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装置及使用该水冷装置的空调。一种空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风机、压缩机、换热器和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降温水帘以及用于为降温水帘供水的供水管路,所述降温水帘下侧设有集水槽,所述供水管路与集水槽之间设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循环泵。供水管路为降温水帘供水,余水流进集水槽,集水槽中的水通过回水管路循环使用,实现了自动水循环,同时保持降温水帘连续工作状态。
1.一种水冷装置,包括降温水帘以及用于为降温水帘供水的供水管路,所述降温水帘下侧设有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与集水槽之间设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设有进水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开关为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连接有电磁阀控制装置,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还包括位于集水槽内部的水位检测探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水帘为蜂窝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位于集水槽内的一端设有水位探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装置还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分别与供水管路、回水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阀前侧的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
10.一种空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风机、压缩机、换热器和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包括降温水帘以及用于为降温水帘供水的供水管路,所述降温水帘下侧设有集水槽,所述供水管路与集水槽之间设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循环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设有进水开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开关为电磁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连接有电磁阀控制装置,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还包括位于集水槽内部的水位检测探头。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水帘为蜂窝状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位于集水槽内的一端设有水位探头。
17.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水冷装置还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分别与进供水管路、回水管路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电磁阀前侧的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
19.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装置为一套,水冷装置位于换热器外侧进风位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装置及使用该水冷装置的空调。
背景技术
风冷式空调采用风扇加强空气流动增强换热器热交换能力。然而,使用风作为冷却介质普遍存在热交换效率低、耗能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淋水蒸发降低换热器周围温度的水冷装置在冷凝器技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此类水冷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207600U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该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集水盒,所述外机主体的下表面设置余水盒(相当于集水槽),所述外机主体内部冷凝器与后进气栅之间设置有冷却板,后进气栅上设置降温水帘,所述冷却板上部与冷凝水管的一端连通,且冷凝水管的另一端与空调内机连接,所述冷凝水管上设置滤水器,所述集水盒的底部通过水管与降温水帘连接,所述余水盒内部设置吸水棉,所述吸水棉位于冷却板和降温水帘之间位置。该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对换热器和压缩机进行降温,但该装置中降温水帘流下的冷凝水被吸水棉吸收,不能循环使用,并且当水量较大时,吸水棉中的水很难风干,很有可能对空调造成腐蚀。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水可循环的水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上述水冷装置的空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冷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1,一种水冷装置,包括降温水帘以及用于为降温水帘供水的供水管路,所述降温水帘下侧设有集水槽,所述供水管路与集水槽之间设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循环泵。有益效果:供水管路为降温水帘供水,余水流进集水槽,集水槽中的水通过回水管路循环使用,实现水循环的同时保证降温水帘持续工作。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管路设有进水开关。进水开关控制进水,有利于增强水冷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开关为电磁阀。电磁阀为根据温度和水位控制开闭提供可能,有利于实现水冷装置的自动化。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连接有电磁阀控制装置,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始进水,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还包括位于集水槽内部的水位检测探头。根据水位检测探头检测到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低于设定值时时开始进水,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水帘为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的降温水帘有助于延长水在降温水帘上流动时间,增大空气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水蒸发降温效果。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水管路位于集水槽内的一端设有水位探头。水位探头有利于循环泵根据集水槽中的水位控制开关,有利于保护循环泵。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水冷装置还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分别与供水管路、回水管路连通。分水器有利于对降温水帘均匀淋水,进而增强了水在降温水帘上流动均匀度,增强了散热效果。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3~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电磁阀前侧的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进水阀有利于对进水管路实现总的控制,水冷装置发生故障时,从源头切断水源,有助于增强水冷装置使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1,一种空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风机、压缩机、换热器和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降温水帘以及用于为降温水帘供水的供水管路,所述降温水帘下侧设有集水槽,所述供水管路与集水槽之间设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循环泵。有益效果:供水管路为降温水帘供水,余水流进集水槽,集水槽中的水通过回水管路循环使用,实现水循环的同时保证降温水帘持续工作。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水管路设有进水开关。进水开关可通过开闭控制进水,有利于增强水冷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开关为电磁阀。电磁阀为根据温度和水位控制开闭提供可能,有利于实现水冷装置的自动化。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连接有电磁阀控制装置,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始进水,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控制装置还包括位于集水槽内部的水位检测探头。根据水位检测探头检测到的水位高度,当水位高度低于设定值时时开始进水,低于设定值时停止供水,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水帘为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的降温水帘有助于延长水在降温水帘上流动时间并增大了与空气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水蒸发效果。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水管路位于集水槽内的一端设有水位探头。水位探头有利于循环泵根据集水槽中的水位控制开关,有利于保护循环泵。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水冷装置还包括分水器,所述分水器分别与进供水管路、回水管路连通。分水器有利于对降温水帘均匀淋水,进而增强了水在降温水帘上流动均匀度,增强了散热效果。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3~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电磁阀前侧的供水管路上设有进水阀。进水阀有利于对进水管路实现总的控制,水冷装置发生故障时,从源头切断水源,有助于增强水冷装置使用安全性。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1~5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冷装置为一套,水冷装置位于换热器外侧进风位置。水冷装置为一套,且水冷装置位于换热器外侧,可显著增强空调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实施例中的水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实施例中的水冷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图1中降温水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水冷装置;11-降温水帘;111-进口;12-集水槽;13-进水阀;14-电磁阀;15-分水器;16-温控自动上水控制;17-回水管路控制;18-水位探头;19-水位检测探头;2-空调主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空调主机2和水冷装置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中具有一套水冷装置1,空调主机2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风机,水冷装置1位于换热器外侧,图3中箭头方向为空调主机2的进风方向。水冷装置1包括降温水帘11,降温水帘11为矩形体蜂窝状结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水在降温水帘11上运动路程加长,从而延长水在降温水帘11上流动时间。本实施例中的降温水帘11设置有进口111,进口111后端与分水器15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分水器15具有多个出口,分水器15与现有技术中的分水器结构相同,这里不再对分水器15具体结构进行具体描述。降温水帘11底部设置集水槽12,集水槽12左右延伸至降温水帘11左右两端外侧。分水器15连接有回水管路,回水管路的端部深入到集水槽12里,回水管路内设置有循环泵,循环泵将集水槽12中的水输送至分水器15中,分水器15分水至降温水帘11上,降温水帘11上的部分水蒸发,部分水滴落至集水槽12中,循环泵将水输送至分水器15,实现循环。回水管路上连接有回水管路控制17,本实施例中回水管路深入至集水槽12的端部安装水位探头18,水位探头18在集水槽12中根据水位高低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反馈至回水管路控制17,回水管路控制17根据收到的电信号控制循环泵开关。降温水帘11进口111与进水管路连接,进水管路上安装有电磁阀14,设置电磁阀14的目的是便于控制进水时机。电磁阀14前端的进水管路上还安装有进水阀13,进水阀13总的控制进水管路的开关,进水阀13前端与水源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水源为外接自来水,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源也可为回收的冷凝水。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14根据控制线路控制开闭,电磁阀14控制线路上安装有温控自动上水控制16,温控自动上水控制16包括电磁阀控制装置,电磁阀控制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线路的端部还安装有水位检测探头19,通过集水槽12水位高低控制电磁阀14的开关。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的工作原理为:空调主机环境温度升高后,控制箱外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高温信号并且集水槽12中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温控自动上水控制16打开电磁阀14为分水器15送水,分水器15分水至降温水帘11上,降温水帘11上的水蒸发,水冷装置1周围的温度因蒸发吸热而降低,所以流向空调主机2的风的温度降低,从而增强了空调主机2换热效果。降温水帘11上的部分水蒸发,部分水滴落至集水槽12中,集水槽12中的水达到设定高度时通过回水管路控制17输送至分水器15中实现循环,并且回水管路控制17根据水位探头18控制循环泵工作状况,当集水槽12中的水位高于设定值时循环泵工作,循环泵打开;当集水槽12中的水位低于设定值时,循环泵停止。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或集水槽12水位高于设定值时,电磁阀14关闭停止进水。本实用新型的水冷装置的实施例与上述空调实施例中水冷装置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