动机和油箱自身的重量再加上水箱的重量,使其耗油耗能更多,并且所载的水箱水源有限,不适合持续救灾。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身轻便、安全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适用于高空作业或消防救灾和救援被困人员,十分便利。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包括直升机、运输车和综合缆绳,所述运输车设置有两部,一部用于停放和运输所述直升机,另一部用于运载发电机组并为所述直升机提供电力飞行;所述运输车通过所述综合缆绳传输电力给所述直升机;所述直升机包括电力驱动涵道桨、机舱、卷扬机、驾驶操作面板、底架和轮胎,所述底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舱的底部,所述轮胎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的底部;所述电力驱动涵道桨设置在所述机舱的两侧并带动所述机舱的升降,所述卷扬机设置在所述机舱的顶部,所述卷扬机控制所述综合缆绳,所述驾驶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机舱的舱内并控制所述直升机的运动。优选的,所述电力驱动涵道桨设置有两组,一组为固定组,所述固定组为上机翼,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舱的两侧,另一组为活动组,所述活动组为下机翼,停放和运输时向水平方向旋转至所述上机翼的正下方,工作时旋转至工作方位并连接于设置在直升机底部的反力拉杆。优选的,所述直升机还包括机器手,所述机器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舱,另一端活动伸缩地钳抓建筑物外墙。优选的,所述机器手设置有两只,分别安装于所述机舱的顶部和底部,或分别分装与所述机舱的左侧和右侧。优选的,还包括救生绳,所述救生绳由所述卷扬机控制,所述机舱的底部设置有救生窗。优选的,所述机舱设置有储水箱和喷水装置,所述储水箱还包括加压泵,所述储水箱通过所述加压泵为所述喷水装置提供水源。优选的,还包括地面高压泵车,所述地面高压泵车包括水箱,所述综合缆绳包括高压供水管,所述水箱通过所述高压供水管提供至所述储水箱,所述高压供水管还设置有中途加压泵。优选的,所述直升机还包括工作面护栏,所述工作面护栏安装于所述机舱。优选的,还包括地面遥控,所述综合缆绳还包括地面驾驶遥控通讯电绳,所述地面遥控通过所述地面驾驶遥控通讯电绳控制所述直升机的运动。优选的,所述机舱还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在所述机舱的顶部,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机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依靠地面发电机组提供的电力起飞,机身更轻便;2、使用电力驱动涵道桨,可以改善直升机的安全性,在升降时不易打到周围的物体;3、双组四涵道直升机更能提供稳定的空中悬定性能,而且上臂及下臂机器手可以伸至建筑物外墙钳抓并固定,为消防灭火及空中救援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直升机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直升机停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直升机1,运输车2,综合缆绳3,地面高压泵车4,电力驱动涵道桨11,机舱12,卷扬机13,驾驶操作面板14,机器手15,底架16,轮胎17,反力拉杆18,水箱41,救生绳120,救生窗121,储水箱122,上臂151,下臂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包括直升机1、运输车2和综合缆绳3,所述运输车2设置有两部,一部用于停放和运输所述直升机1,另一部用于运载发电机组并为所述直升机1提供电力飞行;所述运输车2通过所述综合缆绳3传输电力给所述直升机1;所述直升机1包括电力驱动涵道桨11、机舱12、卷扬机13、驾驶操作面板14、底架16和轮胎17,所述底架16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舱12的底部,所述轮胎17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架16的底部;所述电力驱动涵道桨11设置在所述机舱12的两侧并带动所述机舱12的升降,所述卷扬机13设置在所述机舱12的顶部,所述卷扬机13控制所述综合缆绳3,所述驾驶操作面板14设置在所述机舱12的舱内并控制所述直升机1的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涵道桨直升机装备包括直升机1、运输车2和综合缆绳3,直升机1由地面的运输车2的发电机组提供电源,使机身免去安装发动机和油箱,大大减轻机身重量,提高起身重量。依靠地面发电机组提供的电力起飞至高层建筑外围进行消防救灾和救援被困人员,也可以对高层建筑屋顶的大型设备维修、更换提供起降运输。直升机1内设置有驾驶操作面板14,机舱内人员可方便操控直升机1的运动。卷扬机13连接有综合缆绳3,使直升机1在升降过程中不受空中的缆绳影响。不使用直升机1时,停放或运输的时候综合缆绳3可由牵引机收揽于收放缆绳架。直升机1使用电力驱动涵道桨11,可以改善直升机1的安全性,在升降时不易打到周围的物体。底架16和轮胎17的设置使直升机1在停放和运输时能平稳的停放在运输车2上。综合缆绳3包括承载钢丝绳和电缆。优选的,所述电力驱动涵道桨11设置有两组,一组为固定组,所述固定组为上机翼,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舱2的两侧,另一组为活动组,所述活动组为下机翼,停放和运输时向水平方向旋转至所述上机翼的正下方,工作时旋转至工作方位并连接于设置在直升机底部的反力拉杆18。设置有两组电力驱动涵道桨11,双组四涵道直升机更能提供稳定的空中悬定性能。活动组为下机翼,停放和运输时向水平方向旋转至所述上机翼的正下方,以避免运输时直升机1的电力驱动涵道桨11的总宽度超过运输车2的宽度,其长度也控制在运输车2的车厢的长度范围内。反力拉杆18的设置可以固定活动组下机翼,使电力驱动涵道桨11结构在飞行时结构更稳固。优选的,所述直升机1还包括机器手15,所述机器手1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舱12,另一端活动伸缩地钳抓建筑物外墙。设置有机器手15,活动端可以伸至建筑物外墙钳抓并固定,为消防灭火及空中救援或空中作业提供便利。优选的,所述机器手15设置有两只,分别安装于所述机舱12的顶部和底部,或分别分装与所述机舱12的左侧和右侧。设置有机器手15设置有两只,分别安装于所述机舱12的顶部和底部,或分别分装与所述机舱12的左侧和右侧,机器手15设有两只,功能更丰富,可多功能运作,设置在左右两侧可使直升机1在空中悬停的时候更平稳。如图1所示一只设置在所述机舱12的顶部为上臂151,另一只设置在所述机舱2的底部为下臂152。优选的,还包括救生绳120,所述救生绳120由所述卷扬机13控制,所述机舱12的底部设置有救生窗121。用于救援被困人员时,由于机舱内部空间有限,救援到的被困人员不能长时间停留在机舱内,这时可以让救援到的被困人员陆续通过底部救生窗沿救生绳120安全吊降到地面。优选的,所述机舱12设置有储水箱122和喷水装置,所述储水箱122还包括加压泵,所述储水箱122通过所述加压泵为所述喷水装置提供水源。机舱12设置有储水箱122和喷水装置,可以进行消防救灾。优选的,还包括地面高压泵车4,所述地面高压泵车4包括水箱41,所述综合缆绳3包括高压供水管,所述水箱41通过所述高压供水管提供至所述储水箱122,所述高压供水管还设置有中途加压泵31。机舱内设置有储水箱122且综合缆绳3的高压供水管还能源源不断提供水源,为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提供充足的水源。如果火灾区高度超过地面高压泵的扬程,还可以由设置在高压供水管的中途加压泵31继续提供高压水源。优选的,所述直升机1还包括工作面护栏,所述工作面护栏安装于所述机舱12。设置有工作面护栏提高高空作业时高空人员的安全性。优选的,还包括地面遥控,所述综合缆绳3还包括地面驾驶遥控通讯电绳,所述地面遥控通过所述地面驾驶遥控通讯电绳控制所述直升机1的运动。驾驶方式还设置有地面遥控,地面人员可以通过地面遥控和地面驾驶遥控通讯电绳控制直升机1的运动。方便救援时地面人员控制,机上人员可全面投入救援。优选的,所述机舱12还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24,所述摄像头设置有两个,一个设置在所述机舱12的顶部,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机舱12的底部。设置有摄像头124,方便地面人员在操控直升机1时对其所在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观察,避免因为高度差对人眼定位的影响。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