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包括带有圆筒状容纳腔的透明拉手壳体、用于悬吊拉手壳体的牵拉绳,所述拉手壳体的容纳腔内设置有一宣传圆筒,所述宣传圆筒两端转动连接在拉手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两侧对应的拉手壳体上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操作腔,所述操作腔内设置有在牵拉绳牵拉作用下实现驱动宣传圆筒旋转的驱动旋转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交拉手,其拉手壳体通过牵拉绳悬吊在扶手杆上,在宣传圆筒上可固定有多个宣传广告,利用牵拉绳牵拉驱动旋转装置用以驱动宣传圆筒旋转切换展示侧面,灵活性强,宣传效果好。
1.一种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包括带有圆筒状容纳腔的透明拉手壳体、用于悬吊拉手壳体的牵拉绳,所述拉手壳体的容纳腔内设置有一宣传圆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宣传圆筒两端转动连接在拉手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两侧对应的拉手壳体上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操作腔,所述操作腔内设置有在牵拉绳牵拉作用下实现驱动宣传圆筒旋转的驱动旋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旋转装置包括传动杆、按压件、与按压件接合且在按压件按压作用下实现旋转的连动件、复位弹簧,两侧操作腔内均设置有传动杆,且传动杆底端铰接在操作腔底部、顶端固定连接于牵拉绳,所述容纳腔一侧侧壁上固定有旋转轴,所述宣传圆筒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旋转轴相对应的轴孔,所述宣传圆筒的轴孔一端旋转配合于旋转轴、另一端固定着连动件,所述按压件一侧置于轴孔内且与连动件配合、另一侧固定在传动杆上,所述宣传圆筒的轴孔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按压件复位的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与传动件接合处形成单向的旋转棘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固定盘、驱动棘爪、逆止棘爪,两侧操作腔内均固定有固定盘,所述驱动棘爪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固定盘上,所述逆止棘爪以与驱动棘爪同向时针弯曲方式固定在固定盘上,所述驱动棘爪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牵拉绳底端固定在圆孔内用以牵拉驱动棘爪旋转,所述宣传圆筒两端中心处均固定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周向上分布有与驱动棘爪相配合的棘齿,所述旋转盘通过棘齿在驱动棘爪驱动作用下实现与驱动棘爪同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上固定有一用于限制驱动棘爪旋转的止动点。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拉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交车、电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也也得广泛使用,在使用上述交通工具时,没有座位的乘客只有站立,站立时便需用到拉手。现实生活中有企业利用公交拉手进行产品宣传,但拉手内固定宣传广告的形式单一,不便一次设置多个不同广告,灵活性较弱,宣传效果较差。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便于同时展示多个宣传广告内容,并利用旋转驱动方式实现切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包括带有圆筒状容纳腔的透明拉手壳体、用于悬吊拉手壳体的牵拉绳,所述拉手壳体的容纳腔内设置有一宣传圆筒,所述宣传圆筒两端转动连接在拉手壳体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两侧对应的拉手壳体上开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操作腔,所述操作腔内设置有在牵拉绳牵拉作用下实现驱动宣传圆筒旋转的驱动旋转装置。作为驱动旋转装置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旋转装置包括传动杆、按压件、与按压件接合且在按压件按压作用下实现旋转的连动件、复位弹簧,两侧操作腔内均设置有传动杆,且传动杆底端铰接在操作腔底部、顶端固定连接于牵拉绳,所述容纳腔一侧侧壁上固定有旋转轴,所述宣传圆筒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旋转轴相对应的轴孔,所述宣传圆筒的轴孔一端旋转配合于旋转轴、另一端固定着连动件,所述按压件一侧置于轴孔内且与连动件配合、另一侧固定在传动杆上,所述宣传圆筒的轴孔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按压件复位的复位弹簧。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按压件与传动件接合处形成单向旋转的棘齿。作为驱动旋转装置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固定盘、驱动棘爪、逆止棘爪,两侧操作腔内均固定有固定盘,所述驱动棘爪通过扭簧转动连接在固定盘上,所述逆止棘爪以与驱动棘爪同向时针弯曲方式固定在固定盘上,所述驱动棘爪上开设有圆孔,所述牵拉绳底端固定在圆孔内用以牵拉驱动棘爪旋转,所述宣传圆筒两端中心处均固定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周向上分布有与驱动棘爪相配合的棘齿,所述旋转盘通过棘齿在驱动棘爪驱动作用下实现与驱动棘爪同向旋转。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盘上固定有一用于限制驱动棘爪旋转的止动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交拉手,其拉手壳体通过牵拉绳悬吊在扶手杆上,在宣传圆筒上可固定有多个宣传广告,利用牵拉绳牵拉驱动旋转装置用以驱动宣传圆筒旋转切换展示侧面,灵活性强,宣传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按压件与连动件配合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固定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旋转盘、驱动棘爪、逆止棘爪配合关系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拉手壳体,2-牵拉绳,3-容纳腔,4-宣传圆筒,5-操作腔,6-传动杆,7-按压件,8-连动件,9-旋转轴,10-轴孔,11-复位弹簧,12-旋转盘,121-棘齿,13-固定盘,131-止动点,14-驱动棘爪,141-圆孔,15-逆止棘爪,1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可知,一种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包括带有圆筒状容纳腔3的透明拉手壳体1、用于悬吊拉手壳体1的牵拉绳2,所述拉手壳体1的容纳腔3内设置有一宣传圆筒4,所述宣传圆筒4两端转动连接在拉手壳体1的容纳腔3内,所述容纳腔两侧对应的拉手壳体1上开设有与容纳腔3相连通的操作腔5,所述操作腔5内设置有在牵拉绳2牵拉作用下实现驱动宣传圆筒4旋转的驱动旋转装置。该驱动旋转装置包括传动杆6、按压件7、与按压件7接合且在按压件7按压作用下实现旋转的连动件8、复位弹簧11,两侧操作腔5内均设置有传动杆6,且传动杆6底端铰接在操作腔5底部、顶端固定连接于牵拉绳2,所述容纳腔3一侧侧壁上固定有旋转轴9,所述宣传圆筒4沿其轴向开设有与旋转轴9相对应的轴孔10,所述宣传圆筒4的轴孔10一端旋转配合于旋转轴9、另一端固定着连动件8,所述按压件7一侧置于轴孔10内且与连动件8配合、另一侧固定在传动杆6上,所述按压件7与传动件6接合处形成单向的旋转棘齿,所述宣传圆筒4的轴孔10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按压件7复位的复位弹簧11。利用牵拉绳2的牵拉作用促使传动杆6转动,进而驱动按压件7按压连动件8进而带动宣传圆筒4发生旋转以切换不同宣传面。切换完成后,在复位弹簧11作用下按压件7和传动杆6实现复位,等待下一次按压驱动旋转操作。实施例二:参照图3至图5所示,一种牵拉旋转式公交拉手,包括带有圆筒状容纳腔3的透明拉手壳体1、用于悬吊拉手壳体1的牵拉绳2,所述拉手壳体1的容纳腔3内设置有一宣传圆筒4,所述宣传圆筒4两端转动连接在拉手壳体1的容纳腔3内,所述容纳腔3两侧对应的拉手壳体1上开设有与容纳腔3相连通的操作腔5,所述操作腔5内设置有在牵拉绳1牵拉作用下实现驱动宣传圆筒4旋转的驱动旋转装置。该驱动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盘12、固定盘13、驱动棘爪14、逆止棘爪15,两侧操作腔5内均固定有固定盘13,所述驱动棘爪14通过扭簧16转动连接在固定盘13上,所述逆止棘爪15以与驱动棘爪14同向时针弯曲方式固定在固定盘13上,所述驱动棘爪14上开设有圆孔141,所述牵拉绳2底端固定在圆孔141内用以牵拉驱动棘爪14旋转,所述宣传圆筒4两端中心处均固定有旋转盘12,所述旋转盘12周向上分布有与驱动棘爪14相配合的棘齿121,所述旋转盘12通过棘齿121在驱动棘爪14驱动作用下实现与驱动棘爪14同向旋转,所述固定盘13上固定有一用于限制驱动棘爪14旋转的止动点131。利用牵拉绳2的牵拉作用牵拉驱动棘爪14转动,驱动棘爪14进而旋转盘13的棘齿131配合驱动旋转盘13同步旋转,旋转盘13带动宣传圆筒4旋转切换宣传面,当驱动棘爪14转动至止动点131时停止,再解除牵拉绳2的牵拉作用,驱动棘爪14则会在扭簧16作用实现复位,同时,旋转后的旋转盘13在逆止棘爪15作用下无法反转实现对宣传圆筒4宣传面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