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行工具,尤其是一种双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前轮、后轮、及用于连接驱动机构、后轮的传动机构,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置于车架的前后端,前轮和后轮设置的转动驱动轴与车架连接,该后轮上设置有飞轮和飞轮离合器,所述车架横梁的前端上管套装有转向车把,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车座,所述车架横梁的前端上管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承载架,所述驱动机构由上肢动力装置、下肢动力装置构成,所述上肢动力装置由双向飞轮和与双向飞轮相配合的齿条构成,所述下肢动力装置由曲柄链轮和中轴构成,本车体采用上肢、下肢动力装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满足一些像老年人、残疾人,下肢无力等特殊人群的需求。
1.一种双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前轮、后轮、及用于连接驱动机构、后轮的传动机构,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置于车架的前后端,前轮和后轮设置的转动驱动轴与车架连接,该后轮上设置有飞轮和飞轮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横梁的前端上管套装有转向车把,该转向车把的上端手把与下端前叉通过万向轴连接;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车座,该调节车座前沿下板面通过固定螺栓与车架横梁固接,调节车座靠背的外侧壁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与车架横梁上设置的调节支杆连接;所述车架横梁的前端上管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承载架,该驱动机构承载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上肢动力装置、下肢动力装置构成,所述上肢动力装置由双向飞轮和与双向飞轮相配合的齿条构成,该齿条的一端与双向飞轮的齿轮啮合连接,齿条的另一端与车把的手把固接,所述下肢动力装置由曲柄链轮和中轴构成,该上肢动力装置的双向飞轮和下肢动力装置的曲柄链轮均套装在中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轴由固定夹板、万向球和锁定螺栓构成,该万向轴下部的前叉壁上设置有限位板,该限位板的上弧板卡槽与手把卡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行工具,尤其是一种双驱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有单人自行车,还有双人或多人自行车。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双轮自行车均是采用左右脚蹬,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中轴和与中轴通过链条连接的后轮驱动轮同时转动,从而实现车辆前进,但随着自行车的普及,自行车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由于仅靠下肢左右脚蹬实现驱动,驱动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具有很大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特定人群和特殊需要人群的需求,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下肢无力等人群。xa0xa0xa0xa0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驱动自行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上肢与下肢双驱动行驶,人员座椅可调的双驱动自行车。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座、前轮、后轮、及用于连接驱动机构、后轮的传动机构,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置于车架的前后端,前轮和后轮设置的转动驱动轴与车架连接,该后轮上设置有飞轮和飞轮离合器,所述车架横梁的前端上管套装有转向车把,该转向车把的上端手把与下端前叉通过万向轴连接;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车座,该调节车座前沿下板面通过固定螺栓与车架横梁固接,调节车座靠背的外侧壁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与车架横梁上设置的调节支杆连接;所述车架横梁的前端上管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承载架,该驱动机构承载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上肢动力装置、下肢动力装置构成,所述上肢动力装置由双向飞轮和与双向飞轮相配合的齿条构成,该齿条的另一端与双向飞轮的齿轮啮合连接,齿条的一端与车把的手把固接,所述下肢动力装置由曲柄链轮和中轴构成,该上肢动力装置的双向飞轮和下肢动力装置的曲柄链轮均套装在中轴上。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万向轴由固定夹板、万向球和锁定螺栓构成,该万向轴下部的前叉壁上设置有限位板,该限位板的上弧板卡槽与手把卡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上肢动力装置和下肢动力装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不但提高了行驶过程中的操作性,而且增加了操作时的可选择性,特别是针对一些像老年人、残疾人,下肢无力等特殊人群,满足这类人群对于出行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车把的手把与轮杆结合部的万向轴由固定夹板、万向球和锁定螺栓构成,该万向轴下部的轮杆壁上设置有限位板,该限位板的上弧板卡槽与手把卡接,这样不但使人们在通过上肢动力装置驱动形式中更加轻便,灵活性更高,在转向的同时即可进行驱动,而且限位板保证了在驱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了行驶过程中由于车把倾斜导致车体倾倒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曲柄链轮1,齿条2,手把3,限位板4,万向球,5,固定夹板6,锁定螺栓7,调节车座靠背8,连接杆9,调节支杆10,后轮11,横梁12,链条13,调节车座前沿14,前轮15,动力机构承载架16,中轴17,双向飞轮18,前叉19,上管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双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调节车座、前轮15、后轮11、及用于连接驱动机构、后轮11的传动机构,所述前轮15和后轮11分别置于车架的前后端,前轮15和后轮11设置的转动驱动轴与车架连接,该后轮11上设置有飞轮和飞轮离合器,所述车架横梁12的前端上管20套装有转向车把,该转向车把的上端手把3与下端前叉19通过万向轴连接;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调节车座,该调节车座前沿14下板面通过固定螺栓与车架横梁12固接,调节车座靠背8的外侧壁通过设置的连接杆9与车架横梁12上设置的调节支杆10连接;所述车架横梁12的前端上管20外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承载架16,该驱动机构承载架16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由上肢动力装置、下肢动力装置构成,所述上肢动力装置由双向飞轮18和与双向飞轮18相配合的齿条2构成,该齿条2的一端与双向飞轮18的齿轮啮合连接,齿条2的一端与车把的手把3固接。所述下肢动力装置由曲柄链轮1和中轴7构成,该上肢动力装置的双向飞轮18和下肢动力装置的曲柄链轮1均套装在中轴17上。所述万向轴由固定夹板6、万向球5和锁定螺栓构成,该万向轴下部的前叉19壁上设置有限位板4,该限位板4的上弧板卡槽与手把卡接。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简述如下:本自行车采用上肢动力装置和下肢动力装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而上肢动力装置不但可以采取齿条与双向飞轮的方式,而且可以将下肢驱动装置改为上肢驱动装置,驱动方式搭配灵活多变。上肢行驶时:骑行人将手握住车把的手把3,在调整手把3旋转方向进行转弯时,前后推拉手把3,使手把3与前叉19及车架成一定角度,这时手把3带动齿条2与上肢动力装置的双向飞轮18进行啮合传动,双向旋转的双向飞轮18带动驱动机构承载架16上装有的中轴17进行旋转,中轴17带动曲柄链轮1转动,然后曲柄链轮1通过传动机构的链条13带动后轮11的飞轮转动,继而实现车辆前行。下肢行驶时:通过下肢左右脚蹬进行驱动时,脚蹬带动曲柄链轮1转动,然后曲柄链轮1通过传动机构的链条13带动后轮11的飞轮转动,继而实现车辆前行,此时骑行人将手握住车把的手把3,只需调整手把3旋转方向进行转弯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