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家具,其包括躺椅、茶几、桌面板、可收拢的椅子和外壳,所述茶几和可收拢的椅子置于所述躺椅旋转形成的箱体的收纳空间内,所述外壳嵌装于所述躺椅上,所述桌面板置于所述外壳顶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折叠家具整体采用框架可折叠设计,全部家具及床垫折叠后放置在箱子里,保证收纳的整体性的同时兼顾视觉的美观;用来帮助经常搬家、生活空间窄小、户外旅行的人们快速在新的环境中安顿下来。
1.一种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椅、茶几、桌面板、可收拢的椅子和外壳,所述茶几和可收拢的椅子置于所述躺椅折叠形成的箱体的收纳空间内,所述外壳从上至下将所述躺椅折叠形成的箱体包裹其内,所述桌面板置于所述外壳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椅包括头面板、背面板、座面板、腿面板和支撑架,所述头面板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背面板活动连接,所述背面板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座面板活动连接,所述座面板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腿面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通过中间轴活动连接在所述背面板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板上设有与所述中间轴配合的通槽;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设有紧固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拢的椅子包括第一面板、支撑架和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的支撑腿,所述支撑架通过第四连接轴与所述第一面板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几包括第二面板、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所述第二面板通过第五连接轴和第六连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包括第一桌面板和第二桌面板,所述第一桌面板通过第七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桌面板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伸缩带、第二伸缩带,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伸缩带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将所述桌面板固定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第二伸缩带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将所述躺椅折叠形成的箱体包裹在所述外壳内。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拉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折叠家具还包括充气床垫,所述充气床垫置于所述躺椅折叠形成的箱体的收纳空间内。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家具。
背景技术随着房价的上涨,小户型房源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家具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多功能、小尺寸的折叠家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多功能折叠家具分为折动式和堆叠式两种类型;折动式家具主要通过零部件之间的钢结合或螺栓结合的方式改变家具的使用状态,其虽使用同样的零部件能达到不同的使用效果,但存在操作繁琐等缺陷;堆叠式家具通过堆叠的方式节约空间,但其存在功能单一、携带不便等问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框架可折叠结构并配有滚轮的“行李箱”式多功能折叠家具,使用状态下卸下外壳,轻松展开家具;非使用状态下,可将躺椅、桌椅及茶几采用折叠收纳的方式整体收拢,以带有拉杆的行李箱外壳整体包裹在带有滚轮的躺椅上,其占用空间少,功能转换简便,灵活性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家具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其包括躺椅、茶几、桌面板、可收拢的椅子和外壳,所述茶几和可收拢的椅子置于所述躺椅折叠形成的箱体的收纳空间内,所述外壳从上至下将所述躺椅折叠形成的箱体包裹其内,所述桌面板置于所述外壳顶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家具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为:所述躺椅包括头面板、背面板、座面板、腿面板和支撑架,所述头面板通过第一连接轴与所述背面板活动连接,所述背面板通过第二连接轴与所述座面板活动连接,所述座面板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腿面板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通过中间轴活动连接在所述背面板的后侧。所述背面板上设有与所述中间轴配合的通槽;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设有可调节松紧度的紧固螺母。所述第三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滚轮。所述可收拢的椅子包括第一面板、支撑架和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的支撑腿,所述支撑架通过第四连接轴与所述第一面板活动连接。所述茶几包括第二面板、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所述第二面板通过第五连接轴和第六连接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和第二支撑面板活动连接。所述桌面板包括第一桌面板和第二桌面板,所述第一桌面板通过第七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桌面板活动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伸缩带、第二伸缩带,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伸缩带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将所述桌面板固定于所述外壳顶部,所述第二伸缩带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将所述躺椅折叠形成的箱体包裹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拉杆。所述多功能折叠家具还包括充气床垫,所述充气床垫置于所述躺椅旋转形成的箱体的收纳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折叠家具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就是一个移动的“家”,如同旅行箱外形的概念家具设计,包括了个人生活必备的家具,通过便捷的开启折叠方式,在不同的情景下的组合方式,可以快速地形成桌、椅、躺椅、床、茶几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家具,且便于携带出行。整体采用框架可折叠设计,全部家具折叠后放置在箱子里,保证收纳的整体性的同时兼顾视觉的美观。用来帮助经常搬家、生活空间窄小、户外旅行的人们快速在新的环境中安顿下来。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拢时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躺椅折叠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桌子和椅子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躺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躺椅作为床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茶几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5,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折叠家具包括躺椅4、茶几6、桌面板1、可收拢的椅子5和外壳3,所述茶几6和可收拢的椅子5置于所述躺椅4折叠形成的箱体的收纳空间内(见图3),所述外壳3从上至下将所述躺椅4折叠形成的箱体包裹其内,所述桌面板1置于所述外壳3顶部;所述躺椅4包括头面板44、背面板45、座面板46、腿面板47和支撑架43,所述头面板44通过第一连接轴40与所述背面板45活动连接,所述背面板45通过第二连接轴49与所述座面板46活动连接,所述座面板46通过第三连接轴50与所述腿面板47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架43通过中间轴活动连接在所述背面板45的后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框架可折叠结构设计的“行李箱”式多功能折叠家具,在行走状态下,将躺椅4的各面板围绕连接轴旋转形成一半开放式箱体结构,然后将茶几6、可收拢的椅子5等置于半开放式箱体内,其整体采用框架可折叠设计,全部家具折叠后放置在箱子里,保证收纳的整体性的同时兼顾视觉的美观,用来帮助经常搬家、生活空间窄小、户外旅行的人们,帮助他们快速在新的环境中安顿下来。优选地,参见图3、5和6,躺椅4可变换三种使用状态,除将各面板围绕连接轴旋转变换为收纳状态外,还可将躺椅变换为床板,为方便调节靠背的角度以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特在背面板45后面设置支撑躺椅的支撑架43,支撑架43上设有贯穿背面板45两侧的中间轴,中间轴两端设有可调松紧度的紧固螺母42,通过调松紧固螺母42,然后滑动中间轴在支撑架43上的通槽41中的位置,以调整躺椅4的背面板角度,从而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3,为实现收拢的折叠家具灵活、轻松的移动,在连接座面板46和腿面板47的第三连接轴50两端分别设有滚轮48。优选地,参见图4,所述可收拢的椅子5包括第一面板53、支撑架51和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的支撑腿54,所述支撑架51通过第四连接轴52与所述第一面板53活动连接,第一面板53作为椅面,第一面板53和支撑腿54可围绕第四连接轴52任意旋转或成使用状态或与支撑架51置于同一平面收纳放置,以节省空间。优选地,参见图2和7,所述茶几6包括第二面板62、第一支撑面板64和第二支撑面板65,所述第二面板62通过第五连接轴63和第六连接轴61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面板64和第二支撑面板65活动连接。使用时,可将第一支撑面板64围绕第五连接轴63向下旋转90°,第二支撑面板65围绕第六连接轴61向下旋转90°,第二面板62作为茶几面板。进一步地,参见图1、2和4,所述外壳3上设有第一伸缩带20、第二伸缩带31,第一卡扣结构21和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二伸缩带31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将所述躺椅4折叠形成的箱体包裹在所述外壳3内,本实用新型以卡扣固定方式将折叠收拢后的家具与外壳整合一体,减少占用空间。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4,所述第一伸缩带20通过第一卡扣结构21将所述桌面板固定于所述外壳3顶部,所述桌面板1包括第一桌面板13和第二桌面板11,所述第一桌面板13通过第七连接轴12与所述第二桌面板11活动连接。使用时,以箱体为支撑架,将第二桌面板11围绕第七连接轴12旋转180°。优选地,参见图1和2,所述外壳3上设有拉杆。优选地,参见图6,所述多功能折叠家具还包括充气床垫7,所述充气床垫7置于所述躺椅4折叠形成的箱体的收纳空间内。本说明书中涉及到限位结构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一步详细说明。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