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包括泵体和安全输液器,泵体包括外壳、硅胶储液囊、连接管和第一三通阀,硅胶储液囊设置在外壳内,连接管一端伸入外壳内且与硅胶储液囊连通,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进口连通,安全输液器包括第一输液管和第一输液针连接管,第一输液管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第一输液管另一端与第一输液针连接管一端连通,第一输液针连接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静脉输液针,第一输液针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器,第一流量调节器上设有安全调压装置。本实用新型大大增加了输液泵的使用灵活性,可满足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输液、输营养液和输注止痛药液的需求,使用方便,无需电力和重力,使用安全可靠。
1.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安全输液器,所述泵体包括外壳(1)、硅胶储液囊(2)、连接管(3)和第一三通阀(5),所述硅胶储液囊(2)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伸入外壳(1)内且与硅胶储液囊(2)连通,所述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5)的进口连通,所述安全输液器包括第一输液管(4)和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所述第一输液管(4)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4)的另一端与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静脉输液针(14),所述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器(9),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9)上设置有安全调压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调压装置由设置在第一流量调节器(9)内的支撑垫(16)和调节螺栓(17)组成,所述调节螺栓(17)的端部穿过支撑垫(16)且能够顶在第一输液管(4)上,所述调节螺栓(17)与支撑垫(16)螺纹配合。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二三通阀(6),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均与连接管(3)相通,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个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保护帽(8)。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营养液输入器,所述营养液输入器包括营养液输入管(7-1)以及依次设置在营养液输入管(7-1)上的第五接头(7-2)、第二流量调节器(7-3)和第二接头(7-4),所述第五接头(7-2)与营养液输入管(7-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接头(7-2)与第一三通阀(5)和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出口均相配合。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量输注止痛输注器,所述微量输注止痛输注器包括第二输液管(18)和第二输液针连接管(19),所述第二输液管(18)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接头(20)、限量卡(21)、过滤器(22)、微量间隙控制器(27)和第四接头(23),所述第三接头(20)和第四接头(23)分别设置在第二输液管(18)的两端且与第二输液管(18)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头(20)与第一三通阀(5)和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个出口均相配合,所述第二输液针连接管(1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接口(24)和第二静脉输液针(26),所述第二接口(24)与第四接头(23)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静脉输液针(26)上套有第二护套(26-1)。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透明壳体,所述第一三通阀(5)和第二三通阀(6)均为透明顶开阀。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接头(13)和过滤器接头(11),所述第一输液管(4)通过第一接头(13)与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出口连通,与第一输液管(4)连接的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端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接口(12),所述第一接口(12)与过滤器接头(11)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静脉输液针(14)上套有第一护帽(15)。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保护帽(7)。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连接有挂夹(25)。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泵,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
背景技术一次性微量输液止痛泵,从国外引进和国内生产从几百元一个到几十元一个,几十年已成通用技术,功能无改进、用途单一,它已不适应当前实际应用情况。经过实验发现,将传统输液器接在硅胶囊泵体上推压输液,发现因泵体压力太大,输出量会突然增大,很不安全,无法使用,使用会对人体血管产生很多不适应,而且会造成生命危险。目前医疗所用的输液泵,有电脑控制的,可控制大小,消除气泡,定时报警等功能,能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另有便携式输液泵,输液功能较少,难以适应复杂特殊环境;重力输液器要用人手托举或支架挂吊,因此不能到达救援现场,且在紧急情况或空间小的场合不适用,行走时不安全,极易碰撞,易耽误宝贵的抢救时间。还有一种电力输液泵,体积大,需要电力,也不适用于特殊环境,而且价格昂贵(500-10000元)。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输液泵存在功能单一、使用环境受限、携带不便且易耽误抢救时间、价格昂贵、体积大的问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大大增加了输液泵的使用灵活性,且可满足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输液、输营养液和输注止痛药液的需求,功能多,使用方便,无需电力和重力,使用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和安全输液器,所述泵体包括外壳、硅胶储液囊、连接管和第一三通阀,所述硅胶储液囊设置在外壳内,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伸入外壳内且与硅胶储液囊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进口连通,所述安全输液器包括第一输液管和第一输液针连接管,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一输液针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液针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静脉输液针,所述第一输液针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上设置有安全调压装置。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调压装置由设置在第一流量调节器内的支撑垫和调节螺栓组成,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穿过支撑垫且能够顶在第一输液管上,所述调节螺栓与支撑垫螺纹配合。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均与连接管相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个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保护帽。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营养液输入器,所述营养液输入器包括营养液输入管以及依次设置在营养液输入管上的第五接头、第二流量调节器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五接头与营养液输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接头与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二出口均相配合。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量输注止痛输注器,所述微量输注止痛输注器包括第二输液管和第二输液针连接管,所述第二输液管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接头、限量卡、过滤器、微量间隙控制器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分别设置在第二输液管的两端且与第二输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三接头与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二个出口均相配合,所述第二输液针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接口和第二静脉输液针,所述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静脉输液针上套有第二护套。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透明壳体,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均为透明顶开阀。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接头和过滤器接头,所述第一输液管通过第一接头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一出口连通,与第一输液管连接的第一输液针连接管端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过滤器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静脉输液针上套有第一护帽。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保护帽。上述的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端连接有挂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2、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输液、止痛有序进行,在急救后如无药物反应情况下可加止痛药,手术后可继续用输液泵接通继续输注,即通过增加三通阀后大大增加了使用功能,减少了患者多次扎针的痛苦。3、本实用新型利用硅胶储液囊的回弹压力,不会产生回血及气泡,不用报警,能保持压力不回血,能自动止液,因此不会污染泵体,拆掉外壳可回收利用,减少焚烧污染,符合国家环保。4、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第一流量调节器上增加了一个上下可调的安全调压装置,当硅胶储液囊注完药物后先将安全调压装置关闭,注药完成后,将安全调压装置调到所需压力,再将第一流量调节器的推轮调压微调到输液量输液。5、本实用新型配件按需要配置,可节约成本,适用于众多场合,减少了医生护士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手术时不影响无影灯的照明。6、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患者活动和转移,价格较低,重量轻,使用时可挂在衣服上及夹在担架手术床上,无需担心没电,无需考虑空气进入,无需考虑回血,无需考虑高度和借助于重力,可装在口袋里,且打针的输液泵在冬季可配加热装置。7、本实用新型在抢救结束后,可以同时接通两种不同的药物,可以和重力输液器对接,极其方便。8、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能满足患者急救使用,以争取挽救生命时间,适用多种情况,特殊场合泵体可按所需制作合适大小,可用于矿山和部队救援,还可做避光输液泵。9、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国家储备物资的急救医疗器械,物美价廉,功能多于同类产品,利于运输保管,可广泛用于各个不同环境。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2—硅胶储液囊;xa0xa0xa0xa0xa0xa0xa03—连接管;4—第一输液管;xa0xa0xa0xa0xa0xa0xa05—第一三通阀;xa0xa0xa0xa0xa0xa0xa06—第二三通阀;7—第一保护帽;xa0xa0xa0xa0xa0xa0xa07-1—营养液输入管;xa0xa0xa07-2—第五接头;7-3—第二流量调节器;xa07-4—第二接头;xa0xa0xa0xa0xa0xa0xa08—第二保护帽;9—第一流量调节器;xa0xa0xa010—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1—过滤器接头;12—第一接口;xa0xa0xa0xa0xa0xa0xa0xa013—第一接头;xa0xa0xa0xa0xa0xa0xa0xa014—第一静脉输液针;15—第一护帽;xa0xa0xa0xa0xa0xa0xa0xa016—支撑垫;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17—调节螺栓;18—第二输液管;xa0xa0xa0xa0xa0xa019—第二输液针连接管;xa020—第三接头;21—限量卡;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22—过滤器;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23—第四接头;24—第二接口;xa0xa0xa0xa0xa0xa0xa0xa025—挂夹;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26—第二静脉输液针;26-1—第二护套;xa0xa0xa0xa0xa0xa027—微量间隙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次性便携式多功能组合输液泵,包括泵体和安全输液器,所述泵体包括外壳1、硅胶储液囊2、连接管3和第一三通阀5,所述硅胶储液囊2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连接管3的一端伸入外壳1内且与硅胶储液囊2连通,所述连接管3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阀5的进口连通,所述安全输液器包括第一输液管4和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所述第一输液管4的一端与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输液管4的另一端与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静脉输液针14,所述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器9,所述第一流量调节器9上设置有安全调压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安全调压装置由设置在第一流量调节器9内的支撑垫16和调节螺栓17组成,所述调节螺栓17的端部穿过支撑垫16且能够顶在第一输液管4上,所述调节螺栓17与支撑垫16螺纹配合。安全调压装置用于调节第一输液管4中液体流量的压力,由医务人员采用专门的工具进行调节(医护人员操作完后患者无法打开,也不会造成危险),防止因第一输液管4中液体压力过大,对患者造成伤害。具体调节时,转动调节螺栓17即可。另外,因调节螺栓17位于第一流量调节器9内,这样防止患者因误操作造成生命危险。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输液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接头13和过滤器接头11,所述第一输液管4通过第一接头13与第一三通阀5的第一出口连通,与第一输液管4连接的第一输液针连接管10端部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接口12,所述第一接口12与过滤器接头11配合连接,方便连接;所述第一静脉输液针14上套有第一护帽15,保证第一静脉输液针14干净卫生。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一保护帽7,防止对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出口造成污染。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的顶端连接有挂夹25,方便携带泵体。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为透明壳体,所述第一三通阀5和第二三通阀6均为透明顶开阀,便于观察,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使用时,拧下第一保护帽7,在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出口处注入给患者需要注入的液体,然后拧上第一保护帽7,在安全调压装置处粗调,再通过调节第一流量调节器9至合适流量即可使用,利用硅胶储液囊2回压力的功能产生动力对患者输注。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还包括营养液输入器,所述营养液输入器包括营养液输入管7-1以及依次设置在营养液输入管7-1上的第五接头7-2、第二流量调节器7-3和第二接头7-4,所述第五接头7-2与营养液输入管7-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接头7-2与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出口相配合。本实施例的营养液输入器可用于对患者输营养液,还可对患者清洗伤口,输营养液或清洗伤口时,关闭安全输液器。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二三通阀6,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均与连接管3相通,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个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保护帽8。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二三通阀6,这样在给患者输注的过程中,当硅胶储液囊2内液体不足时,可通过第二三通阀6向硅胶储液囊2内添加。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二三通阀6,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均与连接管3相通,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个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保护帽8,所述第五接头7-2与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出口相配合。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二三通阀6,且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出口与第五接头7-2相配合,这样不仅可实现对患者输营养液和清洗伤口,且在给患者输注的过程中,当硅胶储液囊2内液体不足时,方便向硅胶储液囊2内添加。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还包括微量输注止痛输注器,所述微量输注止痛输注器包括第二输液管18和第二输液针连接管19,所述第二输液管18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接头20、限量卡21、过滤器22、微量间隙控制器27和第四接头23,所述第三接头20和第四接头23分别设置在第二输液管18的两端且与第二输液管18相连通,所述第二输液针连接管1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第二接口24和第二静脉输液针26,所述第二接口24与第四接头23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静脉输液针26上套有第二护套26-1;所述第三接头20与第一三通阀5的第二个出口相配合。本实施例的微量输注止痛输注器,可实现对患者输注止痛药液,即本实施例不仅可对患者输注一般药液,还可对患者输注止痛药液。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所述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二三通阀6,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均与连接管3相通,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个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保护帽8。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二三通阀6,这样在给患者输注的过程中,当硅胶储液囊2内液体不足时,可通过第二三通阀6向硅胶储液囊2内添加。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5相同。实施例7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连接管3上安装有第二三通阀6,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进口和第一出口均与连接管3相通,所述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个出口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第二保护帽8,所述第三接头20与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个出口相配合。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二三通阀6,且第二三通阀6的第二出口与第三接头20相配合,这样不仅可实现对患者输注一般药液,还可对患者输注止痛药液。且在给患者输注的过程中,当硅胶储液囊2内液体不足时,方便向硅胶储液囊2内添加。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