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是由催化剂主体组份和助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通过以下方法制得:(1)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敞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钛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a;(2)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钒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b;(3)悬浮液a与悬浮液b混合,并加入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然后蒸馏干燥,得到催化剂主体组分;所述的助催化剂为至少一种通式为AlR
1.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是由催化剂主体组份和助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通过以下方法制得:(1)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钛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a;(2)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钒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b;(3)悬浮液a与悬浮液b混合,并加入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然后蒸馏干燥,得到催化剂主体组分;所述的助催化剂为至少一种通式为AlR
5xCl
3-x有机铝化合物,其中R
5,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x=1-3;其中,助催化剂中的铝含量与催化剂主体组份的摩尔比为(20-4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镁化物的结构式为MgR
1nCl
2-n,式中R
1是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n=1-2;所述的载体分散剂为烷烃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羟基化合物的结构为R
3OH,其中R
3是含2-20个碳原子的烷基;所述的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为醚、酯、胺、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钛化合物的结构式为Ti(OR
2)
mCl
4-m,其中R
2是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m=1-4;所述的含钒化合物为VCl
3或VCl
4;所述的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的结构式为R
4kAlCl
3-k,其中R
4是含有1-14个碳原子的烷基,k=0-3;所述的惰性载体为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惰性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镁化物选自二丁基镁,二异丁基镁,二辛基镁,丁基辛基镁,氯化乙基镁,氯化丁基镁中的一种;所述的载体分散剂选自正己烷、环己烷、异丁烷、戊烷、异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羟基化合物选自乙醇、正丁醇、正丙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环戊醇、环己醇、烯丙醇、苯甲醇、二苯甲醇、三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选自二乙醚、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磷酸三丁酯、异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亚砜、噻吩、吡啶、甲基吡啶、哌嗪、甲基哌嗪、异丙基哌嗪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钛化合物选自四氯化钛、钛酸四乙酯、钛酸正丙酯、钛酸异丙酯、钛酸正丁酯、四甲氧基钛、二甲氧基二乙氧基钛、四乙氧基钛、四正丁氧基钛等钛的化合物;所述的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选自三乙基铝、三正己基铝、二乙基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二异丙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倍半乙基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惰性载体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镁、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儿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载体使用前在200-800℃进行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所使用的各原料的量为:以每摩尔有机镁化物计,含钛化合物为
0.01-1摩尔,含钒化合物0.01-1摩尔,含羟基类化合物为0.1-10摩尔,惰性载体为
0.1-50摩尔,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为0.05-5摩尔,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0.1-10摩尔,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5-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所使用的各原料的量为:以每摩尔有机镁化物计,含钛化合物为
0.05-0.5摩尔;含钒化合物0.05-0.5摩尔;含羟基类化合物为0.5-5摩尔;惰性多孔物为2-20摩尔;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为0.2-2摩尔;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为0.1-1摩尔,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1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反应温度为10-100℃,反应时间为30分钟-40小时;所述的蒸馏干燥的温度为20-90℃,时间为30分钟-4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2小时-15小时;所述的蒸馏干燥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2小时-15小时。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a)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钛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a;(b)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钒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b;(c)悬浮液a与悬浮液b混合,并加入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然后蒸馏干燥,得到催化剂主体组分;(2)催化剂的制备:将催化剂主体组分和助催化剂按照助催化剂中的铝含量与催化剂主体组份的摩尔比为(20-400)∶1进行混合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在50-90℃的温度区间均能保持稳定均一的聚合效率。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适用但不局限适用于烯烃的气-液、气-固、气-液-固态聚合。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进行乙烯均聚或乙烯与α-烯烃共聚。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多活性中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在50-90℃的范围内能保持稳定均一的聚合效率,通过变温操作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大幅度拓宽。
背景技术聚乙烯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其熔体的流变性能和产品的力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是近年来聚乙烯技术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与通常的聚乙烯材料不同,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不仅可以保持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力学性能、硬度和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而且可以改善聚乙烯的加工性能,较宽的分子量分布还可以使聚乙烯熔体在较高的剪切速率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这种性能对于吹塑和挤出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调节聚乙烯分子量及其分布主要有“工艺法”和“催化剂法”。“工艺法”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反应器使用不同的工艺条件,或利用多步聚合工艺来获得宽的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但是生产成本高,设备投资大。国内外许多公司采用此法实现了双峰PE的工业化生产。“催化剂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调节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传统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剂组成成分,制备出能够直接生产具有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材料的催化剂,从而实现在单一反应器中成产出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产品。从聚合工艺和聚合物性能的角度考虑,单一反应器内生产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是较为理想的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对现有的生产装置进行大的改造,现有的诸多聚烯烃装置可以很容易地升级生产高性能聚烯烃产品,投资省、见效快、节能降耗明显,成为目前本领域国内外的重要发展趋势。US5032562和US5539076公开了一种生产双峰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镁化物、锆化物(CpZrYnX2-n)、钛化物(TiCl4)或钒化物和相应的载体,形成复合的Zr-Ti或Zr-V催化剂,利用催化剂体系中的两类活性组分的氢调性能不同,控制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基于该技术,Univation公司成功开发一种商品名为Prodigy的宽分子量分布催化剂,在气相法Unipol工艺装置上成功地合成出双峰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CN1563114A将两种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载体与钛化合物作用,采用一釜球磨法制备了具有多种活性中心的负载型催化剂,此催化剂可以适用于多种聚合过程,并可通过调节两种载体的比例和聚合时的工艺参数,获得Mw/Mn在7以上的宽分子量分布聚乙烯,且分子量分布可以调节。但是,此方法采用的是老式的球磨法,而聚合评价也仅仅停留在反应瓶水平。CN1990509A和CN1827660A分别制备了一种负载型双金属聚乙烯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先制备负载于二氧化硅上的Z-N型活性组分,再使其在芳烃中与非茂反应。所述双金属催化剂与助催化剂配合用于乙烯聚合反应,生成的聚乙烯具有较宽的分子量分布,在7-20之间,但是此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低,只有400-1000gxa0PE/gxa0CAT,由于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有机物前体,使得制备过程复杂,制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较宽的反应温度范围内均具有平稳的反应效率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是由催化剂主体组份和助催化剂组成,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通过以下方法制得:(1)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钛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a;(2)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钒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b;(3)悬浮液a与悬浮液b混合,并加入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然后蒸馏干燥,得到催化剂主体组分;所述的助催化剂为至少一种通式为AIR
5xCl
3-x有机铝化合物,其中R
5,为含有1-18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x=1-3;其中,助催化剂中的铝含量与催化剂主体纽份的摩尔比为(20-400)∶1。所述的有机镁化物的结构式为MgR
1nCl
2-n,式中R
1是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n=1-2;所述的载体分散剂为烷烃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羟基化合物的结构为R
3OH,其中R
3是含2-20个碳原子的烷基
;所述的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为醚、酯、胺、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含钛化合物的结构式为Ti(OR
2)
mCl
4-m,其中R
2是具有2-20个碳原子的烷基其中m=1-4;所述的含钒化合物为VCl
3或VCl
4;所述的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的结构式为R
4kAlCl
3-k,其中R
4是含有1-14个碳原子的烷基,k=0-3;所述的惰性载体为一种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惰性载体。所述的有机镁化物选自二丁基镁,二异丁基镁,二辛基镁,丁基辛基镁,氯化乙基镁,氯化丁基镁中的一种;所述的载体分散剂选自正己烷、环己烷、异丁烷、戊烷、异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羟基化合物选自乙醇、正丁醇、正丙醇、正戊醇、正己醇、正庚醇、异丙醇、异丁醇、异戊醇、环戊醇、环己醇、烯丙醇、苯甲醇、二苯甲醇、三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所述的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选自二乙醚、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磷酸三丁酯、异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亚砜、噻吩、吡啶、甲基吡啶、哌嗪、甲基哌嗪、异丙基哌嗪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钛化合物选自四氯化钛、钛酸四乙酯、钛酸正丙酯、钛酸异丙酯、钛酸正丁酯、四甲氧基钛、二甲氧基二乙氧基钛、四乙氧基钛、四正丁氧基钛等钛的化合物;所述的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选自三乙基铝、三正己基铝、二乙基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二异丙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倍半乙基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三乙基铝,乙基二氯化铝。所述的惰性载体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镁、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惰性载体使用前在200-800℃进行热处理。步骤(1)和步骤(2)中采用的化合物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所使用的各原料的量为:以每摩尔有机镁化物计,含钛化合物为0.01-1摩尔,含钒化合物0.01-1摩尔,含羟基类化合物为0.1-10摩尔,惰性载体为0.1-50摩尔,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为0.05-5摩尔,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0.1-10摩尔,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5-80%。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所使用的各原料的量为:以每摩尔有机镁化物计,含钛化合物为0.05-0.5摩尔;含钒化合物0.05-0.5摩尔;含羟基类化合物为0.5-5摩尔;惰性多孔物为2-20摩尔;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为0.2-2摩尔;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为0.1-1摩尔,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15-60%。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反应温度为10-100℃,反应时间为30分钟-40小时;所述的蒸馏干燥的温度为20-90℃,时间为30分钟-40小时。所述的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中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2小时-15小时;所述的蒸馏干燥的温度为60-80℃,时间为2小时-15小时。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a)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钛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a;(b)将有机镁化物在载体分散剂中与含羟基化合物反应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充分作用,再加入含钒化合物和惰性载体,得到悬浮液b;(c)悬浮液a与悬浮液b混合,并加入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然后蒸馏干燥,得到催化剂主体组分;(2)催化剂的制备:将催化剂主体组分和助催化剂按照助催化剂中的铝含量与催化剂主体组份的摩尔比为(20-400)∶1进行混合使用。所述催化剂在50-90℃的温度区间均能保持稳定均一的聚合效率。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适用但不局限适用于烯烃的气-液、气-固、气-液-固态聚合。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进行乙烯均聚或乙烯与α-烯烃共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一种多活性中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在较宽的反应温度范围内均具有平稳的反应效率,利用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聚合产生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的特点,通过变温操作,可以实现在同一反应器中,生产具有较宽分子量分布的聚乙烯产品。
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1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其分子量分布为6.25;图2为实施例12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其分子量分布为6.30;图3为对比例6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其分子量分布为4.30;图4为对比例7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曲线,其分子量分布为4.28。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催化剂的制备(1)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向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ml己烷,然后向其中加入含有0.5克二丁基镁的己烷溶剂,在始终保持搅拌状态下,加入0.67克乙醇,加热到70℃,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1.09克苯甲酸乙酯,反应1小时,再加入0.41克四氯化钛,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4.35g,反应2小时,得到悬浮液a。(2)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向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ml己烷,然后向其中加入含有0.5克二丁基镁的己烷溶剂,在始终保持搅拌状态下,加入0.67克乙醇,加热到70℃,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1.09克苯甲酸乙酯,反应1小时,再加入0.28克四氯化钒,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4.35g,反应2小时,得到悬浮液b。(3)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向5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悬浮液a和悬浮液b,在始终保持搅拌状态下,加热到70℃,然后加入二氯乙基铝1.9克,反应3小时后,将得到的浆液蒸干,得到催化剂的主体组分。催化剂的聚合评价在2升的反应釜中加入己烷1200ml,三乙基铝1.5ml,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0MPa,其中氢气分压0.2Mpa,乙烯分压0.8Mpa,50℃下聚合4小时。实际加入催化剂0.0597g,得到聚乙烯371g,催化效率为6214gxa0PE/gxa0Cat。聚合物的密度为0.9522g/cm
3,熔融指数为8.52(21.6kg/10min)。实施例2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1;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6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48g,得到聚乙烯319g,催化效率为5821gxa0PE/gxa0Cat。聚合物的密度为0.9541g/cm
3,熔融指数为12.48(21.6kg/10min)实施例3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1;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7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37g,得到聚乙烯321g,催化效率为5977gxa0PE/gxa0Cat。聚合物的密度为0.9550g/cm
3,熔融指数为15.84(21.6kg/10min)实施例4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1;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8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61g,得到聚乙烯347g,催化效率为6185gxa0PE/gxa0Cat。聚合物的密度为0.9563g/cm
3,熔融指数为17.65(21.6kg/10min)实施例5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1;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9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46g,得到聚乙烯327g,催化效率为5989gxa0PE/gxa0Cat。聚合物的密度为0.9577g/cm
3,熔融指数为20.26(21.6kg/10min)表一聚合效率汇总表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实施例6催化剂的制备(1)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向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ml庚烷,向其中加入含有0.5克二丁基镁的庚烷溶剂,在始终保持搅拌的状态下,加入1.08克丁醇,加热到70℃,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0.97克磷酸三丁酯,反应1小时,再加入0.27克四氯化钛,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4.35g,反应2小时,得到悬浮液a。(2)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向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ml庚烷,然后向其中加入含有0.5克二丁基镁的庚烷溶剂,在始终保持搅拌的状态下,加入1.08克丁醇,加热到70℃,反应1小时,然后加入0.97克磷酸三丁酯,反应1小时,再加入0.42克四氯化钒,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4.35g,反应2小时,得到悬浮液b。(3)在无水无氧氮气保护下,向50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悬浮液a和悬浮液b,在始终保持搅拌的状态下,加热到70℃,然后加入二氯乙基铝1.9克,反应3小时,然后将得到的浆液蒸干,得到催化剂的主体组分。在2升的反应釜中加入己烷1200ml,己烯50ml,三乙基铝1.5ml,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聚合条件为总压1.0MPa,其中氢气分压2Mpa,乙烯分压08Mpa,50℃下聚合4小时。实际加入催化剂0.0576g,得到聚乙烯376g,催化效率为6528gxa0PE/gxa0Cat。聚合物的密度为0.9435g/cm
3,熔融指数为9.4(21.6kg/10min)实施例7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6;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6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6。实际加入催化剂0.0522g,得到聚乙烯335克,催化效率为6417gxa0PE/gxa0Cat。聚合物的密度为0.9439g/cm
3,熔融指数为18.39(21.6kg/10min)实施例8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6;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7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6。实际加入催化剂0.0491g,得到聚乙烯329g,催化效率为6701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451g/cm
3,熔融指数为38.74(21.6kg/10min)实施例9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6;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8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6。实际加入催化剂0.0552g,得到聚乙烯358g,催化效率为6486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4780g/cm
3,熔融指数为46.52(21.6kg/10min)实施例10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6;聚合评价条件中,聚合温度为9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6。实际加入催化剂0.0558g,得到聚乙烯356g,催化效率为6379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464g/cm
3,熔融指数为98.35(21.6kg/10min)表二实施例的聚合效率汇总表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实施例11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1;聚合评价条件中,变温控制聚合温度,先在55℃下聚合1.5小时,然后将温度调整为85℃再聚合1.5小时,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43g,得到聚乙烯283g,催化效率为5211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548g/cm3,熔融指数为16.35(21.6kg/10min)。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6.25,其曲线见图1。实施例12催化剂的制备同实施例6;聚合评价条件中,变温控制聚合温度,先在55℃下聚合1.5小时,然后将温度调整为85℃再聚合1.5小时,其它条件同实施例6。实际加入催化剂0.0537g,得到聚乙烯275g,催化效率为5121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473g/cm3,熔融指数为38.35(21.6kg/10min)。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6.30,其曲线见图2。对比例1催化剂的制备采用常规的已公知的镁钛系催化剂制备方法(1)在氮气保护下,向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0ml己烷,然后向其中加入内含0.5克二丁基镁的庚烷溶剂,搅拌状态下,加入0.54克丁醇,加热到70℃,反应1小时后,加入0.48克磷酸三丁酯,反应1小时后,加入0.27克四氯化钛,保持搅拌2小时,然后加入二氧化硅3.04g,保持搅拌2小时,得到悬浮液。(2)在氮气保护下,然后加入而二氯乙基铝1.33克,反应3小时,得到悬浮液,蒸干,得到催化剂组分。催化剂的评价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74g,得到聚乙烯122g,催化效率为2125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545g/cm
3,熔融指数为7.63(21.6kg/10min)对比例2催化剂的制备同对比例1;聚合评价中,聚合温度为6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45g,得到聚乙烯175克,催化效率为3211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534g/cm
3,熔融指数为6.87(21.6kg/10min)对比例3催化剂的制备同对比例1;聚合评价中,聚合温度为7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61g,得到聚乙烯221g,催化效率为3939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550g/cm
3,熔融指数为13.73(21.6kg/10min)对比例4催化剂的制备同对比例1;聚合评价中,聚合温度为8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82g,得到聚乙烯297g,催化效率为5103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541g/cm
3,熔融指数为10.52(21.6kg/10min)对比例5催化剂的制备同对比例1;聚合评价中,聚合温度为90℃,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86g,得到聚乙烯364g,催化效率为6212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549g/cm
3,熔融指数为8.74(21.6kg/10min)表三对比例的聚合效率汇总表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对比例6催化剂的制备同对比例1;聚合评价条件同实施例11。实际加入催化剂0.0528g,得到聚乙烯170g,催化效率为3220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538g/cm3,熔融指数为12.35(21.6kg/10min)。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4.30,其曲线见图3。对比例7催化剂的制备同对比例1;聚合评价条件同实施例12。实际加入催化剂0.0553g,得到聚乙烯166g,催化效率为3001gxa0PE/gxa0Cat。其聚合物的密度为0.9469g/cm3,熔融指数为36.2(21.6kg/10min)。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4.28,其曲线见图4。上述催化剂适用但不局限适用于烯烃的气-液、气-固、气-液-固态聚合。所述催化剂可进行乙烯均聚或乙烯与α-烯烯共聚。实施例13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a)将有机镁化物氯化丁基镁1mol在载体分散剂正己烷中与含羟基化合物1,4-丁二醇0.1mol在10℃反应30min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噻吩0.05mol充分作用,再在10℃加入含钛化合物二甲氧基二乙氧基钛0.01mol和惰性载体蒙脱土0.1mol,反应30min,得到悬浮液a;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5%。(b)将有机镁化物氯化丁基镁1mol在载体分散剂环己烷中与含羟基化合物烯丙醇0.1mol在10℃反应30min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噻吩0.05mol充分作用,再在10℃加入含钒化合物三氯化钒0.01mol和惰性载体蒙脱土0.1mol,反应30min,得到悬浮液b;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15%。(c)悬浮液a与悬浮液b混合,并加入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三乙基铝0.1mol,然后在20℃蒸馏干燥40h,得到催化剂主体组分;所述的惰性载体使用前在200℃进行热处理。(2)催化剂的制备:将催化剂主体组分和助催化剂按照助催化剂中的铝含量与催化剂主体组份的摩尔比为20∶1进行混合使用。所述催化剂在50-90℃的温度区间均能保持稳定均一的聚合效率。实施例14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催化剂主体组分的制备:(a)将有机镁化物丁基辛基镁1mol在载体分散剂庚烷中与含羟基化合物正丁醇10mol在100℃反应40h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苯甲酸乙酯5mol充分作用,再在100℃加入含钛化合物二甲氧基二乙氧基钛1mol和惰性载体二氧化钛50mol,反应40h,得到悬浮液a;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80%。(b)将有机镁化物二辛基镁1mol在裁体分散剂庚烷中与含羟基化合物烯丙醇10mol在100℃反应40h后,加入具有孤对电子的化合物苯甲酸乙酯5mol充分作用,再在100℃加入含钒化合物1mol和惰性载体二氧化钛50mol,反应40h,得到悬浮液b;载体分散剂的用量为控制反应体系中固体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为60%。(c)悬浮液a与悬浮液b混合,并加入活性中心价态调节剂二异丙基氯化铝10mol,然后在90℃蒸馏干燥30min,得到催化剂主体组分;所述的惰性载体使用前在800℃进行热处理。(2)催化剂的制备:将催化剂主体组分和助催化剂按照助催化剂中的铝含量与催化剂主体组份的摩尔比为400∶1进行混合使用。所述催化剂在50-90℃的温度区间均能保持稳定均一的聚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