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包括选料、湿法研磨螯合、改性和干燥步骤。本发明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处理设备可以做到连续运行,实现自动化;直接将危废固资源利用做成填料产品,利用于塑料与橡胶制品中;处理过程即为填料的生产过程,过程严格执行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是针对市场填料产品,找原料,处理原料,设计加工方案,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1.一种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料、湿法研磨螯合、改性和干燥步骤,其具体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如下:选料:原料分类选择1~3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或合成高分子类;湿法研磨螯合: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分1~3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3~8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25℃~80℃,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1~4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改性: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后的产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1%—3%;干燥:对改性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即得到对应的填料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料过程中,原料选择2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和合成高分子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湿法研磨螯合过程中,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分2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5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52℃,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3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过程中,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2%。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催化剂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对炼油废催化剂处理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1)重新利用,活化、磁选等;(2)用作水处理、吸附重金属、脱色、其它产品用催化剂等;(3)水泥固化填埋;(4)重金属(高含量)回收。这些技术:(1)活化、再生等只能利用部分污染轻的,最终失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且处理后的用量较少,活性相对较低。(2)用作水处理剂,理论可行,但实际应用问题比较突出,产生油泥,加大了污泥的脱水难度,使污泥废固更难处理。用作催化剂,应用范围小,用量少,最终失效仍为危废固。(3)固化填埋没有资源利用。(4)重金属回收,工艺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酸碱,易形成二次污染,并占主流的载体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在回收金属过程中,大量破坏其结构,使得作填料的应用价值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一种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包括选料、湿法研磨螯合、改性和干燥步骤,其具体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如下:1、选料:原料分类选择1~3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或合成高分子类。2、湿法研磨螯合: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分1~3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3~8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25℃~80℃,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1~4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3、改性: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后的产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1%—3%。4、干燥:对改性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即得到对应的填料产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原料选择2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和合成高分子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分2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5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52℃,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3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2%。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发明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处理设备可以做到连续运行,实现自动化。(2)本发明直接将危废固资源利用做成填料产品,利用于塑料与橡胶制品中。(3)本发明处理过程即为填料的生产过程,过程严格执行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4)本发明是针对市场填料产品,找原料,处理原料,设计加工方案,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的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包括选料、湿法研磨螯合、改性和干燥步骤,其具体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如下:1、选料:原料选择1~3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和合成高分子类。2、湿法研磨螯合: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分1~3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3~8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25℃~80℃,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1~4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3、改性: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后的产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1%—3%。4、干燥:对改性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即得到对应的填料产品。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发明处理过程无二次污染,处理设备可以做到连续运行,实现自动化。(2)本发明直接将危废固资源利用做成填料产品,利用于塑料与橡胶制品中。(3)本发明处理过程即为填料的生产过程,过程严格执行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4)本发明是针对市场填料产品,找原料,处理原料,设计加工方案,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效果明显。实施例1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包括选料、湿法研磨螯合、改性和干燥步骤,其具体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如下:1、选料:原料选择1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2、湿法研磨螯合: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1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3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25℃,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1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3、改性: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后的产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1%。4、干燥:对改性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即得到对应的填料产品。实施例2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包括选料、湿法研磨螯合、改性和干燥步骤,其具体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如下:1、选料:原料选择2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和合成高分子类。2、湿法研磨螯合: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分2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5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52℃,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3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3、改性: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后的产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2%。4、干燥:对改性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即得到对应的填料产品。实施例3废炼油催化剂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包括选料、湿法研磨螯合、改性和干燥步骤,其具体无害化、资源化的方法如下:1、选料:原料选择3种无毒型螯合剂,螯合剂为有机硫类和合成高分子类。2、湿法研磨螯合:将选择的无毒型螯合剂分3次加入,总量控制废剂金属离子总量的8倍,进行湿法研磨和螯合,控制研磨温度为80℃,湿法研磨和螯合的时间为4小时,就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稳定的螯合物。3、改性:根据目标产品的塑料、橡胶填料的要求进行改性,将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添加到螯合后的产物中,其中偶联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的总添加量占物料总量的3%。4、干燥:对改性后的物料进行干燥,即得到对应的填料产品。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生产的产品应用于塑料、橡胶制品中进行二次加工,再加工过程中重金属螯合物保持稳定,不构成环境的二次污染。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