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摩托车用阻尼减震器,它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它包含减震杆(1)、减震臂(2)、减震底座(3)和阻尼发生器(4),减震臂(2)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杆(1),减震臂(2)的上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发生器(4),且减震臂(2)固定在减震底座(3)上,所述的减震杆(1)上设置有数个齿(1-1)。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重量轻,体积小,可以用在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等,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减震效果好,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能。
1.摩托车用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减震杆(1)、减震臂(2)、减震底座(3)和阻尼发生器(4),减震臂(2)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杆(1),减震臂(2)的上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发生器(4),且减震臂(2)固定在减震底座(3)上,所述的减震杆(1)上设置有数个齿(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发生器(4)包含第一阻尼片(4-1)、内环(4-2)、卡键(4-3)、外齿环(4-4)、第二阻尼片(4-5)、第三阻尼片(4-6)、阻尼弹簧(4-7)、阻尼弹簧垫片(4-8)和阻尼螺钉(4-9),减震杆(1)上的齿(1-1)与外齿环(4-4)啮合,外齿环(4-4)的内部设置有内环(4-2),内环(4-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键(4-3),内环(4-2)的前后两侧配合设置有第一阻尼片(4-1)和第二阻尼片(4-5),第二阻尼片(4-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阻尼片(4-6),第三阻尼片(4-6)与阻尼弹簧垫片(4-8)之间设置有阻尼弹簧(4-7),且阻尼螺钉(4-9)穿过阻尼弹簧垫片(4-8)、第三阻尼片(4-6)、第二阻尼片(4-5)和第一阻尼片(4-1)的通孔将其紧固连接。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用阻尼减震器,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摩托车都没有阻尼减震器,因此在陡峭路段行驶时震动和冲击都比较大,坐在上面很不舒适,由于目前汽车上用的阻尼减震器体积大,笨重,无法用在摩托车上,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应用在摩托车上的阻尼减震器。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摩托车用阻尼减震器。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用阻尼减震器,它包含减震杆1、减震臂2、减震底座3和阻尼发生器4,减震臂2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杆1,减震臂2的上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发生器4,且减震臂2固定在减震底座3上,所述的减震杆1上设置有数个齿1-1。作为优选,所述的阻尼发生器4包含第一阻尼片4-1、内环4-2、卡键4-3、外齿环4-4、第二阻尼片4-5、第三阻尼片4-6、阻尼弹簧4-7、阻尼弹簧垫片4-8和阻尼螺钉4-9,减震杆1上的齿1-1与外齿环4-4啮合,外齿环4-4的内部设置有内环4-2,内环4-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键4-3,内环4-2的前后两侧配合设置有第一阻尼片4-1和第二阻尼片4-5,第二阻尼片4-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阻尼片4-6,第三阻尼片4-6与阻尼弹簧垫片4-8之间设置有阻尼弹簧4-7,且阻尼螺钉4-9穿过阻尼弹簧垫片4-8、第三阻尼片4-6、第二阻尼片4-5和第一阻尼片4-1的通孔将其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重量轻,体积小,可以用在汽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等,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减震效果好,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能。
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阻尼发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减震杆1、减震臂2、减震底座3和阻尼发生器4,减震臂2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杆1,减震臂2的上部外侧设置有阻尼发生器4,且减震臂2固定在减震底座3上,所述的减震杆1上设置有数个齿1-1。作为优选,所述的阻尼发生器4包含第一阻尼片4-1、内环4-2、卡键4-3、外齿环4-4、第二阻尼片4-5、第三阻尼片4-6、阻尼弹簧4-7、阻尼弹簧垫片4-8和阻尼螺钉4-9,减震杆1上的齿1-1与外齿环4-4啮合,外齿环4-4的内部设置有内环4-2,内环4-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键4-3,内环4-2的前后两侧配合设置有第一阻尼片4-1和第二阻尼片4-5,第二阻尼片4-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阻尼片4-6,第三阻尼片4-6与阻尼弹簧垫片4-8之间设置有阻尼弹簧4-7,且阻尼螺钉4-9穿过阻尼弹簧垫片4-8、第三阻尼片4-6、第二阻尼片4-5和第一阻尼片4-1的通孔将其紧固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当减震器被压缩时,减震杆1上的齿1-1会带动外齿环4-4逆时针旋转,这时外齿环4-4上的内齿会滑过卡键4-3,不会被卡住,所以并不会带动内环4-2、第一阻尼片4-1和第二阻尼片4-5旋转,所以阻力小,当减震器扩张时,减震杆1上的齿1-1会带动外齿环4-4顺时针旋转,这时外齿环4-4上的内齿会与卡键4-3卡住,并带动内环4-2,第一阻尼片4-1和第二阻尼片4-5顺时针旋转,并与第三阻尼片4-6产生摩擦阻力,所以阻力大,从而减轻震动。而阻尼弹簧4-7和阻尼弹簧垫片4-8的作用是使第三阻尼片4-6与第二阻尼片4-5产生压紧力,阻尼螺钉4-9的作用是调节压紧力的大小,也就是调节阻尼力的大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