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公开号:CN105771035A)

  • 申请号:CN201610175497.X 申请公布号: CN105771035A
  • 申请日: 2016-03-26 申请公布日: 2016-07-20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分类号:A61M5/178;A61M5/31;A61M5/36;A6

专利介绍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顶端的针座,设置于针筒底端的芯杆,所述芯杆置于针筒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塞,另一端置于针筒外,并且设置有挡板,所述注射器连接有自动压力单向阀,用于对流进或流出注射器的液体进行控制,该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通过连接单向阀实现对液体的流动的定向控制,而不会发生回流,实现了进液、出液的循环使用,避免了因为频繁的插针、拔针而导致细菌感染的问题,减小了对病人造成的痛苦,而且操作简便。
1.一种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包括针筒(1),设置于针筒(1)顶端的针座(3),设置于针筒(1)底端的芯杆(2),所述芯杆(2)置于针筒(1)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塞(5),另一端置于针筒(1)外,并且设置有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连接有自动压力单向阀(12),用于对流进或流出注射器的液体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针座(3)与针筒(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3)设置有两个,并且针座(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5),所述连接件(15)包括第一液道(9-1)和设置于第一液道(9-1)一端外围的第一连接套(10-1),所述第一连接套(10-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螺纹(11-1),另一端为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连接口(13),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液道(9)中部,第一连接套(10-1)与螺纹连接口(1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隔绝膜(4),隔绝膜(4)的一端与针筒(1)底端连接,另一端与芯杆(2)的底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还设置有排气口(14),该排气口(14)设置于针筒(1)的顶端,并且所述排气口(14)的出气口处螺纹连接有防漏帽(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4)设置于连接件(15)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输液管(20),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输液管(20)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Y型输液管(21),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Y型输液管(21)的液道A(22)和液道B(2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三通管(27),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三通管(27)的第一液道(28)和第二液道(29)。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穿刺(24),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穿刺(24)的连接管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输液针(25),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输液针(25)的连接管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注射针(30),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注射针(30)的连接座上。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底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18),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所述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挡板(17),第二挡板(17)的上方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凹槽(19),所述隔绝膜(4)的上端,通过与第二凹槽(19)吻合的第二橡胶圈(16)固定。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底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18),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所述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挡板(17),隔绝膜(4)的上端与第二挡板(17)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顶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8),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第二挡板(17)的下方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凹槽(19),所述隔绝膜(4)的上端,通过套设于芯杆(2)上第二橡胶圈(16)固定。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8)设置于挡板(6)的顶面,芯杆(2)的外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18),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隔绝膜(4)的上端与第二挡板(17)固定连接。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以注射药液或抽液。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将气体注射到血管中将会导致空气栓塞。从注射器中去除空气以避免栓塞的办法是将注射器倒置、轻轻敲打、然后在注射到血流之前挤出一点儿液体。当前的医疗器材正在使用的注射器都是活塞式注射器,在抽活塞的时候进液体,推活塞的时候出液体,而且设置有一个针座,这种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细菌感染、需要反复拔针、插针,特别是给病人进行输液或者抽液时,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不方便。专利号为200420008597.6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双针座注射器,该型号的注射器设置有两个针座,并且针座内部设置有阀门,通过把柄进行两个阀门的调节,虽然实现可以进液和出液的循环使用,不需要频繁的拔针、插针,但是却出现了频繁调节把柄的问题,而且同样存在着操作不便、容易发生细菌感染,调节把柄用力不当也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注射器只有一个针座,在使用中需要多次拔针、插针所带来的不便,并且容易发生细菌感染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包括针筒,设置于针筒顶端的针座,设置于针筒底端的芯杆,所述芯杆置于针筒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塞,另一端置于针筒外,并且设置有挡板,述注射器连接有自动压力单向阀,用于对流进或流出注射器的液体进行控制。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针座与针筒之间。所述针座设置有两个,并且针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液道和设置于第一液道一端外围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螺纹,另一端为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连接口,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液道中部,第一连接套与螺纹连接口之间。所述针筒的下端设置有隔绝膜,隔绝膜的一端与针筒底端连接,另一端与芯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还设置有排气口,该排气口设置于针筒的顶端,并且所述排气口的出气口处螺纹连接有防漏帽。所述排气口设置于连接件上。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输液管上。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Y型输液管,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Y型输液管的液道A和液道B。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三通管,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三通管的第一液道和第二液道。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穿刺,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穿刺的连接管上。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输液针,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输液针的连接管上。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注射针,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设置于注射针的连接座上。所述挡板底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隔绝膜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吻合的第一橡胶圈固定;所述针筒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上方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凹槽,所述隔绝膜的上端,通过与第二凹槽吻合的第二橡胶圈固定。所述挡板底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隔绝膜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吻合的第一橡胶圈固定;所述针筒下端设置有第二挡板,隔绝膜的上端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顶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隔绝膜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吻合的第一橡胶圈固定;第二挡板的下方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凹槽(19),所述隔绝膜的上端,通过套设于芯杆上第二橡胶圈固定。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挡板的顶面,芯杆的外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所述隔绝膜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吻合的第一橡胶圈固定;隔绝膜的上端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通过连接单向阀实现对液体的流动的定向控制,而不会发生回流,实现了进液、出液的循环使用,避免了因为频繁的插针、拔针而导致细菌感染的问题,减小了对病人造成的痛苦,而且操作简便。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双针座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设置隔绝膜方式一示意图。图2是双针座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设置隔绝膜方式二示意图。图3是单针座注射器示意图。图4是连接件示意图。图5是连接件与排气口连接示意图。图6是Y型输液管示意图。图7是针筒顶面俯视排气口示意图。图8是针筒顶面俯视排气口置于连接件上的机构示意图。图9是输液管自动压力单向阀连接示意图。图10是穿刺与自动压力单向阀连接示意图。图11是输液针与自动压力单向阀连接示意图。图12是输液管与顶开接头连接示意图。图13是输液管与螺纹连接口连接示意图。图14是针座与自动压力单向阀连接示意图。图15是注射针与自动压力单向阀连接示意图。图16是三通管示意图。图中:1、针筒;2、芯杆板;3、针座;4隔绝膜;5、活塞;6、挡板;7、第一橡胶圈;8、防漏帽;9、液道;9-1、第一液道;10、连接套;10-1、第一连接套;11、连接螺纹;11-1、第一连接螺纹;12、自动压力单向阀;13、螺纹连接口;14、排气口;15、连接件;16、第二橡胶圈;17、第二挡板;18、第一凹槽;19、第二凹槽;20、输液管;21、Y型输液管;22、液道A;23、液道B;24、穿刺;25、输液针;26、顶开接头;;27、三通管;28、第一液道;29、第二液道;30、注射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注射器只有一个针座,在使用中需要多次拔针、插针所带来的不便,并且容易发生细菌感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包括针筒1,设置于针筒1顶端的针座3,针筒1的底端设置有芯杆2,所述芯杆2置于针筒1内的一端设置有活塞5,另一端置于针筒1外,并且设置有挡板6,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自动压力单向阀12,用于对流进或流出注射器的液体进行控制,确保不会发生回流现象,实现了进液、出液的循环使用,避免了因为频繁的插针、拔针而导致细菌感染、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的问题。所述针座3设置有两个,自动压力单向阀12固定设置于针座3与针筒1之间,如图14所示,这种设置方式自动压力单向阀12的流液方向是确定的,无法进行改变,针座3是进液还是出液已经确定无法进行改变,这种设置方式对该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的使用限制比较大。针座3可以连接两个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的医疗用具,实现不同功能的应用。当然,针座3设置两个,也不影响该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实现有注射器的注射功能,只需要用防漏帽8封闭其中一个针座3,保留另外一个针座3即可。为了方便连接,可以在针座3上设置连接套10,并在连接套10的内壁设置连接螺纹11,将液道9设置于连接套10内部,这样可以和各种医疗用具快速、灵活的连接。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的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与针座3固定连接的连接件15上。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15包括第一液道9-1和设置于第一液道9-1一端外围的第一连接套10-1,所述第一连接套10-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连接螺纹11-1,另一端为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口13,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液道9中部,连接套10与螺纹连接口13之间。针座3上的连接螺纹11与连接件15上的螺纹连接口13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将针座3与连接件15固定连接。这样自动压力单向阀12可以通过连接件15实现灵活的更换,而且自动压力单向阀12的进液方向可以在连接件15上进行灵活设置,然后固定连接针座3,这样当连接件15与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后,可以确保其实现不同针座的进出液控制。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1、图2、图3所示,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隔绝膜4,隔绝膜4的一端与针筒1底端连接,另一端与芯杆2的底端连接。这样就可以确保芯杆2与针筒1内部接触的部分与细菌或者病毒保持有效的隔离,这样患者在注射的时候,能够多次推动或者拔出芯杆2进行注射,而不至于发生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如图1所示,所述挡板6底面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18,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所述针筒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挡板17,第二挡板17的上方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凹槽19,所述隔绝膜4的上端,通过与第二凹槽19吻合的第二橡胶圈16固定。这样隔绝膜4可以通过第一橡胶圈7和第二橡胶圈16将两端分别与第二挡板17和挡板6进行密封连接,细菌或者病毒无法产生感染。或者采用如下连接方式,将隔绝膜4固定。将第一凹槽18设置于挡板6底面,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隔绝膜4的上端与第二挡板17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将隔绝膜4通过第一橡胶圈7与芯杆2分离,进行消毒,以便再次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6顶面设置有第一凹槽18,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第二挡板17的下方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凹槽19,所述隔绝膜4的上端,通过套设于芯杆2上第二橡胶圈16固定,这种方式同样可以防止细菌或者病毒产生感染,所不同的是隔绝膜4需要套设于第一橡胶圈7与第二橡胶圈16上,如果在隔绝膜4上、下两端设置防止脱离第一橡胶圈7与第二橡胶圈16的凸起,会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而且可以比较方便的更换隔绝膜4。或者采用如图3所示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凹槽18设置于挡板6的顶面,芯杆2的外围,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18,所述隔绝膜4的下端通过与第一凹槽18吻合的第一橡胶圈7固定;隔绝膜4的上端与第二挡板17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同样适合于多次使用的注射器使用,以免芯杆2或者针筒1内部残留之前使用的药液,污染后续新的药液。实施例4:如图7所示,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还设置有排气口14,该排气口14设置于针筒1的顶端,并且所述排气口14的出气口处螺纹连接有防漏帽8。这样可以将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的针筒1内的空气排出针筒1内,不需要频繁通过与针座3连接的接口进行空气的排出;而且防漏帽8可以在不需要排气口14进行排气的时候很好的封闭排气口14,确保不会发生漏液现象。或者如图5、图8所示,排气口14设置于连接件15上,同样可以快速的排出针筒1内部的空气,而不需要通过插针、拔针来排出空气。实施例5:如图9所示,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输液管20,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输液管20上。这样可以在抢救患者时将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的一个针座3连接注射针,另一个针座3连接输液管20,可以抽取患者体内的积液,不用反复拔针、插针,完成抽液,不会进入空气,即安全又方便,整个过程无菌操作。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如图10所示的穿刺24,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穿刺24的连接管上。当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的两个针座3均连接穿刺24的时候,并将两个穿刺24插入两个液瓶,可以实现无菌无病毒的高效分液。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如图11所示的输液针25,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输液针25的连接管上,如果该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的两个针座3均连接输液针25就可以实现同血型的无菌快速输血,而且可反复推拉芯杆2实现一次插针多次有效输血。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如图12所示的输液管20,并且输液管20的两端均设置有顶开接头26,或者所述输液管一端设置顶开接头26,另一端设置螺纹连接口13如图13所示,这样就可以与输液泵或者输液泵进行配合,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一边连接穿刺24一边连接输液瓶,可以实现反复推拉省力,加压加液时无空气进入,无菌快速完成,减少避免漏液,减少污染,减少注射器的用量环保,节约成本、少占空间便于携带。所述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连接有如图15所示的注射针30,所述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注射针30的连接座上,与穿刺24、输液管20、输液针25配合使用,完成连续的注射或者连续抽液,而且不易发生细菌或者病菌感染,减少拔针、插针的次数,减小病人的痛苦。实施例6:从实施例1至实施例5的所有功能及应用,均是通过双针座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完成的。这只是一种实现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使用如图6所示的Y型输液管21与如图3所示的单针座3的注射器连接,通过将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Y型输液管21的液道A22和液道B23,完成上述的功能及应用。或者采用如图16所述的三通管27与如图3所示的单针座3的注射器连接,通过将自动压力单向阀12设置于三通管27的的第一液道28和第二液道29,同样可以完成上述功能及应用。该多功能组合三针座注射器能够在医院、急救、野外、部队、缺少输液器械情况下,辅助完成对病人的抢救、用药,挽救病人的生命。以上实施例所采用的自动压力单向阀12,其设置的液体流向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设定,上述实施例并未对液体流向也就是阀门的开关方向作具体限定。另外,对于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组合逆向注射器,需要销毁的时候,可设计采用现有的注射器销毁技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