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卖专利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CN201610823615.3)

  • 申请号:CN201610823615.3 申请公布号: CN106194571B
  • 申请日: 2016-09-14 申请公布日: 2018-01-09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 分类号:F03C1/04

专利介绍

本发明及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包括端盖、带导轨曲面的旋转壳体、配流器和缸体,缸体固定,旋转壳体绕缸体旋转,配流器同旋转壳体同步旋转,配流器的配流面是旋转配流面,所述配流窗口是沿旋转配流面向内凹陷的凹槽,除所述旋转配流面外,所述配流窗口不与旋转配流面以外的任一表面相通,与所述配流器接触的静止配流面上有柱塞孔通道、压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在旋转壳体不同位置上,配流窗口连通静止配流面上的不同通道,通过配流,实现旋转壳体连续旋转,所述壳转式液压马达在减少油液流经零件数量的同时,简化结构、降低加工和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率。
1.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包括端盖(24)、带导轨曲面(21)的旋转壳体(20)、配流器(1)和缸体(10),缸体(10)固定,旋转壳体(20)绕缸体(10)旋转,缸体(10)上有柱塞孔和柱塞(15),配流器(1)同旋转壳体(20)同步旋转,所述壳转式液压马达有旋转配流面(3)和静止配流面(14),其特征在于,配流器(1)的配流面是旋转配流面(3),所述旋转配流面(3)有配流窗口(2),所述配流窗口(2)是沿旋转配流面(3)向内凹陷的凹槽,配流器(1)上除所述旋转配流面(3)外,所述配流窗口(2)不与旋转配流面(3)以外的任一表面相通,与所述配流器接触的静止配流面(14)上有柱塞孔通道(11)、压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在旋转壳体(20)不同位置上,配流窗口(2)连通静止配流面(14)上的不同通道,通过配流,实现旋转壳体(20)连续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转式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配流面(3)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转式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器(1)上有同步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转式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器(1)有安装自动补偿弹簧的弹簧安装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转式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具有贯穿其轴心的中心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转式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0)上有柱塞缩回压油通道(16)。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液压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壳转式液压马达多为缸体固定,带导轨的旋转壳体旋转,其中缸体上的柱塞孔都有与静止配流面相通的柱塞孔通道。这种液压马达工作时,我们把柱塞孔通道与压油通道相通时对应柱塞孔上的柱塞接触的导轨曲面段称作柱塞伸出曲面段,柱塞孔与回油通道相通时对应柱塞孔上的柱塞接触的导轨曲面段称作柱塞收回曲面段,在圆周方向上柱塞伸出曲面段和柱塞收回曲面段交替分布。配流器同旋转壳体同步旋转。如一专利申请号为201320630992.7(公布号为CN 20362707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壳转液压马达》公布了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其配流过程为压力油通过安装支座进入输油轴,再通过输入轴进入配流器,然后经配流盘二次配流后进入柱塞孔,推动柱塞移动,这种壳转式液压马达配流过程油液流经零部件多,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所述壳转式液压马达能减少油液流经的零部件,结构简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包括端盖、带导轨曲面的旋转壳体、配流器和缸体,缸体固定,旋转壳体绕缸体旋转,缸体上有柱塞孔和柱塞,配流器同旋转壳体同步旋转,所述壳转式液压马达有旋转配流面和静止配流面;配流器的配流面是旋转配流面,所述旋转配流面有配流窗口,所述配流窗口是沿旋转配流面向内凹陷的凹槽,配流器上除所述旋转配流面外,所述配流窗口不与旋转配流面以外的任一表面相通;与所述配流器接触的静止配流面上有柱塞孔通道、压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在旋转壳体不同位置上,配流窗口连通静止配流面上的不同通道,通过配流,实现旋转壳体连续旋转。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旋转配流面为平面。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所述配流器上有同步槽。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所述配流器上有安装自动补偿弹簧的弹簧安装孔。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于所述缸体具有贯穿其轴心的中心孔。上述技术方案中,其中所述所述缸体上有柱塞缩回压油通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只需要一次配流且旋转配流面可以自动补偿磨损,减少了油液的泄漏;减少了油液流经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结构,大大降低了零件加工和装配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壳转式液压马达结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壳转式液压马达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壳转式液压马达配流器结构示意图(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壳转式液压马达缸体示意图(立体图)。图中所示:1、配流器,2、配流窗口,3、旋转配流面,4、同步槽,5、弹簧安装孔,6、减振槽,10、缸体,11、柱塞孔通道,12、压油通道,13、回油通道,14静止配流面,15、柱塞,16、柱塞缩回压油通道,20、旋转壳体,21、导轨曲面,22、柱塞伸出曲面段,23、柱塞收回曲面段,2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包括端盖24、带导轨曲面21的旋转壳体20、配流器1和缸体10,缸体10固定,旋转壳体20绕缸体10旋转,缸体10上有柱塞孔和柱塞15,配流器1同旋转壳体20同步旋转,所述壳转式液压马达有旋转配流面3和静止配流面14,配流器(1)的配流面是旋转配流面(3),所述旋转配流面(3)有配流窗口(2),所述配流窗口(2)是沿旋转配流面(3)向内凹陷的凹槽,除所述旋转配流面(3)外,所述配流窗口(2)不与旋转配流面(3)以外的任一表面相通,与所述配流器接触的静止配流面(14)上有柱塞孔通道(11)、压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在旋转壳体(20)不同位置上,配流窗口(2)连通静止配流面(14)上的不同通道,通过配流,实现旋转壳体(20)连续旋转。缸体10固定,旋转壳体20的内孔和缸体10静止配流面14一侧轴面为销轴连接,轴面内侧有一轴肩限制旋转壳体20轴向位移,端盖24内孔与缸体10静止配流面14另一侧轴面也是销轴连接,端盖24内孔和缸体10静止配流面14另一侧轴面为轴配合,端盖24内侧端面紧靠在轴面内的轴肩上,端盖24和旋转壳体20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内部两端面缸体10两轴肩接触限制了旋转壳体20的轴向移动,这样旋转壳体20只能沿缸体10转动。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配流器1的旋转配流面3为平面,也可以是球面,形状是圆盘状,配流窗口2为凹槽,不同的配流窗口2可以通过配流器1内部相通,这样可以减少压力油对配流器的推力,配流窗口2相通时,按一个配流窗口2计数,配流窗口2形状为腰形槽;配流器1上有同步槽4,同步槽4可以是圆孔、腰形孔或是在外圆面上的同步槽4,通过同步槽4可以实现所述配流器与旋转壳体20的同步旋转;配流器1上有安装自动补偿弹簧的弹簧安装孔5,通过弹簧安装孔5安装压力弹簧,压力弹簧起到对配流器1与静止配流面14的预压作用,自动补偿配流面间磨损后的间隙;配流窗口2上有减振槽6,减振槽6可以是变截面型减振槽、等截面型减振槽或是复合型减振槽,减振槽6可以起到减小配流冲击,降低噪音的作用,配流器1材质是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如图4所示,与所述配流器接触的静止配流面14上有柱塞孔通道11、压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柱塞孔通道11与柱塞孔相通,压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在柱塞孔通道11附近,当配流窗口2连通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或者回油通道13时,油液进入柱塞孔或从柱塞孔内流出。压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为静止配流面14上的环槽,压油通道12和外接压油管相连,回油通道13和外接回油管相连。液压马达正常运行时,柱塞缩回压油通道16直接与油箱相连,马达内部泄漏液压油可以通过柱塞缩回压油通道16流回油箱,降低马达内部的压力。当壳转式液压马达需要作为从动自由轮时,柱塞缩回压油通道16连通的压力油进入缸体10和旋转壳体20间的油腔,柱塞15在压力油的压力下缩回到柱塞孔内,此时,柱塞15和导轨曲面21不接触,旋转壳体20可以以高于马达额定转速的速度转动。缸体10上具有贯穿其轴心的中心孔,可以方便的安装在轴上。所述配流器与旋转壳体20同步旋转,实施方式一:与专利申请号为201320630992.7(公布号为CN 203627076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壳转液压马达》同步方式相同,即通过定位装置把配流盘与旋转壳体定位,控制其与旋转壳体同步旋转。实施方式二:把配流器与旋转壳体过盈配合或焊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所述配流器上的配流窗口2与旋转壳体20位置关系,旋转配流面3上配流窗口2数量是马达作用数的2倍,在柱塞伸出曲线段22中间位置,对应一配流窗口2可以连通压力通道12和柱塞孔通道11,在柱塞收回曲线段23中间位置,对应一配流窗口2可以连通回油通道12和柱塞孔通道11。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过程是液压油管连接在缸体10上,通过缸体内部连通静止配流面14,再通过静止配流面14上的环形槽,把压油通道12和回油通道13布置在柱塞孔通道11附近,工作过程中,在柱塞伸出曲线段22,所述配流窗口2连通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柱塞15伸出推动旋转壳体20旋转,在柱塞收回曲线段23,所述配流窗口2连通柱塞孔通道11和回油通道13,柱塞15在导轨曲面21作用下收回,经过配流器配流,如此循环,使旋转壳体20连续转动。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壳转式液压马达,应用在八作用十柱塞内曲线径向液压马达上的壳转式液压马达。旋转壳体20可以沿缸体10中心轴旋转,旋转壳体20上有导轨曲面21,旋转壳体20内部有和配流器1位置相同的销轴孔,销轴孔通过过盈配合固定销轴,销轴另外一端和配流器1上的同步槽4(销孔)是间隙配合,配流器1可以沿销轴方向平移,流器本体1上的弹簧安装孔5内安装有压力弹簧,起到对配流器1与静止配流面14的预压作用,自动补偿配流面间磨损后的间隙,使配流副间保持密封,当旋转壳体20旋转时,带动配流器1随旋转壳体20同步旋转。配流器1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配流器1为中空圆环,配流窗口2形状为腰形槽,旋转配流面3是一平面。旋转配流面3上分布有16个配流窗口2其中8个配流窗口2靠近回转中心,是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的连通通道,远离回转中心的另外8个配流窗口2是柱塞孔通道11和回油通道13的连通通道;配流窗口2与旋转壳体20的位置关系是:在柱塞伸出曲线段22中间位置,对应一配流窗口2可以连通压力通道12和柱塞孔通道11,在柱塞收回曲线段23中间位置,对应一配流窗口2可以连通回油通道12和柱塞孔通道11,配流窗口2上有减振槽6,减振槽6是变截面型减振槽,减振槽6可以起到减小配流冲击,降低噪音的作用。静止配流面14上有10个柱塞孔通道11、环形压油通道12和环形回油通道13。如图3所示,缸体中心上方柱塞我们称为第一个柱塞,沿顺时针方向依次是第二个到第十个柱塞。第一个柱塞位于上死点位置,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与回油通道13都不连通;第二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连通,柱塞15伸出推动旋转壳体20顺时针旋转;第三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连通,柱塞15伸出推动旋转壳体20顺时针旋转;第四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回油通道13连通,柱塞15在导轨曲面21的作用下收回;第五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回油通道13连通,柱塞15在导轨曲面21的作用下收回;第六个柱塞位于上死点位置,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与回油通道13都不连通;第七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连通,柱塞15伸出推动旋转壳体20顺时针旋转;第八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连通,柱塞15伸出推动旋转壳体20顺时针旋转;第九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回油通道13连通,柱塞15在导轨曲面21的作用下收回;第十个柱塞上的柱塞孔通道11和回油通道13连通,柱塞15在导轨曲面21的作用下收回。工作过程中,在柱塞伸出曲线段22,所述配流窗口2连通柱塞孔通道11和压油通道12,柱塞15伸出推动旋转壳体20旋转,在柱塞收回曲线段23,所述配流窗口2连通柱塞孔通道11和回油通道13,柱塞15在导轨曲面21作用下收回,经过配流器配流,如此循环,使旋转壳体20连续转动。液压马达正常运行时,柱塞缩回压油通道16直接与油箱相连,马达内部泄漏液压油可以通过柱塞缩回压油通道16流回油箱,降低马达内部的压力。当壳转式液压马达需要作为从动自由轮时,柱塞缩回压油通道16连通的压力油进入缸体10和旋转壳体20间的油腔,柱塞15在压力油的压力下缩回到柱塞孔内,此时,柱塞15和导轨曲面21不接触,旋转壳体20可以以高于马达额定转速的速度转动。缸体10上具有贯穿其轴心的中心孔,可以方便的安装在轴上。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