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曲面背光源,从而可以实现非OLED屏的曲面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曲面基础框架,设置在所述曲面基础框架凸面之上的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反射膜之上并处于同一层的光源和曲面导光板,设置在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之上的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之上的遮光部件。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包括:曲面基础框架,设置在所述曲面基础框架凸面之上的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反射膜之上并处于同一层的光源和曲面导光板,设置在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之上的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之上的遮光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柔性电路板、以及柔性电路板胶带,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柔性电路板之间贴付有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所述曲面导光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与所述光源相连,并且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基础框架包括:铁壳和固定在所述铁壳内部侧边的胶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基础框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胶框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膜片定位槽;设置在所述铁壳上的开孔;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槽,用于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件贴付在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的连接处,用于遮挡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之间的间隙散发的光线,以及将所述光学膜片组固定在所述膜片定位槽,并将所述光学膜片组沿所述曲面基础框架弯曲方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件为遮光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为口字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的一面设置有胶体,用于将所述反射膜贴付在所述曲面基础框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曲面导光板之上的扩散膜,设置在所述扩散膜之上的下棱镜膜,设置在所述下棱镜膜之上的上棱镜膜。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权项所述的背光源。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屏发展迅速,例如,目前,侧边曲面手机引领手机潮流,极具亮点和卖点,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侧边曲面手机的显示屏采用的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屏幕,当显示屏采用其他类型的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时,没有与之搭配的曲面背光源,因此无法实现非OLED屏的曲面显示。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没有曲面背光源,以及相应的显示装置,无法实现非OLED屏的曲面显示。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曲面背光源,从而可以实现非OLED屏的曲面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曲面基础框架,设置在所述曲面基础框架凸面之上的反射膜,设置在所述反射膜之上并处于同一层的光源和曲面导光板,设置在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光源之上的光学膜片组,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之上的遮光部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通过所述曲面基础框架、所述反射膜、所述曲面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组及所述遮光部件的结构,使组装后的背光源为曲面背光源,可以配合需要使用背光源的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实现曲面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生产过程简单,成本较低,满足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较佳地,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柔性电路板、以及柔性电路板胶带,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柔性电路板之间贴付有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所述曲面导光板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与所述光源相连,并且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位于同一侧。较佳地,所述曲面基础框架包括:铁壳和固定在所述铁壳内部侧边的胶框。较佳地,所述曲面基础框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胶框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膜片定位槽;设置在所述铁壳上的开孔;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槽,用于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光源。较佳地,所述遮光部件贴付在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的连接处,用于遮挡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之间的间隙散发的光线,以及将所述光学膜片组固定在所述膜片定位槽,并将所述光学膜片组沿所述曲面基础框架弯曲方向固定。较佳地,所述遮光部件为遮光胶带。较佳地,所述遮光胶带为口字型。较佳地,所述反射膜的一面设置有胶体,用于将所述反射膜贴付在所述曲面基础框架上。较佳地,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设置在所述曲面导光板之上的扩散膜,设置在所述扩散膜之上的下棱镜膜,设置在所述下棱镜膜之上的上棱镜膜。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成品正视图;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沿图1(a)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沿图1(a)A-A’方向的剖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胶铁一体的正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面曲面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主视图;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背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曲面导光板与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胶铁一体的主视图;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曲面胶铁一体的底部一侧的侧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遮光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射膜的背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源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组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曲面背光源,从而可以实现非OLED屏的曲面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如图1(a)、图1(b)和图1(c)所示,该背光源包括:曲面基础框架1,设置在所述曲面基础框架1凸面之上的反射膜2,设置在所述反射膜2之上并处于同一层的光源4和曲面导光板3,设置在所述曲面导光板3和所述光源之上的光学膜片组5,设置在所述光学膜片组5之上的遮光部件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源4位于图1(a)的底部,所述光源在图1(b)和图1(c)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源,通过所述曲面基础框架、所述反射膜、所述曲面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组及所述遮光部件的结构,使组装后的背光源为曲面背光源,可以配合需要使用背光源的显示屏例如液晶显示屏实现曲面显示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生产过程简单,成本较低,满足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较佳地,所述曲面基础框架1为曲面胶铁一体,如图2所示,包括铁壳10和固定在所述铁壳10内部侧边的胶框11。较佳地,所述铁壳10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所述胶框的材料为白色或黑色塑料。当然,铁壳10和固定在所述铁壳10内部侧边的胶框11也可以用其他材料代替。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侧面曲面的背光源为例进行举例说明,所述侧面曲面,如图3所示,背光源的两个侧面即处于背光源的302区域的面为曲面,处于背光源301区域的面为平面,此种情况下所述曲面基础框架与所述曲面导光板的弯曲的位置及曲率应一致。当然,背光源也可以是非侧面曲面的背光源,背光源可以没有平面区域,背光源的所有区域都可以是有弧度的曲面。较佳地,如图4(a)和4(b)所示,所述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灯条,所述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7、柔性电路板8、以及柔性电路板胶带9,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7和柔性电路板8之间贴付有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9。曲面导光板3、发光二极管7、柔性电路板8、以及柔性电路板胶带9的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曲面导光板3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9的一部分与发光二极管7相连,并且与所述发光二极管7位于柔性电路板胶带9的同一侧。所述柔性电路板8贴付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9的另一面,具有一定柔性,可沿所述曲面胶铁一体和所述曲面导光板的弯曲方向形变。较佳地,如图6(a)和图6(b)所示,所述曲面胶铁一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胶框上的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光学膜片组的膜片定位槽12;设置在所述铁壳上的至少一个开孔13;开孔13可以使得在反射膜贴付到所述铁壳的过程中排气,避免所述反射膜贴付到铁壳后产生鼓包,影响整体结构的组装以及画面显示效果;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槽14,用于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如图5所示,图中柔性电路板胶带9的另一部分(即不与曲面导光板3贴付的部分)贴付于图6(a)中的曲面胶铁一体的柔性电路板贴付槽14,从而使所述曲面背光板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固定。较佳地,所述遮光部件贴付在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的连接处,用于遮挡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通过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之间的间隙散发的光线,以及将所述光学膜片组固定在所述膜片定位槽,并将所述光学膜片组沿所述曲面胶铁一体弯曲方向固定。较佳地,所述遮光部件为遮光胶带,例如所述遮光胶带可以是黑色胶带。较佳地,如图7所示,所述遮光胶带20为口字型。较佳地,如图8(a)和8(b)所示,所述反射膜2的一面设置有胶体19,用于将所述反射膜贴付在所述铁壳上。所述反射膜用于将所述曲面导光板与所述反射膜贴付一侧透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避免光损。较佳地,如图9所示,所述光学膜片组5包括:设置在所述曲面导光板之上的扩散膜16,设置在所述扩散膜16之上的下棱镜膜17,设置在所述下棱镜膜17之上的上棱镜膜18。需要说明的是,下棱镜膜17和上棱镜膜18任选其一设置在光学膜片组5中也可以的,即设置一层棱镜膜也可以实现光学膜片组。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组装流程例如具体包括:S1、将反射膜设置有胶体的一侧贴付在所述曲面胶铁一体的铁壳上;S2、将曲面导光板通过柔性电路板胶带与发光二极管灯条紧密相连;S3、将贴合后的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贴付至所述曲面胶铁一体的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槽处,沿所述曲面胶铁一体弯曲的方向将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胶带贴付槽压紧;S4、按顺序将光学膜片组通过膜片定位槽组装,铺设在所述曲面导光板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灯条之上;S5、将遮光胶带贴付在所述光学膜片组和所述胶框的连接处,从而使得所述扩散膜、所述下棱镜膜、所述上棱镜膜固定在所述膜片定位槽,以及使得所述光学膜片组沿所述曲面胶铁一体弯曲方向固定。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通过所述曲面基础框架、所述反射膜、所述曲面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组及所述遮光部件的结构,使组装后的背光源为曲面背光源,可以配合需要使用背光源的显示面板实现曲面显示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生产过程简单,成本较低,满足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背光源。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背光源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