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内燃发动机大多采用活塞连杆与活塞直接相连的方式,活塞连杆不能始终保持在直线方向上运动,活塞连杆就会对活塞产生斜向的作用力,增加了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单轴双缸的内燃发动机,将发动机气缸两两相对放置,将相对放置气缸内的活塞用一根传动轴连接起来,同时在传动轴轴体上安装传动连杆,传动轴带动传动连杆往复运动,传动连杆带动曲轴进行旋转运动,传动轴通过两组以上的滚动轴承与发动机壳体进行固定,明显降低了传动过程的摩擦力,同时使发动机机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1.一种内燃发动机,包括气缸缸体(1)、单体传动轴固定轴承(2)、单体传动轴(3)、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曲轴滑动槽(5)、对称式传动连杆(6)、对称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7)、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活塞(9)、对称式曲轴摇臂(10)、并列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11)、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2)、并列式传动连杆(13)、并列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并列式曲轴摇臂(15),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气缸缸体(1)呈两两相对放置,所述相对放置气缸缸体(1)内有活塞(9),相对放置的所述活塞(9)之间通过单体传动轴(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单体传动轴(3)的轴体上开设有曲轴滑动槽(5),所述曲轴滑动槽(5)内安装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所述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顶端安装有所述对称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7),所述单体传动轴(3)的轴体上安装有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与对称式传动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对称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7)固定连接,所述单体传动轴(3)通过两组以上的所述单体式传动轴固定轴承(2)与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9)通过所述单体传动轴(3)、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所述曲轴顶端滑动轴承(7)、所述对称式曲轴摇臂(10),与所述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呈作动连接,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通过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安装于所述单体传动轴(3)轴体的右侧,则相邻的一个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对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单体传动轴(3)轴体的左侧。
2.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内燃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滑动槽(5)内安装有所述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2),所述并列式曲轴摇臂(15)呈相互平行排列,所述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2),通过并列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11),与并列式传动连杆(13)一端连接,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固定连接,所述活塞(9)通过所述单体传动轴(3)、并列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所述并列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11)、所述并列式曲轴摇臂(15),与所述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2)呈作动连接,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通过并列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安装于所述单体传动轴(3)的轴体右侧,相邻的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通过并列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安装于所述相邻的单体传动轴(3)轴体右侧的相同位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轴双缸的内燃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内燃发动机大多采用活塞连杆与活塞直接相连的方式,活塞连杆不能始终保持在直线方向上运动,活塞连杆就会对活塞产生斜向的作用力,增加了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造成无效功的增加。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轴双缸的内燃发动机,在活塞连杆与单体传动轴之间加装滚动轴承,从而减少了活塞连杆斜向作用力造成的摩擦,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发动机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轴双缸的内燃发动机,减少发动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动摩擦,以及解决发动机体积较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发动机气缸两两相对放置,将相对放置气缸内的活塞用一根传动轴连接起来,该传动轴中间开设曲轴滑动槽,将曲轴的轴心连杆固定安装于曲轴滑动槽内,传动轴在活塞的带动下可以往复运动,同时在传动轴轴体上安装传动连杆,该传动连杆一端与传动轴轴体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曲轴顶端滚动轴承连接固定,传动轴通过两组以上的滚动轴承与发动机壳体进行固定。活塞带动传动轴往复运动,传动轴带动传动连杆,传动连杆带动曲轴进行往复运动,由于各连接部件之间均采用滚动轴承,明显降低了传动过程的摩擦力,尤其降低了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擦力,另外发动机气缸两两相对放置,使发动机机体结构简单紧凑。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发动机气缸两两相对放置,相对放置气缸内的活塞用单体传动轴连接,单体传动轴中间开设曲轴滑动槽轴,将对称式曲轴的轴心连杆固定安装于曲轴滑动槽内,对称式曲轴的轴心连杆位置固定不同,在单体传动轴轴体上安装对称式传动连杆,该对称式传动连杆一端与单体传动轴轴体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对称式曲轴顶端滚动轴承连接固定,如果对称式传动连杆安装于单体传动轴轴体的左侧,则相邻的对称式传动连杆位于其单体传动轴上的右侧,由于有曲轴滑动槽轴,单体传动轴就可以沿对称式曲轴的轴心位置作往复运动,而不影响曲轴的旋转。单体传动轴通过两组以上的滚动轴承与发动机壳体进行固定,从而减少了传动轴运动过程中造成的摩擦力,提升发动机输出功率,另外,对称式曲轴结构坚固耐用。作为优选方式之一,单体式传动轴中间开设曲轴滑动槽轴,该曲轴滑动槽轴内安装有并列式曲轴的轴心连杆,在单体传动轴轴体上安装并列式传动连杆,该并列式传动连杆一端与单体传动轴轴体通过滚动轴承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并列式曲轴顶端滚动轴承连接固定,并列式曲轴的各个摇臂为相互平行排列,如果并列式传动连杆安装于单体传动轴轴体的左侧,则相邻的并列式传动连杆也位于其单体传动轴上的左侧,使用两组相对放置的气缸作动过程完全相同,各并列式传动连杆作动距离也相同,从而减少了并列式传动连杆的作动距离,较好地优化了发动机的结构,在提升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使发动机体积有所减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内燃发动机活塞受力示意图图2为单轴双缸内燃发动机示意图图3为单轴双缸并列式曲轴摇臂内燃发动机示意图1、气缸缸体xa02、单体传动轴固定轴承3、单体传动轴xa04、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5、曲轴滑动槽xa06、对称式传动连杆7、对称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8、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9、活塞10、对称式曲轴摇臂11、并列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12、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3、并列式传动连杆14、并列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5、并列式式曲轴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内燃发动机,由于曲轴的圆周运动,活塞传动连杆不能始终保持在直线方向上运动,如图1所示,活塞连杆就会对活塞产生斜向的作用力F,使活塞与缸体之间产生压力f,从而产生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影响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时现有的发动机结构较为庞大。如图2所示,将发动机气缸缸体1两两相对放置,所述相对放置气缸缸体1内有活塞9,所述相对放置的活塞9通过单体传动轴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单体传动轴3的轴体上开设有曲轴滑动槽5,所述曲轴滑动槽5内安装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所述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顶端安装有对称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7,所述单体传动轴3的轴体上安装有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与对称式传动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对称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7固定连接。所述单体传动轴3通过两组以上的单体式传动轴固定轴承2与发动机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塞9的作用下作往复运动,带动所述单体传动轴3作往复运动,所述单体传动轴3通过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带动对称式传动连杆6运动,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通过所述曲轴顶端滑动轴承7,带动对称式曲轴摇臂10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旋转,由于所述单体传动轴3的轴体上开设有所述曲轴滑动槽5,所述单体传动轴3在往复运动的情况下不会对固定安装的所述对称式曲轴轴心连杆8造成影响。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通过对称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4安装于所述单体传动轴3轴体的右侧,则相邻的一个所述对称式传动连杆6对称安装于相邻的所述单体传动轴3轴体的左侧。如图3所示,单体传动轴的轴体上开设有曲轴滑动槽,曲轴滑动槽内安装有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2,曲轴上相邻并列式式曲轴摇臂15呈相互平行排列,所述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2,通过并列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11,与并列式传动连杆13一端连接,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的另一端与位于单体传动轴轴体上的并列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固定连接。活塞9带动单体传动轴3、并列式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作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所述并列式曲轴顶端滑动轴承11、所述并列式式曲轴摇臂15运动、所述并列式曲轴轴心连杆12作旋转运动。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通过并列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安装于单体传动轴3的轴体右侧,相邻的所述并列式传动连杆13,通过所述并列传动连杆固定轴承14安装于相邻单体传动轴3轴体右侧的相同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