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可自动调节睡枕高度的智能床的机械结构(公开号:CN203897828U)

  • 申请号:CN201420308891.2 申请公布号: CN203897828U
  • 申请日: 2014-06-12 申请公布日: 2014-10-29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 分类号:A47C20/00;A47C31/12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睡枕高度的智能床的机械结构。在床头部位的下方安有一枕架主体,枕架主体内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水平的升降板;在枕架主体内的侧面安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变速箱与一根转动杆连接;在转动杆的终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伞齿轮与圆锥齿轮相啮合;圆锥齿轮的中心垂直固定一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升降板,转动轴上带有螺纹,与套在升降板内的螺纹相啮合;升降板背部固定有枕板支架,枕板支架顶部安装有睡枕托板。本睡枕设备能够随人体睡姿自动调节睡枕的高低,随时对睡眠中的人的颈部进行护理,从而提高了睡眠的舒适度和质量。长此可减少颈、脊椎病的发生。
1.一种可自动调节睡枕高度的智能床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床头部位的下方安有一枕架主体(1),枕架主体(1)内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水平的升降板(2);在枕架主体(1)内的侧面安有电动机(4),电动机(4)与电控设备(18)电连接;电动机(4)通过联轴器(5)、变速箱(6)与一根转动杆(7)连接;在转动杆(7)的终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8),伞齿轮(8)与安装在枕架主体(1)底部的圆锥齿轮(9)相啮合;圆锥齿轮(9)的中心垂直固定一转动轴(10),转动轴(10)穿过升降板(2),转动轴(10)上带有螺纹,与套在升降板(2)内的螺纹相啮合;升降板(2)背部固定有枕板支架(17),枕板支架(17)由床头处向上延伸,顶部水平安装有睡枕托板(3),睡枕托板(3)与升降板(2)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轴(10)顶端由安装在枕架主体(1)上部的轴座(11)枢轴式的支撑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轴座(11)和枕架主体(1)底部之间还对称地固定有一对滑动导杆(12),滑动导杆(12)也在升降板(2)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机(4)采用低压直流无刷电动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睡枕托板(3)上设有振动传感器(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床头支架上安有立杆(13),在立杆(13)最上端安有摄像头(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枕架主体(1)上设有能供观察之用的观察窗(15)。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人们休息、睡眠的床,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睡枕高度的智能床。
背景技术
睡枕是我们睡觉时必不可少的用品,但是一旦对它使用不当,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高枕容易引起颈椎病,长期高枕会改变人体颈椎正常生理弯曲,使局部软组织产生痉挛,炎症等,容易出现颈肩酸痛、手麻、头昏等症状。同样,睡枕过低也不利于健康,人仰卧时过分后仰,易张口呼吸进而产生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和打呼噜现象。睡枕过低还会使得供血不太均衡,容易造成鼻粘膜充血肿胀,影响呼吸。而侧卧时当睡枕不合适,比如不垫睡枕或睡枕过低,颈椎侧弯一边的颈部肌肉会过分伸拉,导致颈椎疲劳而致痉挛、疼痛、出现落枕,头部血流量不均衡影响睡眠,对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不良影响。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只有高低适当的睡枕使人在睡眠状态下才能始终保持健康的姿势。目前市场上所出售的睡枕花样繁多,但只是从睡枕的软硬程度以及形状上有所改进,但人在睡眠过程中都不会一直保持一个睡姿,常常会不时变换侧卧或仰卧等不同睡姿,而由于同一睡枕的高低是一致的,因而调整睡姿时不能保证睡枕的高低仍然合适,这时会因为睡枕的不合适,影响睡眠质量。目前人们使用的睡枕,都缺少能根据不同睡觉姿势调整睡枕高度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人们不能根据睡姿及时调节睡枕高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随着使用人睡姿变化而调节睡枕高低的智能床所涉及的机械结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可自动调节睡枕高度的智能床的机械结构,在床头部位的下方安有一枕架主体,枕架主体内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水平的升降板;在枕架主体内的侧面安有电动机,电动机与电控设备电连接;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变速箱与一根转动杆连接;在转动杆的终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伞齿轮与安装在枕架主体底部的圆锥齿轮相啮合;圆锥齿轮的中心垂直固定一转动轴,转动轴穿过升降板,转动轴上带有螺纹,与套在升降板内的螺纹相啮合;升降板背部固定有枕板支架,枕板支架由床头处向上延伸,顶部水平安装有睡枕托板,睡枕托板与升降板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转动轴顶端由安装在枕架主体上部的轴座枢轴式的支撑定位。在轴座和枕架主体底部之间还对称地固定有一对滑动导杆,滑动导杆也在升降板中穿过。电动机采用低压直流无刷电动机。在睡枕托板上设有振动传感器。床头支架上安有立杆,在立杆最上端安有摄像头。在枕架主体上设有能供观察之用的观察窗。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有益效果是:由于这种睡枕设备能够随人体睡姿自动调节睡枕的高低,随时对睡眠中的人的颈部进行护理,使之始终保持正常的生理弧度,从而提高了睡眠的舒适度和质量。长此可减少颈、脊椎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枕架主体及与其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枕架主体,2升降板,3枕板,4电动机,5联轴器,6变速箱,7转动杆,8伞齿轮,9圆锥齿轮,10转动轴,11轴座,12滑动导杆,13立杆,14摄像头,15观察窗,16振动传感器,17枕板支架,18电控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自动调节睡枕高度的智能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仅涉及智能床的机械结构,电控系统不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并可采用现有技术。以下参照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说明:一种可自动调节睡枕高度的智能床的机械结构,在床头部位的下方安有一枕架主体1,枕架主体1内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水平的升降板2。在枕架主体1内的侧面安有电动机4,电动机4采用低压直流无刷电动机。电动机4与电控设备18电连接,受电控设备18的控制转动。电动机4通过联轴器5、变速箱6与一根转动杆7连接。在转动杆7的终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8,伞齿轮8与安装在枕架主体1底部的圆锥齿轮9相啮合。圆锥齿轮9的中心垂直固定一转动轴10,转动轴10穿过升降板2,顶端由安装在枕架主体1上部的轴座11枢轴式的支撑定位。所述的转动轴10上带有螺纹,与套在升降板2内的螺纹相啮合。为了分解升降板2对转动轴10的径向压力,在轴座11和枕架主体1底部之间还对称地固定有一对滑动导杆12,滑动导杆12也在升降板2中穿过,对升降板2起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以增强升降板2上下运动的稳定性。升降板2背部固定有枕板支架17,枕板支架17由床头处向上延伸,顶部水平安装有睡枕托板3,睡枕托板3与升降板2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在睡枕托板3上设有振动传感器16。床头支架上还安有立杆13,在立杆13最上端安有摄像头14。振动传感器16、摄像头14和电控设备18之间电连接。在枕架主体1上设有能供观察之用的观察窗15。所述的枕架主体1及其所属的枕板支架17、睡枕托板3可以是一套供单人床使用,也可以是两套供双人床使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当人躺在睡枕托板3上的睡枕上时,睡眠过程中由人体翻身产生的振动,使附着在睡枕托板3上的振动传感器16输出信号,由电控设备18控制摄像头14开始工作,将人翻转时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电控设备18中的睡姿判断系统进行识别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输送给电控设备18,使电动机4转动。通过转动杆7、伞齿轮8、圆锥齿轮9、的转动,带动转动轴10旋转。转动轴10通过升降板2内与其啮合的螺纹作用,带动升降板2上升和下降,从而使睡枕托板3上升和下降。实现人体各部位不用携带任何传感器的情况下,随着使用人睡姿变化而自动变换睡枕高低,达到提高使用人睡眠时的舒适和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