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柱、基座、磁力吸盘、锁具和无线充电装置,本装置中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与中控显示平板配合使用,实现了中控显示平板与中控平台相分离,该设计提升丰富了中控显示屏的功能,使之可作为平板电脑使用;在基座的两侧设置收腰弧,使中控显示平板便于取出;在基座的背侧设置固定柱,可实现中控显示平板的左右视角调节,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理念,使中控显示屏针对驾驶者的位置进行视角的调节。
1.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柱、基座、磁力吸盘、锁具和无线充电装置,整个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中控平台上,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基座的后侧,固定柱安装在中控平台的凹陷平面内,在基座的前面板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上卡沿和下卡沿用于夹持中控显示平板,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磁力吸盘,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锁孔,在基座的两侧设置收腰弧,使中控显示平板便于取出,所述锁具设置于基座内部,锁具开关按钮设置于基座一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基座内部;所述锁具包括驱动杆、卡具、凸起、弹簧、固定块和锁扣,驱动杆的一侧与锁具开关按钮相连接,驱动杆的另一侧与固定块相连接,在驱动杆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左侧设置凸起,在基座与凸起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卡具,在驱动杆的下方竖直设置支杆,在支杆上与锁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吸盘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基座前面板的四角处,且各磁力吸盘为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孔的数量为2个或4个,对称设置于基座的前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后面板与固定柱为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沿与下卡沿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沿的宽度为0.5-1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沿的宽度为0.5-1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腰弧呈半圆状,半径为基座宽度的1/8-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分为电量储存器与无线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发射装置外形呈正方形,位于基座前面板的中心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中控显示平板配合使用,中控显示平板的背侧设置有与锁具相配合的圆状锁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内充电装置,尤其是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车载电子的发展,中控显示屏向手触大型化、轻薄化、可便携化、可随时无线充电化发展,这就要求中控平台要适应这种发展,使便携可嵌入式中控显示平板电脑,能够更准确的稳定固定在底部略凹的中控平台上,并可以随时无线充电和随时重复安装卸载便携。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中控显示屏固定安装于中控平台上无法取下,这一惯用设计的保持受限于两方面,一是无线充电技术尚未广泛应用;二是驾驶者包括乘坐者的对于中控显示屏没有拆下作为平板电脑的使用习惯;2、当中控显示屏与中控平台分离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一是中控显示屏作为平板电脑的无线充电问题,二是中控显示屏与中控平台之间的连接固定,既需要方便安装、拆卸,又要在连接状态下保持稳定;3、常规中控显示屏在固定状态下无法针对驾驶者的位置进行视角的调节,这一问题在中控显示屏(平板电脑)与中控平台分离后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得到解决。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个使便携可嵌入式中控显示平板电脑能够更准确的稳定固定在中控平台底座上,还可随时充电和连接数据线,随时安装卸载便携,有了这个固定式可随时卸载的充电平台,可使便携可嵌入式中控显示平板电脑不仅用在汽车中控上行车时使用,还可以随时卸载,成为可便携式平板电脑使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柱、基座、磁力吸盘、锁具和无线充电装置,整个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中控平台上,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基座的后侧,固定柱安装在中控平台的凹陷平面内,在基座的前面板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上卡沿和下卡沿用于夹持中控显示平板,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磁力吸盘,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锁孔,在基座的两侧设置收腰弧,使中控显示平板便于取出,所述锁具设置于基座内部,锁具开关按钮设置于基座一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基座内部;所述锁具包括驱动杆、卡具、凸起、弹簧、固定块和锁扣,驱动杆的一侧与锁具开关按钮相连接,驱动杆的另一侧与固定块相连接,在驱动杆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左侧设置凸起,在基座与凸起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卡具,在驱动杆的下方竖直设置2根支杆,在支杆上与锁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锁扣,在使用时中控显示平板背侧的半圆状锁环伸入对应的锁孔内,此时通过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锁扣与圆状锁环结合完成锁定,卡具通过凸起将驱动杆进行固定,完成锁定;当进行解锁时,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弹簧将驱动杆推出,锁扣与中控显示平板的圆状锁环分离,完成解锁,中控显示平板即可取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力吸盘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基座前面板的四角处,且各磁力吸盘为中心对称,各磁力吸盘与上卡沿、下卡沿相配合在锁具开启条件下起到对中控显示平板固定的作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孔的数量为2个或4个,对称设置于基座的前面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的后面板与固定柱为活动连接,基座以固定柱为轴进行转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卡沿与下卡沿对称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卡沿的宽度为0.5-1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卡沿的宽度为0.5-1c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腰弧呈半圆状,半径为基座宽度的1/8-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分为电量储存器与无线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发射装置外形呈正方形,位于基座前面板的中心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中控显示平板配合使用,中控显示平板的背侧设置有与锁具相配合的圆状锁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中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与中控显示平板配合使用,实现了中控显示平板与中控平台相分离,该设计提升丰富了中控显示屏的功能,使之可作为平板电脑使用;2、在基座上设置锁具、磁力吸盘、上卡沿、下卡沿结构,上卡沿、下卡沿和磁力吸盘完成中控显示平板的软固定,在稳定驾驶或停泊状态下保持中控显示平板稳定,而锁具可将中控显示平板完全锁死,在车辆行驶状态下也使中控显示平板位置不发生偏移。3、在基座的两侧设置收腰弧,使中控显示平板便于取出。4、在基座的背侧设置固定柱,可实现中控显示平板的左右视角调节,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理念,使中控显示屏针对驾驶者的位置进行视角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透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基座,1-1为收腰弧,2为上卡沿,3为下卡沿,4为磁力吸盘,5为锁孔,6为无线充电装置,7为锁具开关按钮,8为固定柱,9为驱动杆,10为卡具,11为凸起,12为弹簧,13为固定块,14为锁扣。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柱8、基座1、磁力吸盘4、锁具和无线充电装置6,整个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中控平台上,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基座的后侧,固定柱安装在中控平台的凹陷平面内,在基座的前面板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上卡沿2和下卡沿3用于夹持中控显示平板,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磁力吸盘4,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锁孔5,在基座的两侧设置收腰弧1-1,使中控显示平板便于取出,所述锁具设置于基座内部,锁具开关按钮7设置于基座一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基座内部;所述锁具包括驱动杆9、卡具10、凸起11、弹簧12、固定块13和锁扣14,驱动杆的一侧与锁具开关按钮相连接,驱动杆的另一侧与固定块相连接,在驱动杆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左侧设置凸起,在基座与凸起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卡具,在驱动杆的下方竖直设置2根支杆,在支杆上与锁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锁扣,在使用时中控显示平板背侧的半圆状锁环伸入对应的锁孔内,此时通过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锁扣与圆状锁环结合完成锁定,卡具通过凸起将驱动杆进行固定,完成锁定;当进行解锁时,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弹簧将驱动杆推出,锁扣与中控显示平板的圆状锁环分离,完成解锁,中控显示平板即可取出。所述磁力吸盘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于基座前面板的四角处,且各磁力吸盘为中心对称,各磁力吸盘与上卡沿、下卡沿相配合在锁具开启条件下起到对中控显示平板固定的作用。所述锁孔的数量为2个或4个,对称设置于基座的前面板。所述基座的后面板与固定柱为活动连接,基座以固定柱为轴进行转动。实施例二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柱8、基座1、磁力吸盘4、锁具和无线充电装置6,整个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中控平台上,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基座的后侧,固定柱安装在中控平台的凹陷平面内,在基座的前面板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上卡沿2和下卡沿3用于夹持中控显示平板,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磁力吸盘4,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锁孔5,在基座的两侧设置收腰弧1-1,使中控显示平板便于取出,所述锁具设置于基座内部,锁具开关按钮7设置于基座一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基座内部;所述锁具包括驱动杆9、卡具10、凸起11、弹簧12、固定块13和锁扣14,驱动杆的一侧与锁具开关按钮相连接,驱动杆的另一侧与固定块相连接,在驱动杆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左侧设置凸起,在基座与凸起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卡具,在驱动杆的下方竖直设置2根支杆,在支杆上与锁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锁扣,在使用时中控显示平板背侧的半圆状锁环伸入对应的锁孔内,此时通过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锁扣与圆状锁环结合完成锁定,卡具通过凸起将驱动杆进行固定,完成锁定;当进行解锁时,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弹簧将驱动杆推出,锁扣与中控显示平板的圆状锁环分离,完成解锁,中控显示平板即可取出。所述上卡沿与下卡沿对称设置。所述上卡沿的宽度为0.5cm。所述下卡沿的宽度为0.5cm。所述收腰弧呈半圆状,半径为基座宽度的1/8。实施例三一种安装于中控平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柱8、基座1、磁力吸盘4、锁具和无线充电装置6,整个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中控平台上,所述固定柱设置于基座的后侧,固定柱安装在中控平台的凹陷平面内,在基座的前面板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上卡沿2和下卡沿3用于夹持中控显示平板,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磁力吸盘4,在基座的前面板上设置锁孔5,在基座的两侧设置收腰弧1-1,使中控显示平板便于取出,所述锁具设置于基座内部,锁具开关按钮7设置于基座一侧,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于基座内部;所述锁具包括驱动杆9、卡具10、凸起11、弹簧12、固定块13和锁扣14,驱动杆的一侧与锁具开关按钮相连接,驱动杆的另一侧与固定块相连接,在驱动杆与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左侧设置凸起,在基座与凸起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卡具,在驱动杆的下方竖直设置2根支杆,在支杆上与锁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锁扣,在使用时中控显示平板背侧的半圆状锁环伸入对应的锁孔内,此时通过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锁扣与圆状锁环结合完成锁定,卡具通过凸起将驱动杆进行固定,完成锁定;当进行解锁时,按压锁具开关按钮带动驱动杆移动,弹簧将驱动杆推出,锁扣与中控显示平板的圆状锁环分离,完成解锁,中控显示平板即可取出。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分为电量储存器与无线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发射装置外形呈正方形,位于基座前面板的中心处。所述无线充电装置与中控显示平板配合使用,中控显示平板的背侧设置有与锁具相配合的圆状锁环。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