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由地基石、地梁、石钢立柱、减震横梁、填充墙体及楼板组成,地基石多根条状花岗岩石块紧密堆砌而成,地梁内嵌固设于所述地基石上端中部位置,石钢立柱的下端设有多个紧固螺栓,地梁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石钢立柱配合的螺孔,石钢立柱的上端部还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设有连接通孔,减震横梁的两端部也开设有连接通孔,石钢立柱与减震横梁通过轴销固定连接,石钢立柱由上、下槽钢相对焊接而成凹槽内填设有石块;槽钢配合花岗岩石材的石钢结合技术形成的地梁、石钢柱以及减震梁机构,在保证防震和承重的效果上,有效确保石钢柱及减震梁的重复利用率,并基于花岗岩材质,进一步提高整体耐久性及使用寿命。
1.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由地基石、地梁、石钢立柱、减震横梁、填充墙体及楼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石由多根条状花岗岩石块紧密堆砌而成并预埋于地下,所述地梁的下端部内嵌于所述地基石上端中部位置,所述石钢立柱的下端设有多个紧固螺栓,所述地梁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石钢立柱下端的紧固螺栓相配合的螺孔,所述石钢立柱的上端部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减震横梁的两端部也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石钢立柱与所述减震横梁的端部通过轴销固定连接,所述石钢立柱由上、下槽钢相对焊接而成,所述上、下槽钢焊接形成的凹槽内填设有填充石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石的上部位置凿设有型槽,所述地梁为“工”型钢,所述“工”型钢地梁的下端部埋设于所述型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钢立柱包括基柱及上层立柱,所述基柱下端的紧固螺栓设置为3个,所述上层立柱下端的紧固螺栓设置为1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横梁的两端还是设有限位勾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墙体包括外墙体和内墙体,所述外墙体为50cm厚度的空心砌块,所述内墙体为18cm厚度的空心砌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钢立柱及所述减震横梁的内部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石钢立柱及减震横梁的纵向呈“W”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墙体的外立面横向均匀固设有多根角钢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包括有毛竹三合板层及混合地板层,所述毛竹三合板层的厚度为5cm,所述混合地板层的厚度为8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钢立柱与所述减震横梁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震压簧。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模块化生产及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
背景技术目前,市面比较常见的建筑结构主要是采用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部分采用预制钢结构,也有少量采用预制混凝土块结构。然而,对于预制钢结构的方式,若房屋整体大部分采用预制刚结构,则不仅在建造成本上居高不下,并且由于钢结构的各连接部位必然通过焊接或钢质连接件进行固接,存在着长期使用的抗腐蚀性差影响耐久性的技术问题。现有集成房屋的结构设计中通过预制混凝土和钢结构的配合,虽然可以达到毛坯住房的标准,但是还需要二次装修。如从室内设计方案,室内施工图和采购材料,及对结构进行改造施工等装修时间长,还有装饰材料含甲醛、苯、放射性等有害因素,仍存在缺陷。而且针对模块化集成房屋的上述结构组成,大量采用混凝土资源存在消耗大,不能回收,拆除后产生建筑垃圾造成环境伤害的缺陷,同时,现有的预制建筑都是单独设计、定制生产的,不能形成通用化、集成化。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集成化房屋的设计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集成模块化房屋结构,采用槽钢配合花岗岩石材的石钢结合技术形成的地梁、石钢柱以及减震梁机构,实现在保证集成房屋整体防震和承重的效果上,可有效确保石钢柱及减震梁的重复利用率,并及花岗岩石材的主体材质,进一步提高了房屋整体的耐久性及房屋使用寿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集成房屋结构设计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采用槽钢配合花岗岩石材的石钢结合技术形成的地梁、石钢柱以及减震梁机构,实现在保证集成房屋整体防震和承重的效果上,可有效确保石钢柱及减震梁的重复利用率,并基于花岗岩石材的主体材质,进一步提高了房屋整体的耐久性及房屋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由地基石、地梁、石钢立柱、减震横梁、填充墙体及楼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石由多根条状花岗岩石块紧密堆砌而成并预埋于地下,所述地梁的下端部内嵌固设于所述地基石上端中部位置,所述石钢立柱的下端设有多个紧固螺栓,所述地梁的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石钢立柱下端的紧固螺栓相配合的螺孔,所述石钢立柱的上端部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减震横梁的两端部也开设有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石钢立柱与所述减震横梁的端部通过轴销固定连接,所述石钢立柱由上、下槽钢相对焊接而成,所述上、下槽钢焊接形成的凹槽内填设有填充石块。进一步地,所述地基石的上部位置凿设有型槽,所述地梁为“工”型钢,所述“工”型钢地梁的下端部埋设于所述型槽内。如此结构的设计,其巧妙之处在于“工”型钢地梁与花岗岩石材的稳固且耐久的连接,且抗震性能突出,具有很好的抗扭力的能力。进一步地,所述石钢立柱包括基柱及上层立柱,所述基柱下端的紧固螺栓设置为3个,所述上层立柱下端的紧固螺栓设置为1个。以确保下层地基承载力的稳定。更进一步地,为进一步保证防止房屋装配横向的位移问题,所述减震横梁的两端还设有限位勾板,所述限位勾板可保证装配成的房屋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或偏差。更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墙体包括外墙体和内墙体,所述外墙体为50cm厚度的空心砌块,所述内墙体为18cm厚度的空心砌块。外墙保证房屋整体强度,且均采用空心砌块可提高保温节能效果,同时由于框架式可拆除的梁结构,在其不受力使用状态下,可确保耐久性以及重复利用。更优化地,为配合房屋整体的承重和稳固性,所述地梁的宽度为50cm;如此保障“工”型钢结构的地梁与外墙体厚度相当,确保了房屋基础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所述石钢立柱及减震横梁的内部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石钢立柱及减震横梁的纵向呈“W”型设置。加强筋在石钢立柱和减震横梁的外侧面,可起到立柱或梁体结构的辅助加强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墙体的外立面横向均匀固设有多根角钢条,角钢条可用于悬挂外立面装饰大理石。更优化地,所述楼板包括有毛竹三合板层及混合地板层,所述毛竹三合板层的厚度为5cm,所述混合地板层的厚度为8cm。所述石钢立柱与所述减震横梁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震压簧。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具体体现有:1.基于石钢的混合材质及结构,可以在保证房屋足够强度的同时,增强其可标准化生产性,且立柱及减震横梁采用的槽钢包附花岗岩石块的机构设计,不仅节约了钢材的使用率,相比于纯钢结构,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更为耐久,耐腐蚀性更好。同时节约了建造成本,花岗岩石块可重复使用,减少了建筑拆除转移时的建筑垃圾,环保效能显著。2.本案基于花岗岩石材的地基配合“工”型地梁的结构,石钢立柱及减震横梁均可拆卸连接,确保了房屋可拆卸性和循环利用的实现,便于标准化生产和使用。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的框架示意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基石及地梁的结构俯视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基石及地梁的截面剖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钢立柱及减震横梁的独立结构展示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钢立柱及减震横梁的主体剖面结构简图。标记说明:1-地基石;2-地梁;21-螺孔;3-石钢立柱;31-基柱;32-上层立柱;4-减震横梁;41-限位勾板;5-减震压簧;6-连接部;7-紧固螺栓;8-连接通孔;9-加强筋;10-轴销;11-型槽;311-上槽钢;312-下槽钢;313-填充石块;12-角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的框架及相关结构的示意简图。一种基于石钢材质的组合式房屋结构,由地基石1、地梁2、石钢立柱3、减震横梁4、填充墙体及楼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地基石1由多根条状花岗岩石块紧密堆砌而成,并预埋于地下,地梁2内嵌固设于地基石1上端中部位置,石钢立柱3的下端设有多个紧固螺栓7,地梁2的上端面开设有与石钢立柱3下端的紧固螺栓7相配合的螺孔21,石钢立柱3的上端部还设有连接部6,连接部6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连接通孔8,减震横梁4的两端部也开设有对应的连接通孔8,石钢立柱3与所述减震横梁4的端部通过轴销10固定连接,石钢立柱3由上、下槽钢(311、312)相对焊接而成,所述上、下槽钢(311、312)焊接形成的凹槽内填设有填充石块313。填充石块可以是基于地基石砌块过程中形成的碎石或整体条石,如此,不仅可以节约钢材的使用率,同时石材更耐久,耐腐蚀性更好,配合包裹的钢材,可以很好的实现重复循环使用并生产。地基石1的上部位置凿设有型槽11,地梁2为“工”型钢,“工”型钢地梁1的下端部埋设于所述型槽11内。如此结构的设计,其巧妙之处在于“工”型钢地梁与花岗岩石材的稳固且耐久的连接,且抗震性能突出,具有很好的抗扭力的能力。如图5所示,石钢立柱3包括基柱31及上层立柱32,基柱31下端的紧固螺栓7设置为3个,上层立柱32下端的紧固螺栓7设置为1个。以确保下层地基承载力的稳定。更具体的,基柱31可进一步细分为侧柱31b及中间柱31a;上层立柱32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上层侧柱32b及中间柱32a,其区别在于如图5所述的侧柱与中间柱的连接部个数不同。进一步地,为进一步保证防止房屋装配横向的位移问题,减震横梁4的两端还设有限位勾板41,限位勾板41可保证装配成的房屋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会产生位移或偏差。最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填充墙体包括外墙体和内墙体(图中未标记),外墙体为50cm厚度的空心砌块,内墙体为18cm厚度的空心砌块。外墙保证房屋整体强度,且均采用空心砌块可提高保温节能效果,同时由于框架式可拆除的梁结构,在其不受力使用状态下,可确保耐久性以及重复利用。更优化地,为配合房屋整体的承重和稳固性,地梁2的宽度为50cm;如此保障“工”型钢结构的地梁与外墙体厚度相当,确保了房屋基础的稳定性。石钢立柱3及减震横梁4的内部上还设有加强筋9,加强筋9沿所述石钢立柱3及减震横梁4的纵向呈“W”型设置。加强筋9在石钢立柱3和减震横梁4的内侧面,可起到立柱或梁体结构的辅助加强作用。填充墙体的外立面横向均匀固设有多根角钢条12,角钢条12可用于悬挂外立面装饰大理石。更优化地,楼板包括有毛竹三合板层及混合地板层,所述毛竹三合板层的厚度为5cm,所述混合地板层的厚度为8cm。石钢立柱3与减震横梁4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减震压簧5;配合形成更为稳定抗震性能好的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具体体现有:1、基于石钢的混合材质及结构,可以在保证房屋足够强度的同时,增强其可标准化生产性,且立柱及减震横梁采用的槽钢包附花岗岩石块的机构设计,不仅节约了钢材的使用率,相比于纯钢结构,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更为耐久,耐腐蚀性更好。同时节约了建造成本,花岗岩石块可重复使用,减少了建筑拆除转移时的建筑垃圾,环保效能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