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切割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对受限空间深处的零件使用割枪作业;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加长管件,所述加长管件的管壁完整且连续,所述加长管件的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分别用于通过纯氧的高压氧流道和用于通过混合气的混合气流道。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稳定、拆装便捷的优点,能够解决受限空间气割作业的问题。
1.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加长管件,所述加长管件的管壁完整且连续,所述加长管件的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分别用于通过纯氧的高压氧流道(24)和用于通过混合气的混合气流道(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管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加长管组件(2)或至少两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竖向设置的加长管组件(2);所述加长管组件(2)包括一个加长套筒(21)和一个插设于加长套筒(21)内的加长套芯(22),所述加长套芯(22)上开设有均分别连通加长套筒(21)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通孔(221)和第二通孔(222);所述第一通孔(221)用于通过纯氧,所述第二通孔(222)用于通过混合气;至少两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所述加长管组件(2)中,至少两个所述加长套筒(21)依次对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21)依次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222)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管套筒(21)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底部开设有外螺纹;至少两个所述加长套筒(21)自上而下依次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芯(22)包括本体(223),所述本体(223)的侧壁与加长套筒(21)的内壁配合,所述第一通孔(221)开设于本体(223)上并位于本体(223)的中部,所述第一通孔(221)的相对两端沿其轴向向外延伸形成管柱(224、225),所述管柱(224)与加长套筒(2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环空(5),所述管柱(225)与加长套筒(2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环空(6),所述第二通孔(222)开设于本体(223)上并位于管柱(224、225)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筒(21)的内壁的中部具有一缩径段,形成套芯座(211),所述加长套芯(22)的本体(223)座于所述套芯座(211)上,所述缩径段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222)与本体(223)的轴线之间的中心距,所述缩径段与管柱(225)之间为所述第二环空(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筒(21)内还设置有连接座(212),所述连接座(212)位于套芯座(211)的下方,所述管柱(225)座于连接座(212)上;所述连接座(212)上分别开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高压氧通孔(213)和混合气通孔(214),所述高压氧通孔(213)连通第一通孔(221),所述混合气通孔(214)连通第二环空(6);所述套芯座(211)的底部与加长套筒(21)之间的空间形成一空腔;至少两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所述加长管组件(2)中,在下的加长管组件(2)的加长套芯(22)的管柱(224)与在上的加长管组件(2)的加长套筒(21)的连接座(212)相抵并与所述空腔形成第三环空(7),并且在下的加长套芯(22)的第一通孔(221)与在上的加长套筒(21)的高压氧通孔(21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芯(22)的管柱(224、22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圆锥面(226),所述加长套筒(21)的高压氧通孔(213)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圆锥面(226)配合的第一内圆锥面(215),所述第一外圆锥面(226)与所述第一内圆锥面(215)通过压合实现气密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芯(22)的本体(223)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外圆锥面(227),所述套芯座(211)的顶端和所述加长套筒(21)的底端均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外圆锥面(227)配合的第二内圆锥面(216),所述加长套芯(22)通过第二外圆锥面(227)座于第二圆锥面(216)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套筒(21)和加长套芯(22)均为铜质结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圆锥面(226)和第二外圆锥面(227)的倾角范围为17°56′-18°04′。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切割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
背景技术
割枪又称割炬,是气割工件的主要工具其作用是使氧与乙炔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形成预热火焰作用于被切割工件的表面,并将高压纯氧喷射到被切割的工件上,使被切割金属在氧射流中燃烧,氧射流同时把燃烧生成的熔渣(氧化物)吹走而形成割缝。割炬按预热火焰中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方式不同分为射吸式和等压式两种,其中以射吸式割炬的使用最为普遍。割炬按其用途又分为普通割炬、重型割炬以及焊、割两用炬等。割嘴通过割嘴锁紧螺母将其固定在割嘴接头处进行使用,气割时,先稍微开启预热氧调节阀,再打开乙炔调节阀并立即点火。然后增大预热氧流量,氧气与乙炔混合后从割嘴混合气孔喷出,形成环形预热火焰,对工件进行预热。待起割处被预热至燃点时,立即开启切割氧调节阀,使金属在氧气流中燃烧,并且氧气流将割缝处的熔渣吹掉,不断移动焊炬,在工件上形成割缝。在对深套进行拆卸的工作过程中,钳工使用机械拉马对深套进行拆卸,但深套处于局部空间很深的受限空间中,使用拉马很难对深套进行拆卸,工作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高。工厂中,在修理煤气压缩机的工作中,需要把煤气压缩机的活塞气缸压缩部分全部拆卸清理,其中,有一项作业项目是拆卸活塞及连杆后部,再拆卸密封函(一个套件孔),此孔类套件距钳工可工作作业端面的深度是690mm左右。钳工要做很长的垫件才能使机械拉马延伸到套件端面进行顶拔工作,而且要用蒸汽长时间加热套件才能将工件顶出去。如果要用气割作业将此套类零件切割断则可大大提高工人的作业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可是,普通射吸式割枪长度根本接触不及此深孔类套件,无法加热切割。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对割嘴进行延伸的一种加长管件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将割枪火焰功率的距离进行延长的目的,能够对深孔类套件进行直接切割。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具有结构稳定、拆装便捷的优点,能够解决受限空间气割作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加长管件,所述加长管件的管壁完整且连续,所述加长管件的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分别用于通过纯氧的高压氧流道和用于通过混合气的混合气流道。所述加长管件的顶端连接割嘴接头,底端连接割嘴锁紧螺母,所述加长管件的底端和割嘴锁紧螺母之间设置有割嘴,所述割嘴锁紧螺母将割嘴压紧于加长管件的底端。所述割嘴接头的高压氧气孔和混合气孔分别连通高压氧流道的顶端和混合气流道的顶端,所述割嘴的高压氧气喷孔和混合气喷孔分别连通高压氧流道的底端和混合气流道的底端。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管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加长管组件或至少两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竖向设置的加长管组件;所述加长管组件包括一个加长套筒和一个插设于加长套筒内的加长套芯,所述加长套芯上开设有均分别连通加长套筒的相对两端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通过纯氧,所述第二通孔用于通过混合气;在此设置结构下,第一通孔成为高压氧流道,第二通孔成为混合气流道;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为相互独立且密封通道;至少两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所述加长管组件中,至少两个所述加长套筒依次对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依次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依次连通;在此设置结构下,依次连通的第一通孔成为高压氧流道,依次连通的第二通孔成为混合气流道。所述割嘴设置于在下的加长套筒的底端并通过割嘴锁紧螺母压紧于其底端;所述在上的加长管套筒的顶部连接割嘴接头。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管套筒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底部开设有外螺纹;至少两个所述加长套筒自上而下依次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螺接。采用此种设置结构时,至少两个加长套筒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且拆装快捷。连接后的加长管件的管壁具有完整连续的外表面,无缝隙孔洞,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方便在受限空间内活动。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套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壁与加长套筒的内壁配合进行定位、密封,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本体上并位于本体的中部,所述第一通孔的相对两端沿其轴向向外延伸形成管柱,所述管柱与加长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环空,所述管柱与加长套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环空,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本体上并位于管柱外侧。此种结构下,第一环空、第二通孔和第二环空依次连通并成为所述混合气流道;所述混合气孔与第一环空连通,所述第二环空与所述混合气喷孔连通。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套筒的内壁的中部具有一缩径段,形成套芯座,所述加长套芯的本体座于所述套芯座上,所述缩径段的内径大于管柱的外径并且大于第二通孔与本体的轴线之间的中心距,所述缩径段与管柱之间为所述第二环空。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套筒内还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位于套芯座的下方,所述管柱座于连接座上;所述套芯座的底部与加长套筒之间的空间形成一空腔;所述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高压氧通孔和混合气通孔,所述高压氧通孔连通第一通孔,所述混合气通孔连通第二环空;至少两个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所述加长管组件中,在下的加长管组件的加长套芯的管柱与在上的加长管组件的加长套筒的连接座相抵并与所述空腔形成第三环空,并且在下的加长套芯的第一通孔与在上的加长套筒的高压氧通孔连通。当在下的加长套筒的底端设置割嘴时,割嘴的高压氧喷嘴与所述空腔也形成第三环空。在此设置结构下,第一环空、第二通孔、第二环空、混合气通孔和第三环空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混合气流道,所述第一通孔和高压氧通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高压氧流道。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套芯的管柱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圆锥面,所述加长套筒的高压氧通孔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圆锥面配合的第一内圆锥面,所述第一外圆锥面与所述第一内圆锥面通过压合实现气密性连接,并通过锥面的相互配合进行精确、快速的定位,实现拆装的便捷性。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套芯的本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外圆锥面,所述套芯座的顶端和所述加长套筒的底端均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外圆锥面配合的第二内圆锥面,所述加长套芯通过第二外圆锥面座于第二圆锥面内。所述第二外圆锥面与所述第二内圆锥面通过锥面间的压合实现气密性连接,并通过锥面的相互配合进行精确、快速的定位,实现拆装的便捷性。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加长套筒和加长套芯均为铜质结构件。所述铜质为黄铜或铍青铜。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割嘴为环形割嘴或梅花形割嘴。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混合气为氧气和乙炔气的混合气体。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外圆锥面和第二外圆锥面的倾角范围为17°56′-18°0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根据现场的工况,采用若干个加长管组件对割嘴进行延长,将火焰直接作用于受限空间深处的零件处,能够实现对对受限空间深处的零件进行切割的目的;(2)本实用新型中,加长套筒与加长套筒以及加长套筒与割嘴接头的均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彼此之间的连接不仅关系牢固紧密,而且拆装也十分的方便快捷;(3)本实用新型中,加长套芯与加长套筒之间的密封以及加长套筒与割嘴和割嘴接头的密封均通过锥面相互压紧的配合方式实现密封配合,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所述加长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加长套筒的俯视图;图3是所述加长套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加长套芯的俯视图;图5是所述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所述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单个加长套筒和加长套芯的组装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割嘴接头;2-加长管组件;21-加长套筒;22-加长套芯;24-高压氧流道;25-混合气流道;211-套芯座;212-连接座;213-高压氧通孔;214-混合气通孔;215-第一内圆锥面;216-第二内圆锥面;221-第一通孔;222-第二通孔;223-本体;224/225-管柱;226-第一外圆锥面;227-第二外圆锥面;3-割嘴;4-割嘴锁紧螺母;5-第一环空;6-第二环空;7-第三环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射吸式割枪嘴加长套芯筒,具有结构稳定、拆装便捷的优点,能够解决受限空间气割作业的问题,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7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加长管件,加长管件的管壁完整且连续,加长管件的内部具有相互独立的分别用于通过纯氧的高压氧流道24和用于通过混合气的混合气流道25。加长管件包括一个竖向设置的加长管组件2;加长管组件2包括一个加长套筒21和一个插设于加长套筒21内的加长套芯22,加长管套筒21的顶部开设有内螺纹,底部开设有外螺纹。加长套芯22包括本体223,本体223的侧壁与加长套筒21的内壁配合进行定位、密封,所述本体223上开设有均分别连通加长套筒21的顶端和底端的第一通孔221和第二通孔222,第一通孔221用于通过纯氧,第二通孔222用于通过混合气;第一通孔221开设于本体223上并位于本体223的中部,第一通孔221的相对两端沿其轴向向外延伸形成管柱224和225,第二通孔222开设于本体223上并位于管柱224和225外侧;加长套芯22为以第一通孔221的轴线为中心线的回转体结构件。加长套筒21的内壁的中部具有一缩径段,形成套芯座211,在套芯座211的下方,加长套筒21的内部还设置有连接座212,套芯座211的底部与加长套筒21之间的空间形成一空腔。加长套芯22的本体223座于套芯座221上,管柱225座于连接座212上;缩径段的内径大于管柱224和225的外径并且大于第二通孔222与本体223的轴线之间的中心距;管柱224与加长套筒21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环空5,缩径段与管柱225之间形成第二环空6。连接座212上分别开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高压氧通孔213和混合气通孔214,高压氧通孔213连通第一通孔221,混合气通孔214连通第二环空6。加长套芯22的管柱224和22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外圆锥面226,加长套筒21的高压氧通孔213的相对两端设置有与第一外圆锥面226配合的第一内圆锥面215,第一外圆锥面226与第一内圆锥面215通过压合实现气密性连接,并通过锥面的相互配合进行精确、快速的定位,实现拆装的便捷性。加长套芯22的本体223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外圆锥面227,套芯座22的顶端和所述加长套筒21的底端均分别开设有与第二外圆锥面227配合的第二内圆锥面216,加长套芯22通过第二外圆锥面227座于第二圆锥面216内。第二外圆锥面227与第二内圆锥面216通过锥面间的压合实现气密性连接,并通过锥面的相互配合进行精确、快速的定位,实现拆装的便捷性。此种结构下,第一环空5、第二通孔222、第二环空6、混合气通孔214和所述空腔依次连通并成为混合气流道25;第一通孔221和高压氧通孔依次连通并成为高压氧流道24。混合气孔与第一环空5连通,第二环空6与混合气喷孔连通。其中,第一外圆锥面226和第二外圆锥面227的倾角范围为17°56′-18°04′。其中,加长套筒21和加长套芯22均为铜质结构件,并且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或要求选为黄铜或铍青铜。其中,割嘴3根据使用情况可选为环形割嘴或梅花形割嘴。其中,混合气为氧气和乙炔气的混合气体。加长套筒21的顶端螺接割嘴接头1,底端螺接割嘴锁紧螺母4,加长套筒21的底端和割嘴锁紧螺母4之间设置一个割嘴3,割嘴锁紧螺母4将该割嘴3压紧于加长套筒21的底端,割嘴3的高压氧喷嘴与所述空腔形成第三环空7。割嘴接头1的高压氧气孔和混合气孔分别连通第一通孔221的顶端和第一环空5,割嘴3的高压氧气喷孔和混合气喷孔分别连通高压氧通孔213的底端和第三环空7。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当加长管组件2中包括两个加长套筒21和两个加长套芯22时,两个加长套筒21自上而下依次对接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螺接,在上的加长管套筒21的端螺接割嘴接头1。在下的加长管组件2的加长套芯22的管柱224与在上的加长管组件2的加长套筒21的连接座212相抵并与在上的加长套筒21内的空腔形成第三环空7(也可称为第一环空5),并且在下的加长套芯22的第一通孔221与在上的加长套筒21的高压氧通孔213连通。在下的加长套筒21的底端设置割嘴3,割嘴3的高压氧喷嘴与在下的加长套筒21的空腔形成另一个第三环空7。采用此种设置结构时,两个加长套筒21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且拆装快捷。连接后的加长管件2的管壁具有完整连续的外表面,无缝隙孔洞,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且方便在受限空间内活动。当多个加长管组件2依次连接时,加长管件可加长至1000mm左右并能够保持连接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