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上瓶体、下瓶体,所上瓶体和下瓶体连接为瓶体,所述的瓶体内设置有塑料球,铁丝横向穿设于瓶体和塑料球,并绕于瓶体顶部设置有环状挂钩,距上瓶体底部2‑3cm处相对设置有直径为1.5cm的圆孔一和圆孔二,所述的圆孔一与圆孔二上下位置相差1cm,下瓶体内设置有诱捕剂。本实用新型外部透明,中间有一橙色塑料球,有利于加强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当与引诱剂配合使用时,能对果蝇成虫产生更强的诱集效果;瓶身与瓶底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瓶身上用于诱剂挥发和成虫进入的圆孔孔相对但高度不一,便于诱剂的挥发并防止果蝇成虫逃脱;制作材料易于购买,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1.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瓶体(1)、下瓶体(6)、塑料球(2)和铁丝(3),所述的上瓶体(1)和下瓶体(6)连接为瓶体,所述的瓶体内设置有塑料球(2),铁丝(3)横向穿设于瓶体和塑料球(2),并绕于瓶体顶部设置有环状挂钩,距上瓶体(1)底部2-3cm处相对设置有直径为1.5cm的圆孔一(4)和圆孔二(5),所述的圆孔一(4)与圆孔二(5)上下位置相差1cm,所述的下瓶体(6)内设置有诱捕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球(2)的颜色为橙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1)为透明体。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樱桃园常见的果蝇有4种,分别为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铃木氏果蝇D. suzukii (Matsumura)、海德氏果蝇D. hydei (Sturtevant)和伊米果蝇D. immigranss (Sturtevant)。均属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果蝇科(Drosophilidae)。樱桃园果蝇大多将卵产于果实表面或裂果缝隙,在落地果或腐败的果实中生活,一般难以造成大规模的樱桃减产。但铃木氏果蝇除取食落地果或受损伤的水果外,由于雌虫的产卵器为坚硬的锯齿状,可刺破果实表皮将卵直接产于正在成熟或成熟后尚未采收的樱桃果实内,外表可见的损害状仅有产卵孔,卵孵化后以幼虫在果内蛀食为害,引起果实软化以至变褐腐烂。果蝇还可能作为植物病原物如褐腐病(monilinia brown rots)和灰腐病(botrytis rots)的传播媒介而引起樱桃病害的发生。一旦铃木氏果蝇大发生,对被害水果的危害非常严重,常常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早在20世纪30年代,铃木氏果蝇在日本一些葡萄园和樱桃园造成的损失分别高达80%和100%。2009年意大利和西班牙、2011年法国等多个国家陆续报道了樱桃果蝇的发生为害。在我国,最早于2007年四川阿坝和甘肃天水报道果蝇危害樱桃,截止目前,山东、陕西、广西、贵州、河南、湖北、云南、浙江等省区均已报道了铃木氏果蝇的发生和为害。在2010年和2013年,陕西和山东露地晚熟甜樱桃相继发现果蝇幼虫。大批客商停止购销,导致樱桃市场价格直线下降,一天内每千克从40元降到10元甚至更低。而北京市郊1330余hm2甜樱桃自采园果实滞销,导致大量樱桃果实不能及时采摘销售而腐烂。樱桃上果蝇的危害极大的影响了樱桃产业的发展和果农的收益。果蝇属小型昆虫,加之铃木氏果蝇以幼虫钻蛀樱桃等水果的果实造成危害,初期很难发现,往往在成灾后方才引起人们的注意,此时开展防治为时已晚,故做好调查监测,及时开展防治对控制铃木氏果蝇猖獗成灾显得尤为重要。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颜色、形状与引诱剂综合作用诱杀铃木氏果蝇以及其他果蝇以期能够准确掌握种群动态并有效防治的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其材料简单、便于制作。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瓶体、下瓶体、塑料球和铁丝,所述的上瓶体和下瓶体连接为瓶体,所述的瓶体内设置有塑料球,铁丝横向穿设于瓶体和塑料球,并绕于瓶体顶部设置有环状挂钩,距上瓶体底部2-3cm处相对设置有直径为1.5cm的圆孔一和圆孔二,所述的圆孔一与圆孔二上下位置相差1cm,所述的下瓶体内设置有诱捕剂。所述的塑料球的颜色为橙色。所述的瓶体为透明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外部透明,中间有一橙色塑料球,这种设计有利于加强对果蝇成虫的诱集效果,当与引诱剂配合使用时,能对果蝇成虫产生更强的诱集效果;2)瓶身与瓶底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3)瓶身上用于诱剂挥发和成虫进入的圆孔孔相对但高度不一,便于诱剂的挥发并防止果蝇成虫逃脱;4)制作材料易于购买,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瓶体,2—塑料球,3—铁丝,4—圆孔一,5—圆孔二,6—下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设计做详细描述:一种果蝇成虫诱捕器,包括上瓶体1、下瓶体6、塑料球2和铁丝3,所述的上瓶体1和下瓶体6连接为瓶体,所述的瓶体为透明体,所述的瓶体内设置有塑料球2,所述的塑料球2的颜色为橙色(C0 M60 Y80 K30),铁丝3横向穿设于瓶体和塑料球2,并绕于瓶体顶部设置有环状挂钩,距下瓶体6底部2-3cm处相对设置有直径为2cm的圆孔一4和圆孔二5,所述的圆孔一4与圆孔二5上下位置相差1cm,所述的下瓶体2内设置有诱捕剂。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可以采用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从中间一分为二做成上瓶体和下瓶体。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将下瓶体卸下,放入塑料球,将诱剂加到下瓶体中,合上瓶体和下瓶体组合成瓶体;步骤二:将铁丝穿过瓶身和塑料球,并将铁丝绕于瓶体顶部设置成环状挂钩, 挂钩悬挂在1.2~1.4 m高的树杈上,即可诱捕果蝇成虫;步骤三:在每相距20~25 m的距离悬挂一诱捕器,即可用于田间诱捕果蝇成虫,果蝇受到橙色小球、以及引诱剂的吸引而飞向诱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