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中药降压贴(公开号:CN103169797A)

  • 申请号:CN201110437518.8 申请公布号: CN103169797A
  • 申请日: 2011-12-23 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 分类号:A61K36/754;A61K9/70;A61P9/12

专利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降压贴,该降压贴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料制成:细叶冬青4-15,吴茱萸4-20,白术4-20,夏枯草4-15,甘草4-15及冰片40-80。本发明的中药降压贴贴于脚底的涌泉穴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1.一种中药降压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贴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料制成:细叶冬青4-15,吴茱萸4-20,白术4-20,夏枯草4-15,甘草4-15及冰片4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降压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贴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料制成:细叶冬青10,吴茱萸14,白术10,夏枯草10,甘草4及冰片40。
3.如权利要求1述的中药降压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剂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制备:(1)称取各重量份的中药材料;(2)将步骤(1)称取的细叶冬青、吴茱萸、白术、夏枯草及甘草洗净,100℃水煎煮,取药液并将水蒸发得到干粉;(3)将步骤(2)所制得的干粉与8%-10%的松香放在釜中熬成浓膏,用浓度计测量达到60-65%浓度;(4)将步骤(3)制得的浓膏涂在准备好的布上,将冰片涂于膏贴表面,即可成为所需要的膏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降压贴,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煎煮时间为8小时。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中药降压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剂应用部位是涌泉穴。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药降压贴。
背景技术
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疼”、“肝阳”、“肝风”等病症范围。以头晕头痛、血压持续性升高等为主。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因精神紧张、忧思郁结、失眠恐惧、嗜食肥甘、饮酒过度、房室不节等致肝肾的阴阳长期失调状态而发病。临床辩证大体上分“阴虚阳亢、阴阳两虚”两型,过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完全采用古方为基础辩证施治,大体上以“附桂八味丸”为主治疗阴虚阳亢型;用“育阴助阳汤”治疗阴阳两虚型;用“真武汤”治疗重型,但其疗效并不理想,治愈率只有16%-27%;好转率只有30%-50%;无效有23%-50%。治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降压贴。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该中药降压贴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压中药降压贴,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料制成:细叶冬青4-15,吴茱萸4-20,白术4-20,夏枯草4-15,甘草4-15及冰片40-80。优选的重量份为:细叶冬青10,吴茱萸14,白术10,夏枯草10,甘草4及冰片40。所述贴剂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制备:(1)称取各重量份的中药材料;(2)将步骤(1)称取的细叶冬青、吴茱萸、白术、夏枯草及甘草洗净,100℃水煎煮,取药液并将水蒸发得到干粉;(3)将步骤(2)所制得的干粉与8%-10%的松香放在釜中熬成浓膏,用浓度计测量达到60-65%浓度;(4)将步骤(3)制得的浓膏涂在准备好的布上,将冰片涂于膏贴表面,即可成为所需要的膏贴。其中步骤(2)中的煎煮时间为8小时。所述中药降压贴的应用部位为涌泉穴。本发明的中药降压贴在药典里长用药的品种里选用了六味药,按照中医三辩理论:辩型、辩病、辩症的理论,又依据八纲辨证的指导立法理论即:温、和、吐、下、清、消、补、泻的理论,其中选一个“清”字,人类获得高血压有二个方面的原因:一、原发性及遗传基因。二、继发性,由于后天过多的食用了一些化工添加剂,与生理进行当中的退变,使得身体内交通枢纽里产生了很多杂质,其中包括血液增稠、血脂增稠、血液纤维增粗、增大,血液缺氧与肾上腺素产生了惰性,产生了信号流失等重大原因,体内免疫力系统功能失调与功能障碍,造成一种管动脉、静脉血流瘀阻,水湿内停形成血压高。根据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制成的贴剂是贴在脚底下涌泉穴进行。涌泉穴归足少阴井穴,肾之根在足底位于人体最低处,具有滋阴降火,熄风潜阳的功效,凡虚火上炎者,可壮水制火,实火炽盛者,可釜底抽薪;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者,能平肝降逆熄风潜阳,导而下行,使上逆之血恢复正常,涌泉穴临床上又多治头面,胸膈部疾患,该穴可内调肝气,外治肺热潮红。涌泉穴是全身之大穴,所以用夏枯草来担君药。夏枯草直线走降,可降一切瘤、气、血、包、血压、血脂。白术药性温和只走不守,苍术只守不走降下的多余气血汗,流质与细胞液水,均可用白术带出,因此以苍术白术为臣药。细叶冬青可慢慢的川透与引流下行,是修复脑细胞必不可少之物,在本案里承担佐药。最后的“使”药为吴茱萸,因吴茱萸有补益肝、肾有广善的力量,可以使气得到调整与恢复,甘草则为宾药,它一举二能,一能够调合众药之毒,二能消炎、平喘、祛痰、泻肝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实施例1处方1:细叶冬青4,吴茱萸4,白术4,夏枯草4,甘草4及冰片40。制备方法:(1)称取各重量份的中药材料;(2)将步骤(1)称取的细叶冬青、吴茱萸、白术、夏枯草及甘草洗净,100℃水煎煮8小时,取药液并将水蒸发得到干粉;(3)将步骤(2)所制得的干粉与8%-10%的松香放在釜中熬成浓膏,用浓度计测量达到60-65%浓度;(4)将步骤(3)制得的浓膏涂在准备好的布上,将冰片涂于膏贴表面,即可成为所需要的膏贴。处方2:细叶冬青10,吴茱萸14,白术10,夏枯草10,甘草4及冰片40。制备方法:(1)称取各重量份的中药材料;(2)将步骤(1)称取的细叶冬青、吴茱萸、白术、夏枯草及甘草洗净,100℃水煎煮,取药液并将水蒸发得到干粉;(3)将步骤(2)所制得的干粉与8%-10%的松香放在釜中熬成浓膏,用浓度计测量达到60一65%浓度;(4)将步骤(3)制得的浓膏涂在准备好的布上,将冰片涂于膏贴表面,即可成为所需要的膏贴。实施例3处方1:细叶冬青15,吴茱萸20,白术20,夏枯草15,甘草15及冰片80。制备方法:(1)称取各重量份的中药材料;(2)将步骤(1)称取的细叶冬青、吴茱萸、白术、夏枯草及甘草洗净,100℃水煎煮8小时,取药液并将水蒸发得到干粉;(3)将步骤(2)所制得的干粉与8%-10%的松香放在釜中熬成浓膏,用浓度计测量达到60-65%浓度;(4)将步骤(3)制得的浓膏涂在准备好的布上,将冰片涂于膏贴表面,即可成为所需要的膏贴。实施例4个别案例取实施例2所制备的贴剂进行给药,用于涌泉穴上。冯爱云,天津人,女,61岁,用药前高血压高压160-90或152-100使用15贴后,停吃降压药一年半,2010年夏使用至今,未服用任何降压药,血压120-80。刘能和,山东人,男,50岁,高血压,高压180,低压100,常年服用降压药,已有15年,2009年使用降压贴后10贴,血压降至130-80,停吃降压药,至今未服用降压药。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