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公开号:CN206049925U)

  • 申请号:CN201620994193.1 申请公布号: CN206049925U
  • 申请日: 2016-08-30 申请公布日: 2017-03-29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 分类号:B62K15/00;B62K3/02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它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前支撑板,在前支撑板的前端连接一转向杆,在转向杆的顶部固连一卡接装置,在卡接装置的顶部活动连接一伸缩管,在伸缩管的底部设有一卡接定位杆,在伸缩管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折叠车把手,在转向杆的前端设有前车轮,在前支撑板的后端水平设有一后支撑板,在后支撑板的后端设有一后车轮,在前支撑板的一侧侧壁上连接一卡位钢板。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巧,重量轻巧,适合单手采用车身对称折叠的方式,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折叠步骤简单,折叠后车身固定牢固,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前支撑板,在前支撑板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转向杆,在转向杆的顶部固连一卡接装置,在卡接装置的顶部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可自定位卡紧的伸缩管,在伸缩管的底部水平设有一卡接定位杆,在伸缩管的顶部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折叠车把手,在转向杆的前端设有一前轮凹腔,一竖直设置的前车轮通过车轮轴活动卡接在前轮凹腔的两侧壁的通孔内,在前支撑板的后端水平设有一通过折叠转轴与前支撑板活动连接的后支撑板,在后支撑板的后端设有一后轮凹腔,一竖直设置的后车轮通过车轮轴活动卡接在后轮凹腔的两侧壁的通孔内,在与折叠转轴相对一侧的前支撑板的侧壁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卡位钢板,在卡位钢板的右端设有一与其相对应一侧的后支撑板侧壁上的卡位凹腔相配合的弹性锁紧块,在折叠转轴一侧的前支撑板和转向杆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磁铁,在折叠转轴一侧的后支撑板设有若干个磁性与第一固定磁铁相反、且与第一固定磁铁相配合的第二固定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前支撑板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前踏板,在前踏板的右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后踏板,后踏板的右端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卡板活动卡接在后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后轮凹腔左侧的后支撑板上设有一右端伸至后车轮顶部的挡泥刹车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且顶部设有一卡接凹腔的固定壳,在卡接凹腔的左侧内侧壁上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左定位块,在卡接凹腔的左侧内侧壁下部设有一连通卡接凹腔内部与外部的连通滑槽,一水平设置的滑动板的内端伸至卡接凹腔内,在滑动板的内端顶部固连一竖直设置的挡板,在挡板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且与左定位块平行、相对设置的右定位块,在挡板下部与卡接凹腔的右侧内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卡接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卡位凹腔左侧的后支撑板侧壁上设有一卡位磁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代步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滑板车。背景技术:目前,滑板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通常在成人短途代步、旅行,儿童滑行玩耍等运动中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滑板车通常体积大,长度长,携带和放置都不方便。另外,目前市面上虽然有一些可进行折叠的滑板车,但是,现有的折叠方式,通常在折叠后占用空间仍然比较大,折叠效果差,不能很好的节省空间,显然现有的滑板车无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巧,重量轻巧,车身采用对称折叠的方式,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折叠步骤简单,折叠后车身固定牢固,更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前支撑板,在前支撑板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转向杆,在转向杆的顶部固连一卡接装置,在卡接装置的顶部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可自定位卡紧的伸缩管,在伸缩管的底部水平设有一卡接定位杆,在伸缩管的顶部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折叠车把手,在转向杆的前端设有一前轮凹腔,一竖直设置的前车轮通过车轮轴活动卡接在前轮凹腔的两侧壁的通孔内,在前支撑板的后端水平设有一通过折叠转轴与前支撑板活动连接的后支撑板,在后支撑板的后端设有一后轮凹腔,一竖直设置的后车轮通过车轮轴活动卡接在后轮凹腔的两侧壁的通孔内,在与折叠转轴相对一侧的前支撑板的侧壁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卡位钢板,在卡位钢板的右端设有一与其相对应一侧的后支撑板侧壁上的卡位凹腔相配合的弹性锁紧块,在折叠转轴一侧的前支撑板和转向杆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磁铁,在折叠转轴一侧的后支撑板设有若干个磁性与第一固定磁铁相反、且与第一固定磁铁相配合的第二固定磁铁。在前支撑板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前踏板,在前踏板的右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后踏板,后踏板的右端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卡板活动卡接在后支撑板上。在后轮凹腔左侧的后支撑板上设有一右端伸至后车轮顶部的挡泥刹车板。所述卡接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且顶部设有一卡接凹腔的固定壳,在卡接凹腔的左侧内侧壁上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左定位块,在卡接凹腔的左侧内侧壁下部设有一连通卡接凹腔内部与外部的连通滑槽,一水平设置的滑动板的内端伸至卡接凹腔内,在滑动板的内端顶部固连一竖直设置的挡板,在挡板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且与左定位块平行、相对设置的右定位块,在挡板下部与卡接凹腔的右侧内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卡接弹簧。在卡位凹腔左侧的后支撑板侧壁上设有一卡位磁铁。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巧,重量轻巧,车身采用对称折叠的方式,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折叠步骤简单,通过磁铁进行固定,折叠后车身固定牢固,折叠与展开步骤简洁,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位置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置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位置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位置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支撑板;2、转向杆;3、伸缩管;4、卡接定位杆;5、折叠车把手;6、前轮凹腔;7、前车轮;8、折叠转轴;9、后支撑板;10、后轮凹腔;11、后车轮;12、卡位钢板;13、卡位凹腔;14、弹性锁紧块;15、第一固定磁铁;16、第二固定磁铁;17、前踏板;18、后踏板;19、卡板;20、挡泥刹车板;21、卡接凹腔;22、固定壳;23、左定位块;24、连通滑槽;25、滑动板;26、挡板;27、右定位块;28、卡接弹簧;29、卡位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5中所示,一种便携式滑板车,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前支撑板1,在前支撑板1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转向杆2,在转向杆2的顶部固连一卡接装置,在卡接装置的顶部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带锁紧凸块、且可自定位卡紧的伸缩管3,在伸缩管3的底部水平设有一卡接定位杆4,在伸缩管3的顶部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对称设有一折叠车把手5,在转向杆2的前端设有一前轮凹腔6,一竖直设置的前车轮7通过车轮轴活动卡接在前轮凹腔6的两侧壁的通孔内,在前支撑板1的后端水平设有一通过折叠转轴8与前支撑板1活动连接的后支撑板9,在后支撑板9的后端设有一后轮凹腔10,一竖直设置的后车轮11通过车轮轴活动卡接在后轮凹腔10的两侧壁的通孔内,在与折叠转轴8相对一侧的前支撑板1的侧壁上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卡位钢板12,在卡位钢板12的右端设有一与其相对应一侧的后支撑板9侧壁上的卡位凹腔13相配合的弹性锁紧块14,在折叠转轴8一侧的前支撑板1和转向杆2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第一固定磁铁15,在折叠转轴8一侧的后支撑板9设有若干个磁性与第一固定磁铁15相反、且与第一固定磁铁15相配合的第二固定磁铁16。在前支撑板1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前踏板17,在前踏板17的右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一后踏板18,后踏板18的右端通过设置在其底部的两卡板19活动卡接在后支撑板9上。在后轮凹腔10左侧的后支撑板9上设有一右端伸至后车轮11顶部的挡泥刹车板20。所述卡接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且顶部设有一卡接凹腔21的固定壳22,在卡接凹腔21的左侧内侧壁上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左定位块23,在卡接凹腔21的左侧内侧壁下部设有一连通卡接凹腔21内部与外部的连通滑槽24,一水平设置的滑动板25的内端伸至卡接凹腔21内,在滑动板25的内端顶部固连一竖直设置的挡板26,在挡板26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且与左定位块23平行、相对设置的右定位块27,在挡板26下部与卡接凹腔21的右侧内壁之间设有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卡接弹簧28。在卡位凹腔13左侧的后支撑板9侧壁上设有一卡位磁铁29。使用前,首先用手向内按压卡接装置上的滑动板25,滑动板25会克服卡接弹簧28的弹力,从而带动挡板26与其顶部的右定位块27一块向内移动,此时左定位块23与右定位块27之间的距离会大于伸缩管3底部的卡接定位杆4的直径,此时,使伸缩管3绕转轴转动并使其转至竖直状态,同时卡接定位杆4会伸至左定位块23与右定位块27所形成的夹缝内,然后停止按压滑动板25,在卡接弹簧28的反作用力下会带动右定位块27复位,此时卡接定位杆4被卡接在左定位块23与右定位块27下方,从而保持伸缩管3固定,依次拉动伸缩管3的各节管,当拉伸至合适位置后伸缩管3内的挡块会使各级伸缩管3之间相互卡接进行自锁。然后,展开各折叠车把手5并使其与其对应一侧的限位块相抵接,通过转动后支撑板9使其与前支撑板1共线,此时将卡位钢板12上的弹性锁紧块14卡接在卡位凹腔13内,于此同时卡位钢板12会通过卡位磁铁29与后支撑固定,双重紧固,可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使用时,使用者双手握住两折叠车把手5并稍向下按压折叠车把手5,然后将一只脚放在本装置顶部的前踏板17与后踏板18上,用另一只脚蹬地即可实现代步作用,通过握住折叠车把手5转动来带动前轮转向。使用完成后,用手拉动卡位钢板12的右端,从而将弹性锁紧块14从卡位凹腔13内拔出,并使卡位钢板12与后支撑板9分离,然后转动后支撑板9使前支撑板1与后支撑板9的侧壁通过各第一固定磁铁15与第二固定磁铁16可使前支撑板1与后支撑板9的相对侧壁相互抵接并固定。向上翻动后踏板18使后踏板18的卡板19与后支撑板9分离,继续转动后踏板18,使其抵接在前踏板17的顶部,然后将折叠车把手5收起至原始未使用时的状态,按压伸缩管3的卡位凸起,使伸缩管3恢复至收缩状态。用手向内按压卡接装置上的滑动板25,滑动板25会克服卡接弹簧28的弹力,从而带动挡板26与其顶部的右定位块27一块向内移动,当左定位块23与右定位块27之间的距离会大于伸缩管3底部的卡接定位杆4的直径时,使伸缩管3绕转轴转动并恢复至水平状态,伸缩管3的外侧壁最终会卡接在后踏板18的两卡板19之间的卡槽内,此时完成本滑板车的折叠全过程。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巧,重量轻巧,适合单手采用车身对称折叠的方式,折叠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折叠步骤简单,通过磁铁进行固定,折叠后车身固定牢固,折叠与展开步骤简洁,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