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解决了现有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疗效不理想的问题。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2-36份、青皮10-28份、天门冬15-33份、柴胡3-12份、赤芍4-16份、香附5-11份、瓜蒌11-30份。本方以中药丸剂内服,辅以外贴膏药,对乳腺增生病可以起到特别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5%以上。
1.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2-36份、青皮10-28份、天门冬15-33份、柴胡3-12份、赤芍4-16份、香附5-11份、瓜蒌11-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制备:(1)、将香附用醋搅拌均匀后备用;(2)、将夏枯草、青皮、天门冬、柴胡、赤芍、瓜蒌按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末;(3)、将步骤(1)处理后的香附、步骤(2)处理后的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后加水制成水丸。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
背景技术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是腺小叶,小管和末稍导管高度扩张,呈囊肿样改变,囊腔内含有浆液性或血性液体,多见于生育期性机能旺盛的中年妇女,尤以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哺乳少、发育差的小乳房多见,发病率占妇女50%以上,由于乳腺囊性增生受雌激素分泌的影响,病程长,有15%癌变率,临床上又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许多妇女忍受疾病折磨的痛苦,本方以中药丸剂内服,外贴辅助性膏药治疗乳腺增生,临床应用了三百余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85%以上。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药物对乳腺增生疗效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2-36份、青皮10-28份、天门冬15-33份、柴胡3-12份、赤芍4-16份、香附5-11份、瓜蒌11-30份。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制备:(1)、将香附用醋搅拌均匀后备用;(2)、将夏枯草、青皮、天门冬、柴胡、赤芍、瓜蒌按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末;(3)、将步骤(1)处理后的香附、步骤(2)处理后的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后加水制成梧桐籽大小水丸。本发明所述的夏枯草,具有清肝泻火,疏肝理气的功效;柴胡、青皮具有理气畅中,行气止痛的功效;赤芍,具有能泻能散,破血通经的功效;天门冬,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瓜蒌具有宽胸散结,抑制癌症的作用,各药相辅相成,对治疗乳腺增生可以起到特别好的疗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也可辅以外帖膏药,疗效会更好。本发明所述药物的临床观察总结:一、病例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选择病例60例,其中最大56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7.8岁。患者主诉症状: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失调、胸闷嗳气等,伴有情绪不稳、乏力。二、治疗方法每天早中晚各服中药水丸一次(6-9克,约30-45粒),三十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患者连续服用1-2个疗程,重症患者连续服用3-6个疗程。三、疗效评定标准1、根治康复:患者主诉症状肿块与痛胀感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主诉上述症状肿块减小,症状减轻或消失。3、无效:患者主诉症状未见减轻。四、疗效总结
例数
根治康复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60
52
6
2
96.7%
五、典型病例1、赵××主诉:左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个3×3cm大小肿块,外下象限有一个2×4cm条索状肿块;右侧乳房内外象限之间有一个3×3cm大小肿块,外下象限有一个2×3cm大小条索状肿块。瞩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水丸,每日三次,每次9克,饭前内服,服用1疗程(30天)后,肿块完全消失。2、王××主诉:左侧乳房内外上象限间6×6cm大小肿块,内下象限散弹状0.5×0.5cm大小肿块七八处,外下象限3×5cm条索状肿块;内外乳房内外象限间5×5cm大小肿块,内下象限散弹状0.5×0.5cm大小肿块七八处,外下象限2×4cm大小条索状肿块。瞩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水丸,并外贴辅助性膏药2疗程,肿块完全消除。3、冯××主诉:长期服药无效疼痛难忍不得行走,红外透照显示左侧乳房内外象限间8×8cm大小肿块,外下象限3×6cm条索状肿块,确诊为乳腺囊性增生伴导管增生,瞩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水丸,并外贴辅助性膏药7个疗程,病痊愈。4、张××主诉:双乳痛疼难忍,活动受限,红外透照触诊左乳房内外上象限6×6cm大小肿块,外下象限2×4cm索状肿块,右乳房内外上象限间5×5cm大小肿块,外下象限2×4cm索状肿块,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伴导管增生,内服外贴乳痛消,4个疗程全愈,至今良好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5份、青皮14份、天门冬16份、柴胡6份、赤芍6份、香附7份、瓜蒌13份,每份10克。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制备:(1)、将香附用醋搅拌均匀后备用;(2)、将夏枯草、青皮、天门冬、柴胡、赤芍、瓜蒌按重量份数混合粉碎成细末;(3)、将步骤(1)处理后的香附、步骤(2)处理后的混合细粉搅拌均匀后加水制成水丸。上述方法中粉碎成细末以及加工药丸的步骤都是中药制剂加工的常见步骤,可参考本领域现有技术。实施例2: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8份、青皮15份、天门冬18份、柴胡6份、赤芍6份、香附7份、瓜蒌18份,每份2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8份、青皮15份、天门冬20份、柴胡8份、赤芍8份、香附10份、瓜蒌25份,每份6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水丸,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8份、青皮15份、天门冬18份、柴胡6份、赤芍6份、香附7份、瓜蒌20份,每份40克。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