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申请号:CN201410075129.9 申请公布号: CN103793061A
  • 申请日: 2014-03-03 申请公布日: 2014-05-14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分类号:G06F3/01

专利介绍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来监测用户操作体,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中的投影模块主动适应用户的操作体的操作位置,并控制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用户操作体所在区域中,无需用户主动适应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位置,明显改善用户体验。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来监测用户操作体,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包括: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一距离值;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变动角度;调整所述投影模块转动所述投射变动角度;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角度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值;依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变动参数;依据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调整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参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强度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包括: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二距离值;依据所述第二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投射区域大小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来监测用户操作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投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一距离值;角度获取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变动角度;角度调整子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投影模块转动所述投射变动角度;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角度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值;强度获取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强度调整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调整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参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强度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射控制单元包括:第三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二距离值;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投射区域大小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设备中的红外键盘的实现越来越广泛,例如,平板电脑等不具备物理键盘的设备通过红外投影,在桌面或墙面上投影生成红外键盘,设备中的手势识别模块通过识别用户手指在该红外键盘上方的动作,识别出用户手指所触摸的按键。但是,现有的红外键盘只能被投影于固定位置,需要用户去主动适应红外键盘的投射区域,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键盘的投射区域固定,需要用户主动适应,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来监测用户操作体,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包括: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一距离值;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变动角度;调整所述投影模块转动所述投射变动角度;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角度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值;依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变动参数;依据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调整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参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强度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上述方法,优选的,所述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包括: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二距离值;依据所述第二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投射区域大小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所述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用来监测用户操作体,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投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投射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一距离值;角度获取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变动角度;角度调整子单元,用于调整所述投影模块转动所述投射变动角度;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角度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投射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值;强度获取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强度调整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调整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参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强度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上述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投射控制单元包括:第三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二距离值;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第三控制子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投射区域大小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包括有投影模块和监测模块,该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中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而该监测模块可以监测用户操作体,本申请中通过利用监测模块获取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以控制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相一致的第二区域中。本申请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中的投影模块主动适应用户的操作体的操作位置,并控制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用户操作体所在区域中,无需用户主动适应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位置,明显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至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多个应用示例图;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部分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应用示例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部分流程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应用示例图;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部分流程图;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八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pad、平板等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投影模块及监测模块,所述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中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如图2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支架等装置,实现其所在平面区别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具有夹角a。所述投影模块可以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下方边缘区域,进而能够在不影响用户体验该电子设备显示单元上显示内容的同时,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上,如图3中所示。所述投影模块可以为红外投影模块实现,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即为红外输入界面。而所述监测模块可以为图像获取设备实现,如摄像头等,以监测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动作是否为输入动作,并能够获取到在用户操作体为输入动作时的操作位置。所述监测模块可以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上方边缘区域或下方边缘区域,如图4中所示。基于上述实现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其中,所述步骤101中,在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利用所述监测模块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前方区域的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用户操作体进行识别,在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动作为输入动作时,利用所述图像数据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以图5中示例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一区域中,用户在其操作位置进行输入动作,此时,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操作位置进行获取。步骤102: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具体的,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如图6中所示。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一,该电子设备中包括有投影模块和监测模块,该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中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而该监测模块可以监测用户操作体,本申请中通过利用监测模块获取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以控制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相一致的第二区域中。本申请实施例一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中的投影模块主动适应用户的操作体的操作位置,并控制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用户操作体所在区域中,无需用户主动适应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位置,明显改善用户体验。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2的实现中,具体可以通过利用所述操作位置调整所述电子设备中投影模块的投射参数,进而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其当前投射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所述操作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区域中。具体的,所述投射参数可以包括由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角度参数、投射强度参数如红外线投射强度参数、或者为投射区域大小参数等。相应的,所述步骤102具有以下几种实现方案: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二中所述步骤102的实现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2可以包括:步骤701: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如图8中所示,所述第一距离值即为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距离。步骤702: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变动角度。其中,所述步骤7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的投射角度值,在利用该投射角度值及所述投影模块当前的投射角度,得到所述投影模块需要进行角度调整的投射变动角度。步骤703:调整所述投影模块转动所述投射变动角度。如图8中所示,所述步骤703中即为转动投影模块的投射方向,将所述投影模块所述投射变动角度,将所述投影模块原始的第一投射方向转动为当前的第二投射方向。步骤704: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角度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上述步骤102的实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投影模块的投射方向或投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控制该投影模块将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用户操作体操作位置相一致的第二区域中,实现对用户操作体的跟踪投射,改善用户体验。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三中所述步骤102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901:获取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值。如图10中所示,所述距离差值即为: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距离。步骤902:依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其中,在所述步骤902中,若所述距离差值大于0,表明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邻近所述投影模块,此时,将与所述距离差值相对应的变动值作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小于0,;若所述距离差值小于0,表明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远离所述投影模块,此时,将与所述距离差值相对应的变动值作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大于0。步骤903:依据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调整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参数。其中,在所述步骤903中,若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大于0,提高所述投影模块的当前投射强度值,其提高幅度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若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小于0,降低所述投影模块的当前投射强度值,其降低幅度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的绝对值。步骤904: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强度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由上述步骤102的具体实现中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值进行调整,进而控制该投影模块将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用户操作体操作位置相一致的第二区域中,并保持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可视度,实现对用户操作体的跟踪投射,改善用户体验。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四中所述步骤102的流程图,其中,所述步骤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101: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二距离值。其中,所述步骤1101中的第二距离值可以与如图8中所示的第一距离值相同。步骤1102:依据所述第二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步骤1103: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投射区域大小相一致,如图6中所示,且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其中,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可以理解为所述投影模块在预设距离的平面上投射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区域大小,在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所在的投影面远离所述投影模块时,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在其投影面的面积会增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动时,可以依据其变动后的第二距离值,重新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进而能够在所述操作位置投射出满足用户需求及习惯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此时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投射面积与所述投影模块调整其投射区域大小之前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投射面积一致。参考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pad、平板等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投影模块1201,所述投影模块1201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中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如图2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所在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支架等装置,实现其所在平面区别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具有夹角a。所述投影模块可以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下方边缘区域,进而能够在不影响用户体验该电子设备显示单元上显示内容的同时,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上,如图3中所示。所述投影模块可以为红外投影模块实现,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即为红外输入界面。而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有监测模块1202,所述监测模块可以为图像获取设备实现,如摄像头等,以监测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动作是否为输入动,并能够获取到在用户操作体为输入动作时的操作位置。所述监测模块可以设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上方边缘区域或下方边缘区域,如图4中所示。基于上述实现结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位置获取单元1203,用于利用所述监测模块1202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其中,所述位置获取单元1203中,在利用所述监测模块1202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时,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利用所述监测模块1202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前方区域的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用户操作体进行识别,在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动作为输入动作时,利用所述图像数据获取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以图5中示例所示,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一区域中,用户在其操作位置进行输入动作,此时,本申请实施例对所述操作位置进行获取。投射控制单元1204,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1201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具体的,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如图6中所示。由上述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五,该电子设备中包括有投影模块和监测模块,该投影模块能够在第一平面的第一区域中投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而该监测模块可以监测用户操作体,本申请中通过利用监测模块获取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以控制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相一致的第二区域中。本申请实施例五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中的投影模块主动适应用户的操作体的操作位置,并控制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用户操作体所在区域中,无需用户主动适应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位置,明显改善用户体验。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的实现中,具体可以通过利用所述操作位置调整所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参数,进而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其当前投射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所述操作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区域中。具体的,所述投射参数可以包括由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角度参数、投射强度参数如红外投射强度参数、或者为投射区域大小参数等。相应的,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案: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六中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的实现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可以包括:第一值获取子单元1301,用于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一距离值。如图8中所示,所述第一距离值即为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距离。角度获取子单元1302,用于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变动角度。其中,所述角度获取子单元1302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依据所述第一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的投射角度值,在利用该投射角度值及所述投影模块当前的投射角度,得到所述投影模块需要进行角度调整的投射变动角度。角度调整子单元1303,用于调整所述投影模块转动所述投射变动角度。如图8中所示,所述角度调整子单元1303即为转动投影模块的投射方向,将所述投影模块所述投射变动角度,将所述投影模块原始的第一投射方向转动为当前的第二投射方向。第一控制子单元1304,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角度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上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的实现方案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投影模块的投射方向或投射角度进行调整,进而控制该投影模块将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用户操作体操作位置相一致的第二区域中,实现对用户操作体的跟踪投射,改善用户体验。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七中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可以包括:第二值获取子单元140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距离差值。如图10中所示,所述距离差值即为:所述第一区域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一距离,与所述操作位置距离所述投影模块的第二距离之间的差值。强度获取子单元1402,用于依据所述距离差值,获取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参数。其中,在所述强度获取子单元1402中,若所述距离差值大于0,表明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邻近所述投影模块,此时,将与所述距离差值相对应的变动值作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小于0,;若所述距离差值小于0,表明所述用户操作体的操作位置远离所述投影模块,此时,将与所述距离差值相对应的变动值作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大于0。强度调整子单元1403,用于依据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调整所述投影模块1201的投射强度参数。其中,在所述强度调整子单元1403中,若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大于0,提高所述投影模块的当前投射强度值,其提高幅度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若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小于0,降低所述投影模块的当前投射强度值,其降低幅度为所述投射强度变动参数的绝对值。第二控制子单元1404,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以当前投射强度参数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由上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的具体实现中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投影模块的投射强度值进行调整,进而控制该投影模块将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与用户操作体操作位置相一致的第二区域中,并保持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可视度,实现对用户操作体的跟踪投射,改善用户体验。基于前述实施例,参考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实施例八中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投射控制单元1204可以包括以下结构:第三值获取子单元1501,用于获取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第二距离值。其中,所述步骤1201中的第二距离值可以与如图8中所示的第一距离值相同。区域确定子单元1502,用于依据所述第二距离值,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第三控制子单元1503,用于控制所述投影模块将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投射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大小与所述投射区域大小相一致,且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操作位置相一致。其中,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可以理解为所述投影模块在预设距离的平面上投射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区域大小,在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所在的投影面远离所述投影模块时,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在其投影面的面积会增大,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操作位置与所述投影模块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动时,可以依据其变动后的第二距离值,重新确定所述投影模块的投射区域大小,进而能够在所述操作位置投射出满足用户需求及习惯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此时所述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投射面积与所述投影模块调整其投射区域大小之前的第一虚拟输入界面的投射面积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