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公开号:CN206307771U)

  • 申请号:CN201621417679.5 申请公布号: CN206307771U
  • 申请日: 2016-12-22 申请公布日: 2017-07-07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分类号:B65G69/22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包括移动托盘、集装箱车和导向轨道槽,移动托盘上设置有行走导向轮,集装箱车上设置有与行走导向轮配合使用的轨道槽,与行走导向轮配合使用的导向轨道槽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向轨道槽互相垂直设置在站台上,导向轨道槽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圆形转盘,圆形转盘通过支架和轴承设置在站台上,圆形转盘上设置有喇叭形凹槽,喇叭形凹槽与导向轨道槽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托盘、集装箱车和导向轨道槽,实现了移动托盘上的集装箱在导向轨道槽上的自由移动,实现编组的功能,且通过移动托盘实现集装箱在集装箱车上的快速装卸,节省人力物力,缩短集装箱运输时间。
1.一种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包括移动车组合和导向轨道槽,其特征是:所述移动车组合包括移动托盘和集装箱车,所述移动托盘上设置有行走导向轮,所述集装箱车上设置有与行走导向轮配合使用的轨道槽,与所述行走导向轮配合使用的导向轨道槽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向轨道槽互相垂直设置在站台上,所述移动托盘上设置有导向控制架、动力装置、刹车装置和转向机构,导向轨道槽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通过支架和轴承设置在站台上,所述圆形转盘上设置有喇叭形凹槽,所述喇叭形凹槽与导向轨道槽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其特征是:所述移动托盘上设置有集装箱固定装置,且所述行走导向轮与转向机构、刹车机构和动力装置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刹车机构和动力装置均设置在移动托盘上,且均与导向控制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其特征是:所述转向机构为液压装置驱动,且转向范围为0-90o,所述刹车机构为抱刹刹车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电动机,且通过转轴与行走导向轮连接,所述导向控制架内设置有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按键、指示灯和方向控制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集装箱车设置在铁轨上,所述集装箱车与活动端板的一端铰接,活动端板的另一端为三角形结构,集装箱车上的轨道槽延伸到活动端板上,且活动端板上的轨道槽与导向轨道槽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集装箱车上设置有矩形孔及能够在矩形孔中升降的升降板,所述矩形孔与升降板配合使用,且升降板与矩形孔的形状相同,所述升降板通过千斤顶设置在集装箱车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其特征是:所述集装箱车上设置有两个安全挡板,所述安全挡板通过液压缸或气缸设置在集装箱车上。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转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背景技术:现在我国货物的流通量非常大,特别是铁路运输方面,在铁路运输中一般均是在用集装箱对货物进行运输,但是,集装箱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大,在大型的货运场人们可以用龙门吊对集装箱进行装运,但是在没有龙门吊的货运场,人们对集装箱无法进行装卸时,只能对货物进行装卸,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延长了货物运输时间。当人们把集装箱设置在集装箱车上时,在不同的货运场需要对货物进行整理编组,但是对集装箱车进行编组时,集装箱车需机车牵引并在铁轨上进行移动,此过程需要大量的牵引机车和人力进行作业,同时对编组铁路网的要求也比较高,增加的货运时间和费用。因此需要一种灵活的转运设备对集装箱进行编组,同时还具有装卸功能的设备。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移动托盘在导向轨道槽上的移动,实现对集装箱进行灵活编组,还通过移动托盘对集装箱具有装卸功能的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包括移动车组合和导向轨道槽,所述移动车组合包括移动托盘和集装箱车,所述移动托盘上设置有行走导向轮,所述集装箱车上设置有与行走导向轮配合使用的轨道槽,与所述行走导向轮配合使用的导向轨道槽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向轨道槽互相垂直设置在站台上,所述移动托盘上设置有导向控制架、动力装置、刹车装置和转向机构,导向轨道槽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通过支架和轴承设置在站台上,所述圆形转盘上设置有喇叭形凹槽,所述喇叭形凹槽与导向轨道槽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所述移动托盘上设置有集装箱固定装置,且所述行走导向轮与转向机构、刹车机构和动力装置连接,所述转向机构、刹车机构和动力装置均设置在移动托盘上,且均与导向控制架连接。所述转向机构为液压装置驱动,且转向范围为0-90o,所述刹车机构为抱刹刹车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电动机,且通过转轴与行走导向轮连接,所述导向控制架内设置有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按键、指示灯和方向控制柄。所述集装箱车设置在铁轨上,所述集装箱车与活动端板的一端铰接,活动端板的另一端为三角形结构,集装箱车上的轨道槽延伸到活动端板上,且活动端板上的轨道槽与导向轨道槽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所述集装箱车上设置有矩形孔及能够在矩形孔中升降的升降板,所述矩形孔与升降板配合使用,且升降板与矩形孔的形状相同,所述升降板通过千斤顶设置在集装箱车底部。所述集装箱车上设置有两个安全挡板,所述安全挡板通过液压缸或气缸设置在集装箱车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托盘、集装箱车和导向轨道槽,实现了移动托盘上的集装箱在导向轨道槽上的自由移动,实现编组的功能,且通过移动托盘实现集装箱在集装箱车上的快速装卸,节省人力物力,缩短集装箱运输时间。2、本实用新型导向轨道槽为至少两个,且在站台上互相垂直设置,形成网络,便于移动托盘在站台上进行移动,方便编组的进行。3、本实用新型导线轨道槽的交接处设置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上设置有喇叭形凹槽,喇叭形凹槽与导向轨道槽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便于移动托盘上的行走导向轮进行移动。4、本实用新型圆形转盘能够在行走导向轮的转动下进行转动,当喇叭形凹槽对准另外一条导向轨道槽时,移动托盘进行移动,完成转向操作。5、本实用新型活动端板与集装箱车铰接,活动端板放到站台上时,活动端板上的轨道槽与导向轨道槽通过三角引导槽进行连接,移动托板通过轨道槽与导向轨道槽移动到集装箱车上,完成装车操作。6、本实用新型行走导向轮行走到升降板时,移动托盘随着升降板下降,行走导向轮可以卡在矩形孔中,实现对移动托盘的固定,防止运输过程中移动托盘进行移动。7、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安全活动挡板和活动端板,可以通过安全活动挡板实现对移动托盘上集装箱的加持,当活动端板升起时,对移动托盘起到限位作用,保证移动托盘在集装箱车上的固定。8、本实用新型活动端板上设置有三角形结构,当活动端板放置到站台上时,实现活动端板与站台的良好连接,减少活动端板与站台之间的高度差,便于人们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向轨道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移动托盘的主视图。图5为移动托盘的左视图。图6为移动托盘的俯视图。图7为集装箱车的主视图。图8为集装箱车的左视图。图9为圆形转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图中,1-导向轨道槽,2-移动托盘,3-集装箱车,4-行走导向轮,5-轨道槽,6-站台,7-导向控制架,8-动力装置,9-刹车装置,10-圆形转盘,11-支架,12-喇叭形凹槽,13-三角引导槽,14-集装箱固定装置,15-铁轨,16-活动端板,17-矩形孔,18-升降板,19-千斤顶,20-安全挡板,21-液压缸,22-电池组。公路和铁路两用集装箱托运平台,包括移动车组合和导向轨道槽1,移动车组合包括移动托盘2和集装箱车3,移动托盘2上设置有行走导向轮4,集装箱车3上设置有与行走导向轮4配合使用的轨道槽5,与行走导向轮4配合使用的导向轨道槽1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向轨道槽1互相垂直设置在站台6上,移动托盘2上设置有导向控制架7、动力装置8、刹车装置9和转向机构,导向轨道槽1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有圆形转盘10,圆形转盘10通过支架11和轴承设置在站台6上,圆形转盘10上设置有喇叭形凹槽12,喇叭形凹槽12与导向轨道槽1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13。移动托盘2上设置有集装箱固定装置14,且行走导向轮4与转向机构、刹车机构9和动力装置8连接,转向机构、刹车机构9和动力装置8均设置在移动托盘2上,且均与导向控制架7连接。转向机构为液压装置驱动,且转向范围为0-90o,刹车机构9为抱刹刹车装置,动力装置8为电动机,电动机通过转轴与行走导向轮4连接或电动机与行走导向轮4为一体结构(电动车驱动轮),导向控制架7内设置有单片机及与单片机连接的按键、指示灯和方向控制柄。集装箱车3设置在铁轨15上,集装箱车3与活动端板16的一端铰接,活动端板16的另一端为三角形结构,集装箱车3上的轨道槽5延伸到活动端板16上,且活动端板16上的轨道槽5与导向轨道槽1活动连接,且连接处设置有三角引导槽13,三角形结构的倾斜度为10o。集装箱车3上设置有矩形孔17及能够在矩形孔17中升降的升降板18,矩形孔17与升降板18配合使用,且升降板18与矩形孔17的形状相同,升降板18通过千斤顶19设置在集装箱车3底部。集装箱车3上设置有两个安全挡板20,安全挡板20通过液压缸或气压缸21设置在集装箱车3上。动力装置8与电池组22或输电电缆连接。千斤顶19为液压缸或气压缸,千斤顶19和与安全挡板20连接的液压缸或气压缸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控制面板连接并通过通讯接口与牵引机上的控制台连接。集装箱固定装置14为能够对运输中的集装箱进行固定的装置,如:销钉、螺栓。活动端板16通过与控制器连接的液压装置、气压装置或人工手动操作进行升起和放置到站台6上。集装箱车3与活动端板16连接处的集装箱车3上设置有轨道板,轨道板上设置有与集装箱车3上的轨道槽5相同的固定槽,活动端板16升起时,轨道板也升起,活动端板16落下时,轨道板也落下,且轨道板上的固定槽落在轨道槽5中,起到集装箱车3与活动端板16的连接作用。使用时,把集装箱固定在移动托盘2上,人员通过移动托盘2上的导向控制架7(按键和方向控制柄)控制动力装置8带动行走导向轮4进行转动,实现移动托盘2在导向轨道槽1上进行移动;当移动托盘2需要转向时,行走导向轮4行走到圆形转盘10上的喇叭形凹槽12中,通过导向控制架7(按键和方向控制柄)控制转向机构实现行走导向轮4进行方向转动,圆形转盘10随着行走导向轮4进行转动,圆形转盘10上的喇叭形凹槽10对准另外一条导向轨道槽1时,行走导向轮4停止方向转动,此时,通过导向控制架7(按键和方向控制柄)控制动力装置8带动行走导向轮4进行转动,实现移动托盘2在另一条导向轨道槽1上进行移动,实现移动托盘2的转向操作;对集装箱进行装车时:与集装箱车3铰接的活动端板16放在站台6上,且活动端板16上的轨道槽5与导向轨道槽1对应连接时,集装箱固定在移动托盘2上并移动到活动端板16处的导向轨道槽1上,人员通过导向控制架7(按键和方向控制柄)控制动力装置8带动行走导向轮4在轨道槽5上进行运动,实现运动托盘5运动到集装箱车3上,当行走导向轮4行走到升降板18上时,通过刹车装置9刹车,移动托盘2停止移动,控制器通过控制千斤顶19实现升降板18下降,移动托盘2随着升降板18下降,当移动托盘2的底部设置在集装箱车3上时,行走导向轮4设置在矩形孔17中,通过控制器实现安全挡板20的移动并把活动端板16升起,实现对移动托盘2上集装箱的加持和限位;对集装箱进行卸车时,只是集装箱装车的反向过程在此不做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