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垃圾打碎器、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打碎器与所述垃圾收集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垃圾收集器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箱体、甩桶、垃圾袋,所述甩桶上设置有若干滤孔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该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将厨余垃圾先经过垃圾打碎器初步打碎之后流入垃圾收集器中,垃圾在垃圾收集器中经甩桶高速旋转,将垃圾中的水分甩出,甩出的水分经出水口流入下水道,厨余垃圾则留在垃圾袋内,只需将垃圾袋取出即可实现厨余垃圾回收利用或其他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厨余垃圾流入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同时也确保厨房干净卫生。
1.一种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打碎器、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打碎器与所述垃圾收集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垃圾收集器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箱体、甩桶、垃圾袋,所述甩桶上设置有若干滤孔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器还包括定位盖,所述定位盖包括上盖及垃圾袋固定架,所述上盖与垃圾袋固定架之间通过定位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一端与所述上盖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垃圾袋固定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固定架为倒圆锥型的弹性件,所述垃圾袋固定架的顶部外径不小于所述甩桶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盖上还设置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中心位置的轴承以及与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连接的多个定位条,所述甩桶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条对应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顶部设置有便于取放的提手,所述上盖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锁死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打碎器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箱体、甩桶上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内还设置有管状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打碎器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壳体、隔音层、打碎机构,所述打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研磨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垃圾回收装置为一体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一是:一部分体积小的垃圾(如茶叶、碎菜叶等)直接随水排至下水管,这种方式没有经过处理,这些垃圾在下水管中易积累,容易导致下水管堵塞;另一部分体积较大的垃圾则不经过处理直接扔进垃圾桶,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滋生细菌,在投入垃圾桶或运输的过程中常有漏水现象,会造成二次污染。二是经过厨余垃圾处理器打碎之后排至下水管中,但因为中国的下水管口径较小,粉碎后的垃圾颗粒在垂直管中容易被水冲下,但是一些密度较大的垃圾颗粒容易在转折处和横管中沉淀积累,导致堵塞下水管,导致后期维修成本高,而且在使用时,需要大量的水才能冲走垃圾颗粒,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也加大了污水处理成本,且这种处理方式不符合我国推行的源头控制污染、垃圾分类处理的原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厨余垃圾处理方式易导致下水管堵塞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垃圾打碎器、垃圾收集器,所述垃圾打碎器与所述垃圾收集器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垃圾收集器包括第一电机以及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箱体、甩桶、垃圾袋,所述甩桶上设置有若干滤孔且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收集器还包括定位盖,所述定位盖包括上盖及垃圾袋固定架,所述上盖与垃圾袋固定架之间通过定位轴连接。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轴一端与所述上盖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垃圾袋固定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袋固定架为倒圆锥型的弹性件,所述垃圾袋固定架的顶部外径不小于所述甩桶的内径。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盖上还设置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中心位置的轴承以及与所述轴承外圈固定连接的多个定位条,所述甩桶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条对应的定位孔。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顶部设置有便于取放的提手,所述上盖与所述箱体之间设置有锁死机构。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打碎器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箱体、甩桶上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内还设置有管状滤网。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打碎器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壳体、隔音层、打碎机构,所述打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研磨锤。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厨余垃圾回收装置为一体机。本发明提供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将厨余垃圾先经过垃圾打碎器初步打碎之后流入垃圾收集器中,垃圾在垃圾收集器中经甩桶高速旋转,将垃圾中的水分甩出,甩出的水分经出水口流入下水道,厨余垃圾则留在垃圾袋内,只需将垃圾袋取出即可实现厨余垃圾回收利用或其他处理,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厨余垃圾流入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减小了污水的处理难度,同时也确保厨房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回收装置,包括垃圾打碎器1、垃圾收集器2,所述垃圾打碎器1与所述垃圾收集器2通过连接管3连通,所述垃圾收集器2包括第一电机25以及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箱体22、甩桶23、垃圾袋24,所述甩桶23上设置有若干滤孔且与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轴251固定连接,所述箱体22底部设置有出水口26。其中所述垃圾打碎器1包括从外至内设置的壳体、隔音层、打碎机构,所述打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及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研磨锤,垃圾打碎器1顶部设置有垃圾入口11。本实施例中,垃圾袋24优选布袋,更进一步的,垃圾袋24上设置有提手带。使用该厨余垃圾回收装置时,将垃圾打碎器1的垃圾入口11与厨房中清洗池的排泄口连通,将厨余垃圾先经过垃圾打碎器1初步打碎之后经连接管3流入垃圾收集器2中,垃圾在垃圾收集器2中经甩桶23高速旋转,将垃圾中的水分甩出,甩出的水分经出水口26流入下水道,厨余垃圾则留在垃圾袋24内,只需将垃圾袋24取出即可实现厨余垃圾回收利用或其他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厨余垃圾流入下水道导致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同时也确保厨房干净卫生。所述垃圾收集器2还包括定位盖21,所述定位盖21包括上盖211及垃圾袋固定架214,所述上盖211与垃圾袋固定架214之间通过定位轴213连接。所述定位轴213一端与所述上盖211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垃圾袋固定架214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定位轴213的另一端。所述垃圾袋固定架214为倒圆锥型的弹性件,所述垃圾袋固定架214的顶部外径不小于所述甩桶23的内径。使用时,先将垃圾袋24套设在垃圾袋固定架214上,然后将定位盖21盖住箱体22,此时垃圾袋24通过垃圾袋固定架214固定于甩桶23内壁上,因为所述垃圾袋固定架214为倒圆锥型的弹性件,所述垃圾袋固定架214的顶部外径不小于所述甩桶23的内径,能够确保垃圾袋24固定的稳定性。所述定位盖21上还设置有减振机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盖211中心位置的轴承215以及与所述轴承215外圈固定连接的多个定位条216,本实施例中优选三个,所述甩桶23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条216对应的定位孔232。所述上盖211顶部设置有便于取放的提手217,所述上盖211与所述箱体22之间设置有锁死机构。盖上定位盖21时,使定位条216插入到定位孔232中,这样可以使得甩桶23在转动时,甩桶23的轴心不会发生偏移,避免厨余垃圾分布不均匀导致的晃动过大的情况发生。另外,因为设置有锁死机构,避免工作时上盖211随着甩桶一起转动。当然,容易想到的是,实际使用过程中,垃圾袋固定架214可以采取与上盖211分离的设计,垃圾袋固定架214也可以设计为圆柱形的支架或其他结构。所述垃圾打碎器1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箱体22、甩桶23上端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料口231,所述连接管3一端与所述出料口12连通,所述连接管3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231连通,所述连接管3内还设置有管状滤网31。通过设置管状滤网31,在打碎后的垃圾流入垃圾收集器2的过程中,先将其中的一部分水分过滤出来,减少后期工作量。实际生产过程中,亦可选择连接管3与箱体22的连接处位于甩桶23的顶部之上,则甩桶23上不需设置进料口231。所述厨余垃圾回收装置为一体机,使用安装方便快捷,此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设置一个电机配合传动系统来控制垃圾打碎器1与垃圾收集器2一起工作,节约成本,传动系统可选择轴传动、皮带传动或链条传动的其中一种。当然,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采取分离式的设计,只需增加一个定位机构对垃圾收集器2进行定位即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两个电机分别控制时,可选择用一个总开关控制垃圾打碎器1与垃圾收集器2工作,垃圾收集器2的控制电路中可以增加延时继电器,当关闭总开关后,垃圾打碎器1马上停止工作,垃圾收集器2通过延时继电器继续作设定的时间后停止工作,也可通过设置感应开关控制垃圾打碎器1的工作与否。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