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式顶升装置,包括主杆、对重物承载的承载架和驱动承载架沿主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随承载架沿主杆上下移动并用于与主杆形成摩擦自锁的自锁机构;在使用时,主杆形成主支撑,重物承载在承载架上,可通过外力驱使驱动机构工作以驱动承载架沿主杆向上移动,而由于设置自锁机构,使得承载架每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就由自锁机构形成自锁,防止承载架下滑,从而完成重物的顶升;本发明可完全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无需液压或气动系统,使得制造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本发明的机械结构简单合理,在顶升过程中的自锁功能可大大提高顶升操作的安全性,且体积相对较小,可适用于对不同重物顶升的工况。
1.一种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对重物承载的承载架和驱动承载架沿主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随承载架沿主杆上下移动并用于与主杆形成摩擦自锁的自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至少包括上横板和与上横板形成倒L形的竖板,所述上横板外套于所述主杆并周向间隙配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架、承压板和复位弹簧,所述转动架一端与所述竖板转动配合形成转动端,另一端形成用于接受外力的施力端,所述转动端和所述施力端分别位于所述主杆的径向两侧,所述承压板以可沿主杆上下移动的方式外套于所述主杆并周向间隙配合,且所述承压板位于所述上横板下方并通过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所述转动架靠近施力端一端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活动支撑于所述承压板远离竖板一端,所述承压板靠近竖板一端以可在承压板被压杆下压过程中驱使竖板向上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竖板紧紧抵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外套于所述主杆并一端与承载架活动配合的自锁板和设置于承载架上并支撑自锁板使其保持倾斜状态以与主杆实现摩擦自锁的弹性伸缩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外套在支撑杆上的压缩弹簧,支撑杆固定于所述上横板上,所述支撑杆上端穿过所述自锁板上设置的条形孔并与自锁板形成活动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上端承压于所述自锁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还包括与竖板下端固定连接的下横板,所述下横板外套于所述主杆并周向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分列主杆径向两侧并列设置的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的施力端还固定连接有施力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的主体部分为U形结构,其两侧侧板分列主杆两侧并两侧侧板的端部通过转轴与竖板远离主杆一侧转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板靠近竖板一端的上侧上固定设置有C形座,所述自锁板的端部插入C形座的内部形成活动配合。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物顶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顶升装置是指应用油压系统或机械组件(例如,螺杆、齿轮、传动马达等)组合,来顶起物体或使用物体产生升降的装置,例如,千金顶、顶高机、起重机等。其中,采用油压系统的顶升装置,虽结构简单、顶升可靠,但需要液压功能才能实现,成本较高,且使用时需要配套设备保持液压功能的正常实现;而现有的采用机械组件实现顶升功能的顶升装置,其结构一般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大型的支架和齿轮传动机构,制造和安装均较为复杂,且体积一般较大,使用灵活性不够高,不能满足多工况情况下的使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顶升装置进行改进,使其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且可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满足对不同重物的顶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式顶升装置,其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且可适用于不同的工况,满足对不同重物的顶升。本发明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包括主杆、对重物承载的承载架和驱动承载架沿主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随承载架沿主杆上下移动并用于与主杆形成摩擦自锁的自锁机构。进一步,承载架至少包括上横板和与上横板形成倒L形的竖板,上横板外套于主杆并周向间隙配合;驱动机构包括转动架、承压板和复位弹簧,转动架一端与竖板转动配合形成转动端,另一端形成用于接受外力的施力端,转动端和施力端分别位于主杆的径向两侧,承压板以可沿主杆上下移动的方式外套于主杆并周向间隙配合,且承压板位于上横板下方并通过复位弹簧连接,转动架靠近施力端一端设置有压杆,压杆活动支撑于承压板远离竖板一端,承压板靠近竖板一端以可在承压板被压杆下压过程中驱使竖板向上移动的方式与竖板紧紧抵靠设置。进一步,自锁机构包括外套于主杆并一端与承载架活动配合的自锁板和设置于承载架上并支撑自锁板使其保持倾斜状态以与主杆实现摩擦自锁的弹性伸缩机构。进一步,弹性伸缩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外套在支撑杆上的压缩弹簧,支撑杆固定于上横板上,支撑杆上端穿过自锁板上设置的条形孔并与自锁板形成活动连接,压缩弹簧上端承压于自锁板。进一步,承载架还包括与竖板下端固定连接的下横板,下横板外套于主杆并周向间隙配合。进一步,复位弹簧为分列主杆径向两侧并列设置的两个。进一步,转动架的施力端还固定连接有施力臂。进一步,转动架的主体部分为U形结构,其两侧侧板分列主杆两侧并两侧侧板的端部通过转轴与竖板远离主杆一侧转动配合。进一步,上横板靠近竖板一端的上侧上固定设置有C形座,自锁板的端部插入C形座的内部形成活动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在使用时,主杆形成主支撑,重物承载在承载架上,可通过外力驱使驱动机构工作以驱动承载架沿主杆向上移动,而由于设置有可随承载架沿主杆上下移动并用于与主杆形成摩擦自锁的自锁机构,使得承载架每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就由自锁机构形成自锁,防止承载架下滑,从而完成重物的顶升;本发明可完全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无需液压或气动系统,使得制造和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同时,本发明的机械结构简单合理,在顶升过程中的自锁功能可大大提高顶升操作的安全性,且体积相对较小,可适用于对不同重物顶升的工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初始状态结构与工作状态结构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机械式顶升装置。参照图1-图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初始状态结构与工作状态结构对比示意图,其中,通过图3对比可知,在顶升装置工作状态下,重物可被提升,提升高度为图中标记H,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械式顶升装置,包括主杆1、对重物5 承载的承载架2和驱动承载架2沿主杆1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3,以及随承载架2沿主杆1上下移动并用于与主杆1形成摩擦自锁的自锁机构4;其中,主杆1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竖直杆,其形状根据需要设置,可为圆杆、矩形杆等,承载架2可沿主杆1上下移动,驱动机构3用于接受外力,并在外力驱使下驱动承载架2沿主杆1上下移动,而承载架2上设置有自锁机构4,当承载架2上下移动时,自锁机构4可随承载架2上下移动,而当承载架2每移动一定位置,自锁机构4可与主杆1形成自锁以用于对承载架2的上升或下降高度进行定位,防止承载架2相对主杆1产生下滑,这样就可使重物5 被承载架2顶起。本实施例中,承载架2至少包括上横板2-1和与上横板2-1形成倒L形的竖板2-2,上横板2-1外套于主杆1并周向间隙配合;即上横板2-1上设置有主杆1过孔Ⅰ,主杆1过孔Ⅰ沿周向方向与主杆1均具有一定间隙,即主杆1过孔Ⅰ的孔径大于主杆1的外径,另外,上横板2-1与竖板2-2为一体成型结构;驱动机构3包括转动架3-1、承压板3-2和复位弹簧3-3,转动架3-1 一端与竖板2-2转动配合形成转动端3-1-1,另一端形成用于接受外力的施力端3-1-2,转动端3-1-1和施力端3-1-2分别位于主杆1的径向两侧,承压板3-2以可沿主杆1上下移动的方式外套于主杆1并周向间隙配合,且承压板3-2位于上横板2-1下方并通过复位弹簧3-3连接,转动架3-1靠近施力端3-1-2一端设置有压杆3-4,压杆3-4活动支撑于承压板3-2远离竖板 2-2一端,承压板3-2靠近竖板2-2一端以可在承压板3-2被压杆3-4下压过程中驱使竖板2-2向上移动的方式与竖板2-2紧紧抵靠设置;其中,转动架3-1的转动端3-1-1与竖板2-2转动配合,并可在施力端3-1-2受到来自外力时被操作绕与转动架3-1的配合轴线转动,承压板3-2上设置有主杆1 过孔Ⅱ,主杆1过孔Ⅱ沿周向方向与主杆1均具有一定间隙,即主杆1过孔Ⅱ的孔径大于主杆1外径,由于承压板3-2靠近竖板2-2一端与竖板2-2紧紧抵靠,并承压板3-2该端部与竖板2-2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当承压板 3-2远离竖板2-2一端被压杆3-4下压时,承压板3-2会沿主杆1向下移动,并由于承压板3-2与主杆1间隙配合,在被压杆3-4下压过程中,承压板 3-2会形成倾斜,即承压板3-2与竖板2-2配合一端会形成上翘,从而在上翘过程中给予竖板2-2向上的作用力,驱使竖板2-2沿主杆1向上移动,实现承载架2整体的上升,完成对重物5的顶升;当然,竖板2-2的内侧可设置有用于承压板3-2靠近竖板2-2一端抵靠配合的抵靠板,承压板3-2靠近竖板2-2一端抵靠在抵靠板下侧面上,当承压板3-2被下压倾斜时可驱使抵靠板带动承载架2向上移动;另外,当承压板3-2被下压至倾斜状态并主杆1过孔Ⅱ的两侧分别与主杆1接触时,由于主杆1过孔Ⅱ的孔壁端点与主杆1间的摩擦力,承压板 3-2与主杆1形成锁止,此时下压停止,操作人员可上抬转动架3-1,而承压板3-2会在复位弹簧3-3的作用下使承压板3-2复位,然后操作人员可再次下压转动架3-1的施力端3-1-2,再次实现承载架2的上升,如此往复,实现承载架2的上升,完成重物5的提升。本实施例中,自锁机构4包括外套于主杆1并一端与承载架2活动配合的自锁板4-1和设置于承载架2上并支撑自锁板4-1使其保持倾斜状态以与主杆1实现摩擦自锁的弹性伸缩机构;自锁板4-1外套在主杆1上,自锁板 4-1上设置有主杆1过孔Ⅲ,主杆1过孔Ⅲ的孔径大于主杆1的外径,在初始状态下,自锁板4-1在弹性伸缩机构的支撑作用下保持倾斜状态,以使自锁板4-1的主杆1过孔Ⅲ的在主杆1的径向两侧上与主杆1形成摩擦配合,即依靠主杆1过孔Ⅲ一侧的上端点A和另一侧的下端点B与主杆1间的摩擦力实现自锁;在外力驱动转动架3-1使承载架2上升的过程中,当承载架2 上移时,由于自锁板4-1与承载架2活动配合,承载架2会带动自锁板4-1 上移,上移的同时,承载架2会对弹性伸缩机构形成一定的压缩,以保障自锁板4-1与主杆1间自动解锁,而当承载架2上升一定距离完成后,自锁板4-1不再上移,弹性伸缩机构使自锁板4-1恢复至与主杆1的自锁状态,从而保证承载架2上升的完成,防止下滑。本实施例中,弹性伸缩机构包括支撑杆4-2和外套在支撑杆4-2上的压缩弹簧4-3,支撑杆4-2固定于上横板2-1上,支撑杆4-2上端穿过自锁板 4-1上设置的条形孔4-1-1并与自锁板4-1形成活动连接,压缩弹簧4-3上端承压于自锁板4-1;如图所示,支撑杆4-2倾斜设置,支撑杆4-2的上端自条形孔内穿过并通过螺母锁紧于自锁板4-1上侧,在重物5提升完成后需要将重物5放下时,操作人员可通过下压自锁板4-1远离竖板2-2一端,此时自锁板4-1会对压缩弹簧4-3形成压缩,从而使得自锁板4-1与主杆1解锁,完成承载架2沿主杆1的下滑。本实施例中,承载架2还包括与竖板2-2下端固定连接的下横板2-3,下横板2-3外套于主杆1并周向间隙配合;上横板2-1和下横板2-3并列设置,下横板2-3上设置有主杆1过孔Ⅳ,且主杆1过孔Ⅳ的孔径大于主杆1 的外径。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3-3为分列主杆1径向两侧并列设置的两个;复位弹簧3-3的上端与上横板2-1连接,下端与承压板3-2连接,且复位弹簧 3-3与上横板2-1和承压板3-2的连接位均对应主杆1过孔的中部位置设置。本实施例中,转动架3-1的施力端3-1-2还固定连接有施力臂3-5;其中,施力臂用于接受外力,施力臂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中,转动架3-1的主体部分为U形结构,其两侧侧板分列主杆 1两侧并两侧侧板的端部通过转轴3-6与竖板2-2远离主杆1一侧转动配合;在竖板2-2远离主杆1一侧(即背侧)上固定设置有轴套,转轴穿过轴套转动配合,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架3-1主体部分的两侧侧板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上横板2-1靠近竖板2-2一端的上侧上固定设置有C形座 2-4,自锁板4-1的端部插入C形座的内部形成活动配合。本实施例中,竖板2-2的背侧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承载重物5的承载板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