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控温艾疗器及艾灸方法(公开号:CN107468515A)(CN107468515A)

  • 申请号:CN201710805165.X 申请公布号: CN107468515A
  • 申请日: 2017-09-08 申请公布日: 2017-12-15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恒冠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分类号:A61H39/06

专利介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温艾疗器,包括燃烧瓶、底座、以及套设在燃烧瓶外的隔热外壳;隔热外壳上开设有长方形的定位槽,燃烧瓶侧壁上设置有穿过定位槽并连接有定位螺母的卡定螺丝;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弹力压片和艾条架;燃烧瓶的顶壁开设有若干开孔,燃烧瓶上方设置有风量调节板,风量调节板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本发明提供的控温艾疗器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方便,不用手扶,自己操作即可艾灸自己全身所有穴位;艾灸温度可调控,既可以通过调节艾条距离人体皮肤的位置来控制艾灸温度,也可以通过调整通风量和采用防灰罩隔热来控制艾灸温度,不会导致烧伤、烫伤,安全舒适。
1.一种控温艾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艾疗器包括下端开口的燃烧瓶(1)、设置在所述燃烧瓶(1)底部的底座(2)、以及两端开口且套设在所述燃烧瓶(1)外的隔热外壳(3);所述隔热外壳(3)上沿其轴线方向上开设有长方形的定位槽(4),所述燃烧瓶(1)侧壁上设置有卡定螺丝(5),所述卡定螺丝(5)的一端与所述燃烧瓶(1)侧壁外表面连接,所述卡定螺丝(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槽(4),并连接有定位螺母(6);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座(2)上表面连接的弹力压片(7)以及设置在所述弹力压片(7)上方的艾条架(8);所述燃烧瓶(1)的顶壁开设有若干开孔(9),所述燃烧瓶(1)上方还设置有绕所述燃烧瓶(1)上表面中心旋转的风量调节板(10),所述风量调节板(10)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开孔(9)对应的通风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艾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艾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3)的底部设置有隔灰罩(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艾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艾疗器还包括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热外壳(3)的外壁的相对两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艾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侧面上与所述燃烧瓶(1)底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
6.一种艾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点燃的艾条固定在艾条架(8)上;将底座(2)固定在燃烧瓶(1)下端,再将燃烧瓶(1)放入隔热外壳(3)内,卡定螺丝(5)的一端穿过定位槽(4);通过调整卡定螺丝(5)在定位槽(4)内的高度,寻找一个底座(2)距离被治疗者皮肤高度适宜的位置后,拧紧定位螺母(6)进行固定;(2)转动风量调节板(10),通过调整通风孔(11)与开孔(9)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通风量,达到控制艾灸温度的目的;(3)将控温艾疗器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根据治疗需要艾灸一定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艾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将姜片或附子片固定在底座(2)上表面与弹力压片(7)之间。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温艾疗器及艾灸方法。
背景技术
艾灸,也称作艾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对多种疾病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艾灸主要是将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加工成艾条,通过艾条的燃烧产生的芳香和温热对人体穴位进行治疗。艾灸的作用途径包括艾燃烧过程对穴位的温热刺激、艾燃时的挥发物的药理作用等多个环节。传统的艾灸主要分为两类:艾炷灸和艾条灸。但是,不论是艾炷灸还是艾条灸,都存在艾绒和火力大部分浪费、艾灸温度难以控制、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影响了艾灸的效果,严重制约了艾灸的运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温艾疗器,包括下端开口的燃烧瓶、设置在所述燃烧瓶底部的底座、以及两端开口且套设在所述燃烧瓶外的隔热外壳;所述隔热外壳上沿其轴线方向上开设有长方形的定位槽,所述燃烧瓶侧壁上设置有卡定螺丝,所述卡定螺丝的一端与所述燃烧瓶侧壁外表面连接,所述卡定螺丝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定位槽,并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底座上表面连接的弹力压片以及设置在所述弹力压片上方的艾条架;所述燃烧瓶的顶壁开设有若干开孔,所述燃烧瓶上方还设置有绕所述燃烧瓶上表面中心旋转的风量调节板,所述风量调节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开孔对应的通风孔。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隔灰罩,用于隔烟灰,防止隔衣艾灸时弄脏衣物。进一步的,所述控温艾疗器还包括弹性固定带,所述弹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热外壳的外壁的相对两侧连接,方便将控温艾疗器固定在艾灸位置,解放使用者的双手,便于使用者给自己进行艾灸治疗。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侧面上与所述燃烧瓶底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便于燃烧瓶与底座稳固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艾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点燃的艾条固定在艾条架上;将底座固定在燃烧瓶下端,再将燃烧瓶放入隔热外壳内,卡定螺丝的一端穿过定位槽;通过调整卡定螺丝在定位槽内的高度,寻找一个底座距离被治疗者皮肤高度适宜的位置后,拧紧定位螺母进行固定;(2)转动风量调节板,通过调整通风孔与开孔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通风量,达到控制艾灸温度的目的;(3)将控温艾疗器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根据治疗需要艾灸一定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还包括:将姜片或附子片固定在底座上表面与弹力压片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控温艾疗器操作简单方便,便于使用者给自己艾灸;艾灸温度可调控,既可以通过调节艾条距离人体皮肤的位置来控制艾灸温度,也可以通过调整通风量来控制艾灸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温艾疗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风量调节板、燃烧瓶和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燃烧瓶,2底座,3隔热外壳,4定位槽,5卡定螺丝,6定位螺母,7弹力压片,8艾条架,9开孔,10风量调节板,11通风孔,12通孔,13隔灰罩。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控温艾疗器,如图1-2所示,包括下端开口的燃烧瓶1、底座2、隔热外壳3和隔灰罩13;底座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2,底座2设置在燃烧瓶1底部,底座2侧面上与燃烧瓶1底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相互匹配的螺纹;隔热外壳3的两端开口,其套设在燃烧瓶1外;隔灰罩13设置在隔热外壳3的底部;隔热外壳3上沿其轴线方向上开设有长方形的定位槽4,燃烧瓶1侧壁上设置有卡定螺丝5,卡定螺丝5的一端与燃烧瓶1侧壁外表面连接,卡定螺丝5的另一端穿过定位槽4,并连接有定位螺母6;底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座支架,底座支架包括一端与底座2上表面连接的弹力压片7以及设置在弹力压片7上方的艾条架8;燃烧瓶1的顶壁开设有若干开孔9,燃烧瓶1上方还设置有绕燃烧瓶1上表面中心旋转的风量调节板10,风量调节板10上设置有若干与开孔9对应的通风孔11;控温艾疗器上还设置有弹性固定带,弹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隔热外壳3的外壁的相对两侧连接。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控温艾疗器时,先将点燃的艾条固定在艾条架8上,如进行隔姜灸或隔附子灸,则还需将姜片或附子片用弹力压片7固定在底座2上表面,将底座拧紧在燃烧瓶1的底端;然后将将燃烧瓶1放入隔热外壳3内,燃烧瓶1侧壁上的卡定螺丝5穿过隔热外壳3上的定位槽4,并在定位槽4中找到合适位置,拧上定位螺母6固定燃烧瓶1与隔热外壳3之间的相对位置,如果需要的艾灸温度较高,则将卡定螺丝5固定在定位槽中较低的位置,这样底座2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较近;如果需要艾灸温度低一点,则将卡定螺丝5固定在定位槽中较高的位置,这样底座2距离人体皮肤的距离先对较远;再转动风量调节板10,调整通风孔11与开孔9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通风量,通风孔11与开孔9完全对齐时,通风量最大,艾条燃烧得更充分,艾灸温度更高;调节好温度后,将控温艾疗器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进行艾灸即可。弹性固定带可将控温艾疗器固定在艾灸位置,解放使用者的双手,也便于使用者给自己进行艾灸。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风量调节板上设置旋转把手,便于使用者在艾灸前或艾灸过程中随时旋转风量调节板,调节通风量从而控制艾灸温度。实施例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艾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点燃的艾条固定在艾条架8上,将姜片或附子片固定在底座2上表面与弹力压片7之间;将底座2固定在燃烧瓶1下端,再将燃烧瓶1放入隔热外壳3内,卡定螺丝5的一端穿过定位槽4;通过调整卡定螺丝5在定位槽4内的高度,寻找一个底座2距离被治疗者皮肤高度适宜的位置后,拧紧定位螺母6进行固定;(2)转动风量调节板10,通过调整通风孔11与开孔9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通风量,达到控制艾灸温度的目的;(3)将控温艾疗器放置在需要艾灸的部位,根据治疗需要艾灸一定时间。本实施例提供的艾灸方法可以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根据疾病种类的区别,在选取艾灸穴位和确定艾灸时长上存在区别,具体可包括以下各种操作方式:1.治疗感冒:选取大椎穴、合谷穴和风池穴,风寒感冒加列缺穴,风热感冒加少商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或皮肤局部湿润潮红为宜,3-6天为一疗程。2.治疗咳嗽:选取肺俞穴、风门穴、列缺穴和天突穴,外感发热加合谷穴和大椎穴,内咳痰多加丰隆穴和足三里穴,咯血加尺泽穴和孔最穴,气急加定喘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或皮肤局部湿润潮红为宜,7天为一疗程。3.治疗支气管哮喘:选取天突穴、定喘穴、内关穴和列缺穴,实证加孔最穴,痰多加丰隆穴,虚症加脾俞穴、肾俞穴、云门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或皮肤局部湿润潮红为宜,7天为一疗程。4.治疗头痛:前额头痛选取印堂穴、攒竹穴、合谷穴和内庭穴,侧头痛选取太阳穴、悬颅穴、外关穴和足临泣穴,枕后痛选取天柱穴、后溪穴和金门穴,头顶痛选取百会穴、太冲穴、内关穴和涌泉穴,一般头痛选取风池穴、太阳穴和合谷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或皮肤局部湿润潮红为宜,7天为一疗程。5.治疗疟疾:第一组处方选取大椎穴和间使穴,第二组处方选取至阳穴和后溪穴;任选一组处方在疟疾发病1-2小时内施灸,每穴15-20分钟或皮肤局部湿润潮红;两组处方可隔日交替使用。6.治疗高血压:选取曲池穴和足三里穴,肝火上炎加太冲穴,肝肾虚加太溪穴,头晕胀痛加合谷穴和风池穴,失眠加神门穴和三阴交穴,痰湿重加丰隆穴;一般一日一灸,每穴10-15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10天一疗程。7.治疗低血压:选取风池穴、百会穴和足三里穴,心慌者加心俞穴和内关穴,头晕疲劳者加关元穴和气海穴,低血糖者加中脘穴、脾俞穴和肝俞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或皮肤局部湿润潮红为宜,7天为一疗程。8.治疗中暑:轻症选取内关穴、合谷穴和足三里穴,重症选取水沟穴、关元穴和气海穴;先把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每穴15-20分钟;重症神志不清昏迷者,高温、高热刺激5-10分钟,恢复苏醒。9.治疗糖尿病:选取胰俞穴、脾俞穴、肺俞穴、三阴交穴、太溪穴和足三里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15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10天一疗程。10.治疗胃脘痛:选取内关穴、足三里穴和中脘穴,脾胃虚寒加脾俞穴和胃俞穴;一般一日一灸,每穴10-15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11.治疗急性胃肠炎:选取足三里穴、天枢穴和上巨虚穴,寒湿加关元穴和神阙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15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12.治疗心绞痛:选取内关穴、心俞穴、间使穴、郄门穴、厥阴穴和腰夹脊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13.治疗心悸,选取内关穴、心俞穴和神门穴,心率过快加间使穴,心率过慢加素髎穴,心闷胸痛加膻中穴和极泉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14.治疗胸肋痛:选取支沟穴和阳陵泉穴,胸痛加内关穴和膻中穴,肋痛加期门穴和太冲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15.治疗慢性肝炎:选取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期门穴、太冲穴和三阴交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16.治疗神经衰弱:选取翳明穴、神门穴和三阴交穴,心脾两虚加心俞穴、脾俞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心肾亏虚加心俞穴、肾俞穴、关元穴和太溪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10天一疗程。17.治疗失眠:选取心俞穴、膈俞穴、脾俞穴、神门穴和足三里穴;每日灸1次,每穴15-3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10天一疗程。18.治疗多汗盗汗:选取复溜穴,自汗加肺俞穴加尺泽穴,盗汗加后溪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19.治疗中风后遗症:上肢后遗症选取肩髃穴、曲池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和合谷穴;下肢后遗症选取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悬钟穴和太冲穴;言语不利加廉泉穴和哑门穴,口角流涎加地仓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10天一疗程。20.治疗呃逆:选取内关穴、膈俞穴、中脘穴和足三里穴;每日灸1-2次,每穴15-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3-5天一疗程。21.治疗落枕:选择后溪穴、养老穴、外劳宫穴、悬钟穴、天柱穴和阿是穴(压痛点);每日灸1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3-5天一疗程。22.治疗颈椎病:选取大椎穴、肩髃穴、曲池穴、足三里穴、悬钟穴、上颈部夹脊和阿是穴(压痛点);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或皮肤红晕,7天一疗程。23.急性腰扭伤:选取殷门穴、委中穴、肾俞穴、后溪穴、水沟穴手背腰痛点和阿是穴(压痛点);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5天一疗程。24.治疗慢性腰背痛:选取肾俞穴、气海穴和大肠俞穴,腰上部痛加志室穴、命门穴和腰部夹脊,下腰痛加腰阳关穴、腰部夹脊和阿是穴(压痛点);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或皮肤潮红,7天一疗程。25.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选取肾俞穴、大肠俞穴、秩边穴、环跳穴、承扶穴、委中穴、殷门穴和阳陵泉穴,大腿明显痛加风市穴和犊鼻穴,小腿明显痛加昆仑穴和承山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或皮肤红晕,7天一疗程。26.治疗坐骨神经痛:选取肾俞穴、命门穴、大肠俞穴、环跳穴承扶穴、委中穴、阳陵泉穴、悬钟穴和阿是穴(压痛点);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27.治疗膝部软组织受伤:膝内侧压痛者选取阿是穴(压痛点)、血海穴和曲泉穴,膝外侧压痛者选取阿是穴(压痛点)、阳陵泉穴和膝阳关穴,膝前后伸屈疼痛者选取阿是穴(压痛点)、委中穴和膝眼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28.治疗关节炎:肩关节炎选取肩髃穴、肩髎穴、肩前穴和阿是穴,肘关节炎选取曲池穴、尺泽穴、天井穴和阿是穴(压痛点),腕关节炎选取阳溪穴、养老穴、外关穴和阿是穴(压痛点),指关节炎选取八邪穴、巨髎穴和阿是穴(压痛点),髋关节炎选取环跳穴、巨髎穴和和阿是穴(压痛点),膝关节炎选取膝眼穴、阳陵泉穴和和阿是穴(压痛点),踝关节炎选取昆仑穴、丘墟穴、悬钟穴和和阿是穴(压痛点),脊椎关节炎选取大椎穴、腰部夹脊和和阿是穴(压痛点);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29.治疗内外痔:选择次髎穴、长强穴和承山穴,内痔出血加二白穴,每日灸1-2次,每穴10-20分钟,自感温暖舒适为宜,7天一疗程。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