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取样探头

  • 申请号:CN201620925914.3 申请公布号: CN205958546U
  • 申请日: 2016-08-23 申请公布日: 2017-02-15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分类号:G01N33/00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样探头,包括管状的壳体以及与壳体上端密封盖合的壳盖,壳体内设有与壳体长度方向平行的管状滤芯,且管状滤芯与壳体内壁存在间隙,壳体下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壳体的上端侧壁设有反吹进气口,第一进气管与管状滤芯的内部连通,壳盖设有烟气出气口,烟气出气口与管状滤芯的内部连通。它的优点是烟气从第一进气管进入管状滤芯的内部,部分颗粒吸附于管状滤芯内外表面,通过反吹进气口向管状滤芯外表面吹气,将管状滤芯表面吸附的颗粒吹扫干净,再通过烟气出气口向管状滤芯内表面吹气,可以将管状滤芯内表面吸附的颗粒吹扫干净,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管状滤芯的内外堵塞。
1.一种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的壳体以及与壳体上端密封盖合的壳盖,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壳体长度方向平行的管状滤芯,且所述管状滤芯与壳体内壁存在间隙,所述壳体下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壳体的上端侧壁设有反吹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管与管状滤芯的内部连通,所述壳盖设有烟气出气口,所述烟气出气口与所述管状滤芯的内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内部沿环形方向设有与反吹进气口连通的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设有与间隙连通的出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与管状滤芯的轴线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为10~80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端缠绕有加热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样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包裹有保温层。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取样探头。
背景技术
取样探头是一种用来采集烟气并对烟气浓度进行测量的仪器,当烟气进入取样探头内时,部分颗粒物质会吸附于取样探头内的滤芯表面,因此当颗粒物质吸附会堵塞滤芯,因此需要经常清洗或更换滤芯,现有的做法是直接将取样探头内的滤芯取下清洗,由于取样探头一般安装于烟囱上,经常取下来清洗比较费时费力;同时由于烟气都是一些酸性气体,当酸性气体与水分接触后容易形成酸,酸会腐蚀取样探头以及其它设备。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取样探头。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取样探头,包括管状的壳体以及与壳体上端密封盖合的壳盖,壳体内设有与壳体长度方向平行的管状滤芯,且管状滤芯与壳体内壁存在间隙,壳体下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壳体的上端侧壁设有反吹进气口,第一进气管与管状滤芯的内部连通,壳盖设有烟气出气口,烟气出气口与管状滤芯的内部连通。一种优选方案是壳盖内部沿环形方向设有与反吹进气口连通的环形流道,环形流道设有与间隙连通的出气孔。一种优选方案是出气孔与管状滤芯的轴线形成一夹角,夹角为10~80度。一种优选方案是壳体的外壁上端缠绕有加热体。一种优选方案是壳体的外壁包裹有保温层。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烟气从第一进气管进入管状滤芯的内部,烟气经管状滤芯后从烟气出气口流出,部分颗粒吸附于管状滤芯内外表面,通过反吹进气口向管状滤芯外表面吹气,将管状滤芯表面吸附的颗粒吹扫干净,再通过烟气出气口向管状滤芯内表面吹气,可以将管状滤芯内表面吸附的颗粒吹扫干净,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管状滤芯的内外堵塞;同时加热体使得壳体温度上升,可以有效减少酸的形成,因此可以减少对设备的腐蚀。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箱体内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取样探头,包括管状的壳体102以及与壳体102上端密封盖合的壳盖101,壳体102内设有与壳体102长度方向平行的管状滤芯104,且管状滤芯104与壳体102内壁存在间隙,壳体102下端连接有第一进气管103,壳体102的上端侧壁设有反吹进气口106,第一进气管103与管状滤芯104的内部连通,壳盖101设有烟气出气口107,烟气出气口107与管状滤芯104的内部连通。烟气从第一进气管103进入管状滤芯104的内部,烟气经管状滤芯104后从烟气出气口107流出,部分颗粒吸附于管状滤芯104内外表面,通过反吹进气口106向管状滤芯104外表面吹气,将管状滤芯104表面吸附的颗粒吹扫干净,再通过烟气出气口107向管状滤芯104内表面吹气,可以将管状滤芯内表面吸附的颗粒吹扫干净,因此可以有效减少管状滤芯104的内外堵塞。如图1和图2所示,壳盖101与壳体102通过密封圈105密封,壳盖101内部沿环形方向设有与反吹进气口106连通的环形流道,环形流道设有与间隙连通的出气孔。反吹进气口106将气体吹入环形流道,经环形流道内的气体再出气孔吹至管状滤芯104表面,因此可以快速将管状滤芯104外表面的颗粒清洗吹扫干净。出气孔与管状滤芯104的轴线形成一夹角,夹角为10~80度,由于出气孔与管状滤芯104的轴线形成一夹角,因此出气孔向管状滤芯104表面吹出的气体为螺旋状,能够快速地将管状滤芯104表面的颗粒清洗。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2的外壁上端缠绕有加热体。壳体102的外壁包裹有保温层。加热体使得壳体102温度上升,保温层对壳体102起到保温的作用,因此可以有效减少壳体102内酸的形成,因此可以减少对设备的腐蚀。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