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更换枕套的枕套组件,包括设置在病床上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具有用于放置枕套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张枕套,所述收纳盒上设置有用于取出收纳腔内枕套的缺口,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卷绕部件,所述枕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为开合式结构,所述套体展开时,所述套体为片状结构,所述枕套呈展开状的依次卷绕在所述卷绕部件上。本申请的枕套组件,避免了医护人员在病房和存放室之间往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得枕套能够被及时的更换,而且,枕套上没有折痕,使得更换后的枕套平整。
1.一种方便更换枕套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病床上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具有用于放置枕套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张枕套,所述收纳盒上设置有用于取出收纳腔内枕套的缺口,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卷绕部件,所述枕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为开合式结构,所述套体展开时,所述套体为片状结构,所述枕套呈展开状的依次卷绕在所述卷绕部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覆盖在枕芯上侧面的上部和覆盖在所述枕芯下侧面的下部,所述上部的一侧边缘与所述下部的一侧边缘相连接,所述上部和下部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套体扣合时,上部的连接件与下部的连接件相对连接,使所述枕芯被包覆在所述上部和下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卷绕在所述卷绕部件上的枕套,相邻两个之间通过各自其上的连接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和下部为一体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枕芯上侧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陷。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枕芯下侧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上部和下部的内侧边缘。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部件为滚轴,所述滚轴两端对应的所述收纳盒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滚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使所述滚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
9.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位于所述病床的床身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枕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对应的所述收纳盒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封闭该开口的封板,所述卷绕部件通过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内。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更换枕套的枕套组件。
背景技术
病床用的枕套,由于是针对病人的使用,通常更换较为频繁,目前的枕套,通常都是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在需要更换时,将开口打开,然后将枕芯取出,再将干净的枕套开口打开,再将枕芯装入干净枕套中,由于枕套不能设置过大,否则枕芯装入后不能够填满枕套,所以,目前的枕套通常都设置得只比枕芯略大,这样就给枕芯的装入带来了麻烦,使得医护人员在取出和装入枕芯时都较为费力;而且,在目前病房管理中,病床的枕套通常都是统一的放置在单独的存放室内,在需要更换枕套时,医护人员到存放室取新的枕套,这样一来,不仅使枕套的更换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而且,当病房距离存放室较远时,医护人员需要来回跑动,所以还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方便更换,并且能够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枕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枕套不易更换,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更换,并且能够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的枕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更换枕套的枕套组件,包括设置在病床上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内具有用于放置枕套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若干张枕套,所述收纳盒上设置有用于取出收纳腔内枕套的缺口,所述收纳腔内设置有卷绕部件,所述枕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为开合式结构,所述套体展开时,所述套体为片状结构,所述枕套呈展开状的依次卷绕在所述卷绕部件上。本申请的枕套组件,枕套为开合式结构,首先是方便了枕芯装入和取出,而且,将若干张枕套呈展开状的卷绕在卷绕部件上,在需要更换枕套时,直接从缺口抽出一张洁净的枕套进行更换,而其他洁净的枕套依然存留于收纳盒内,以备下次更换使用,如此,避免了医护人员在病房和存放室之间往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得枕套能够被及时的更换,而且,在将若干枕套卷绕在卷绕部件上时,可以使枕套被平整的卷绕,如此,在枕套被抽出后,枕套上没有折痕,使得更换后的枕套平整,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够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也进一步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优选的,所述套体包括覆盖在枕芯上侧面的上部和覆盖在所述枕芯下侧面的下部,所述上部的一侧边缘与所述下部的一侧边缘相连接,所述上部和下部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套体扣合时,上部的连接件与下部的连接件相对连接,使所述枕芯被包覆在所述上部和下部之间。本申请的枕套,将套体设置为开合式的结构,在需要更换时,分开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展开套体,即可实现枕芯的取出,然后再从收纳盒中取出一张干净的枕套,将枕芯放置到干净的枕套上,扣合套体,再连接各个相对的连接件,即实现枕芯的装入,进而实现枕套的更换,整个更换过程简单方便,不仅提高了枕套的更换速度,更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优选的,卷绕在所述卷绕部件上的枕套,相邻两个之间通过各自其上的连接件连接。各个枕套逐个连接,然后卷绕在卷绕部件上,在从收纳盒中取出一张后,后一张枕套的前端也会被拉出部分,此时,解开被拉出枕套与后方枕套之间的连接件,被拉出的枕套用于更换,而后一张枕套的前端被留在收纳盒外部,方便下一次更换的时候抽取。优选的,所述上部和下部为一体式结构。上部和下部为一体式结构,方便枕套的制造。优选的,每一张枕套上的连接件为若干个,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隔开设置。连接件为若干个,保证上部和下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将连接件设置为魔术贴,即采用魔术贴的公面和母面的配合,进一步的方便了上部与下部之间连接和分离。作为另一优选,所述连接件为连接带。连接件为连接带时,方便保证两个连接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上部设置有与所述枕芯上侧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陷。使得套体的上部能够与枕芯的上侧面良好贴合,不仅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也使得枕芯和枕套之间能够贴合紧密,避免枕芯在枕套内移动。优选的,所述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枕芯下侧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陷。进一步的提高枕芯与套体之间贴合的紧密性。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上部和下部的内侧边缘。避免连接件的设置而影响枕套使用的舒适性。优选的,所述卷绕部件为滚轴,所述滚轴两端对应的所述收纳盒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滚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使所述滚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将卷绕部件设置为滚轴,进一步的方便洁净枕套的抽出,进一步的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优选的,所述收纳盒位于所述病床的床身下方。首先是节约了病房空间,而且,进一步的方便了枕套贴合的病床上。优选的,所述收纳盒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对应的所述收纳盒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封闭该开口的封板,所述卷绕部件通过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收纳腔内。当收纳盒内的枕套用完时,可以方便的取出卷绕部件,重新放入卷绕有枕套的卷绕部件,如此,进一步的方便了本申请枕套组件的使用。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枕套组件,枕套为开合式结构,首先是方便了枕芯装入和取出,而且,将若干张枕套呈展开状的卷绕在卷绕部件上,在需要更换枕套时,直接从缺口抽出一张洁净的枕套进行更换,而其他洁净的枕套依然存留于收纳盒内,以备下次更换使用,如此,避免了医护人员在病房和存放室之间往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得枕套能够被及时的更换,而且,在将若干枕套卷绕在卷绕部件上时,可以使枕套被平整的卷绕,如此,在枕套被抽出后,枕套上没有折痕,使得更换后的枕套平整,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够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也进一步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枕套组件分体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枕套组件安装在病床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枕套展开为片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枕套装入枕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病床,2-收纳盒,3-收纳腔,4-枕套,5-卷绕部件,6-上部,7-下部,8-连接件,9-凹陷,10-凹槽,11-开口,12-封板,1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方便更换枕套的枕套组件,包括设置在病床1上的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内具有用于放置枕套4的收纳腔3,所述收纳腔3内设置有若干张枕套4,所述收纳盒2上设置有用于取出收纳腔3内枕套4的缺口13,所述收纳腔3内设置有卷绕部件5,所述枕套4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为开合式结构,所述套体展开时,所述套体为片状结构,所述枕套4呈展开状的依次卷绕在所述卷绕部件5上。本申请的枕套4组件,枕套4为开合式结构,首先是方便了枕芯装入和取出,而且,将若干张枕套4呈展开状的卷绕在卷绕部件5上,在需要更换枕套4时,直接从缺口13抽出一张洁净的枕套4进行更换,而其他洁净的枕套4依然存留于收纳盒2内,以备下次更换使用,如此,避免了医护人员在病房和存放室之间往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使得枕套4能够被及时的更换,而且,在将若干枕套4卷绕在卷绕部件5上时,可以使枕套4被平整的卷绕,如此,在枕套4被抽出后,枕套4上没有折痕,使得更换后的枕套4平整,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够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也进一步的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优选的,所述套体包括覆盖在枕芯上侧面的上部6和覆盖在所述枕芯下侧面的下部7,所述上部6的一侧边缘与所述下部7的一侧边缘相连接,所述上部6和下部7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连接件8,所述套体扣合时,上部6的连接件8与下部7的连接件8相对连接,使所述枕芯被包覆在所述上部6和下部7之间。本申请的枕套4,将套体设置为开合式的结构,在需要更换时,分开连接件8之间的连接,展开套体,即可实现枕芯的取出,然后再从收纳盒2中取出一张干净的枕套4,将枕芯放置到干净的枕套4上,扣合套体,再连接各个相对的连接件8,即实现枕芯的装入,进而实现枕套4的更换,整个更换过程简单方便,不仅提高了枕套4的更换速度,更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优选的,卷绕在所述卷绕部件5上的枕套4,相邻两个之间通过各自其上的连接件8连接。各个枕套4逐个连接,然后卷绕在卷绕部件5上,在从收纳盒2中取出一张后,后一张枕套4的前端也会被拉出部分,此时,解开被拉出枕套4与后方枕套4之间的连接件8,被拉出的枕套4用于更换,而后一张枕套4的前端被留在收纳盒2外部,方便下一次更换的时候抽取。优选的,所述上部6和下部7为一体式结构。上部6和下部7为一体式结构,方便枕套4的制造。优选的,每一张枕套4上的连接件8为若干个,相邻两个连接件8之间隔开设置。连接件8为若干个,保证上部6和下部7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优选的,所述连接件8为魔术贴。将连接件8设置为魔术贴,即采用魔术贴的公面和母面的配合,进一步的方便了上部6与下部7之间连接和分离。优选的,所述上部6设置有与所述枕芯上侧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陷9。使得套体的上部6能够与枕芯的上侧面良好贴合,不仅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也使得枕芯和枕套4之间能够贴合紧密,避免枕芯在枕套4内移动。优选的,所述下部7设置有与所述枕芯下侧面形状相配合的凹陷9。进一步的提高枕芯与套体之间贴合的紧密性。优选的,所述连接件8设置在所述上部6和下部7的内侧边缘。避免连接件8的设置而影响枕套4使用的舒适性。优选的,所述卷绕部件5为滚轴,所述滚轴两端对应的所述收纳盒2上设置有凹槽10,所述滚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凹槽10内,使所述滚轴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将卷绕部件5设置为滚轴,进一步的方便洁净枕套4的抽出,进一步的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优选的,所述收纳盒2位于所述病床1的床身下方。首先是节约了病房空间,而且,进一步的方便了枕套4贴合的病床1上。优选的,所述收纳盒2的一侧设置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处对应的所述收纳盒2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封闭该开口11的封板12,所述卷绕部件5通过所述开口11设置在所述收纳腔3内。当收纳盒2内的枕套4用完时,可以方便的取出卷绕部件5,重新放入卷绕有枕套4的卷绕部件5,如此,进一步的方便了本申请枕套4组件的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