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外底平内底圆炒锅,它有锅体、锅柄或提耳,其特征在于锅体内表面为曲面,外底是一个平台,外底与锅体为同种材料连为一体,锅体与外底的材料为铸铁或不锈钢,锅柄可以由两边的提耳代替,外底面与传统锅的外底面相切,外底的形状是圆台或方台,外底可以用一圈与锅体连体的圆环代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圆底锅不能在平板电磁炉或光波炉上使用的问题,特点是能在平板电磁炉和光波炉上使用,锅体不会滚摆,支撑平稳,同时保留了传统圆底锅省油、保温、锅铲顺畅、炒菜不欺手、翻炒方便、起锅利索的特点,特别是对煎荷包鸡蛋、煎鱼、炸豆腐之类的食品,能保持较好的外观不变形。
1.一种外底平内底圆炒锅,它有锅体、锅柄或提耳,其特征在于锅体内表面为曲面,外底是一个平台,外底与锅体为同种材料连为一体。
2.根据权要求1所述外底平内底圆炒锅,其特征在于锅体与外底的材料为铸铁或不锈钢。
3.根据权要求1所述外底平内底圆炒锅,其特征在于锅柄可以由两边的提耳代替。
4.根据权要求1所述外底平内底圆炒锅,其特征在于外底面与传统锅的外底面相切,外底的形状是圆台或方台。
5.根据权要求1所述外底平内底圆炒锅,其特征在于外底用一圈与锅体连体的圆环代替。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电磁炉或光波炉上不会滚动、支撑平稳的外底平内底圆炒锅。
背景技术电磁炉和光波炉的问世,掀起了一场中国老百姓家庭的厨房革命,新型能源灶具取代了烟熏火燎的炉火灶台,在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圆底炒锅也随着平底炒锅的推广应用正在从千千万万的中国老百姓的家庭中消失,用圆底锅炒菜已成为很多家庭昨天的故事和幻想。经市调查平底炒锅在使用时有一个最大的不足是锅铲在其中操作不如传统的圆底锅平顺,特别是煎炸诸如鱼、蛋这类翻炒的食物时很不好用。而传统的圆底炒锅放在电磁炉平板上使用时锅体又会滚摆,不稳定。厨师操作时必须紧紧用手把持着锅柄,比较辛苦,另一个问题是圆底锅与电磁炉的接触是点接触,电磁感应效果并不理想,受热面积小,升温慢,电热转换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炒锅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电磁炉或光波炉上不会滚摆、支撑平稳的外底平内底圆炒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外底平内底圆炒锅,它有锅体、锅柄或提耳,其特征在于锅体内表面为曲面,外底是一个平台,外底与锅体为同种材料连为一体。锅体与外底的材料为铸铁或有磁感性能力的不锈钢。锅柄可以由两边的提耳代替。外底面与传统锅的外底面相切,外底的形状是圆台或方台。外底可以用一圈与锅体连体的圆环代替。本实用新型的所谓内底圆并非一定要是一个圆球面,而是指锅的内表面具有一定曲度。传统的圆底锅内表面就是这种曲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圆底锅不能在平板电磁炉或光波炉上使用的问题。其特点是外底平内底圆炒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采用新能源电能加热,专用于新材料平底电磁炉和光波炉,使用中锅体不会滚摆,支撑平稳。同时,它又保留了传统圆底炒锅的功能。如:热能集中,省油,保温,锅铲顺畅,炒菜不欺手,翻炒方便,起锅利索,特别是对煎荷包鸡蛋、煎鱼、炸豆腐之类的食品,能保持较好的外观不变形,这是平底炒锅难于做到的。总之,外底平内底圆新型炒锅完全保留了中国传统圆底炒锅的优点。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局部剖视)。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锅柄为双提耳代替时的主视图。图1-2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1-锅柄;2-锅体;3-内底;4-外底;5-提耳。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锅柄1、提耳5与现有传统圆底锅或平底锅一致。锅体2的内底3,即锅体内表面也与传统圆底锅相近,是一个大致的球碗面,外底4是一个与锅体连体的圆台,直径大约8-15cm,在铸铁浇铸时与锅体浇成一体。为减轻重量,外底可尽量做薄,使外底面与连体前锅体的外顶点相切。本例用生铁铸造,但也用铁板材料压制,圆底隆起周边为小斜角,可帮助增加传热量,而锅体内部的圆底保持不变。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实质就是在传统圆底基础上造了一个底台,便于支撑锅本,使之不滚摆,方便操作。成型后的炒锅会比一般的平底锅或圆底锅稍重一点,但并不影响对锅本身的操作,相反对锅体的保温会更好,余热时间更长,操作也更平稳。铸造时锅耳朵可与锅体同时一次性浇铸成型,也可另外装配。当外底改为一圈厚度为1-3mm的圆环时,效果相近,但重量减轻了。用具有电磁感应能力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时效果不变。相反,更加美观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