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出售专利一种凿岩钎头CN201720660496.4

  • 申请号:CN201720660496.4 申请公布号: CN207073392U
  • 申请日: 2017-06-08 申请公布日: 2018-03-06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分类号:E21B10/00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属于凿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凿岩钎头,所述钎头的尾端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环列分布于所述钎头的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腿式凿岩风钻机在工作过程中难以拔出钎头及钎杆的问题,减少了拔钻时间,降低了工作成本。
1.一种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钎头的尾端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环列分布于所述钎头的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同;所述凹槽为锯齿状凹槽,齿尖朝向所述钎头的头部设置,锯齿的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边角处均为棱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边角处均为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为8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0mm。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凿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凿岩钎头。
背景技术
钎头是气腿式凿岩风钻机的最前端的部件,是开山凿岩打孔放炮的主要部件,目前普遍应用一字形钎头和梅花形钎头(鑲齿钎头),以前的钎头尾部(钎孔端)是平的,当凿岩打炮眼遇到松散破损岩石的时侯,小石头(石子)就会卡在炮眼里面,挡着钎头的出路,难以拔出钎头及钎杆,同时由于现有的钎头尾部的构造是平的,抽拔钻机干转圈打滑,对挡道的石子无可奈何,最终导致放弃钎头钎杆,既报废了最佳炮位,又浪费了时间和工具,这是凿岩打炮工人最常见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新式凿岩钎头,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实用新型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凿岩钎头,以解决气腿式凿岩风钻机在工作过程中难以拔出钎头及钎杆的问题,减少拔钻时间,降低工作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凿岩钎头,所述钎头的尾端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环列分布于所述钎头的侧壁上,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同。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为正三角形凹槽,所述凹槽两侧的长度相同。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为锯齿状凹槽,齿尖朝向所述钎头的头部设置,锯齿的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边角处均为棱角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边角处均为弧形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深度为8mm,所述凹槽的宽度为10mm。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钎头的尾端设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环列分布于钎头的侧壁上,相邻两个凹槽之间形成凸起,凸起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尾端的凹槽及对应的凸起可以在拔钎时,通过手动或机动的方式对阻碍的石块及石子进行撞击及磨碎,同时不会对凿岩打炮眼的工作过程产生阻碍,不影响人工扶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工作成本。凹槽为正三角形凹槽,凹槽两侧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正三角形的凹槽及凸起配合工作,可以提高手动拔钎的工作效率。凹槽为锯齿状凹槽,齿尖朝向钎头的头部设置,锯齿的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锯齿状凹槽及凸起配合工作,便于开动凿岩机带动钎头整体进行旋转工作,可以提高机动拔钎的工作效率,利用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的设置可以配合凿岩机旋转的运行方式,减少凸起的磨损及折断,提高工作效率。凹槽的边角处均为棱角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棱角设置,对于磨具改进的结构及工序比较简单,改进的投入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凹槽的边角处均为弧形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弧形设置可以减少击破及磨碎的石子在凹槽内的堆积,以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凹槽的深度为8mm,凹槽的宽度为10mm,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利用凹槽深度及宽度的设置结构合理,便于提高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腿式凿岩风钻机在工作过程中难以拔出钎头及钎杆的问题,减少了拔钻时间,降低了工作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钎头,2、凹槽,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凿岩钎头,钎头1的尾端设有多个凹槽2,多个凹槽2环列分布于钎头1的侧壁上,相邻两个凹槽2之间形成凸起3,凸起3的形状与凹槽2的形状相同,利用尾端的凹槽2及对应的凸起3可以在拔钎时,通过手动或机动的方式对阻碍的石块及石子进行撞击及磨碎,同时不会对凿岩打炮眼的工作过程产生阻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工作成本,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钎头1为一字钎头,当然,也可以采用镶齿钎头等其他种类的钎头。本实施例中凹槽2为正三角形凹槽2,凹槽2两侧的长度相同,利用正三角形的凹槽2及凸起3配合工作,可以提高手动拔钎的工作效率,在遇到石子卡钻的情况时,方便手动拉伸钎杆,带动正三角形凹槽2及凸起3对石子进行正面撞击,保证了撞击的有效性。凹槽2的边角处均为棱角设置,利用棱角设置,对于磨具改进的结构及工序比较简单,改进的投入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凹槽2的深度为8mm,凹槽2的宽度为10mm,利用凹槽2深度及宽度的设置结构合理,便于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凿岩打眼的主要难题,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一下模具,没有另外的投资,材料也不必增加,但是能在此行业独占市场,优胜劣汰,提高竞争力,采用本钎头,能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拔钻时间,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每个钎头在工人面前就是40至50元,钎杆一米50元,钎杆有很多型号,一米五,二米五,三米,四米等等,如果钎头拔不出来,自然钎杆也拔不出来,每天夹多少钎头钎杆也没定数,损失是很大的。本实施例解决了气腿式凿岩风钻机在工作过程中难以拔出钎头1及钎杆的问题,减少了拔钻时间,降低了工作成本。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凹槽2为锯齿状凹槽2,齿尖朝向钎头1的头部设置,锯齿的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利用锯齿状凹槽2及凸起3配合工作,便于开动凿岩机带动钎头整体进行旋转工作,可以提高机动拔钎的工作效率,利用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的设置可以配合凿岩机旋转的运行方式,减少凸起3的磨损及折断,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石子卡钻的情况时,开动凿岩机,带动凸起3及凹槽2进行旋转,对石子石块进行摩擦撞击,便于拔钎的顺畅。凹槽2的边角处均为棱角设置,利用棱角设置,对于磨具改进的结构及工序比较简单,改进的投入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凹槽2为锯齿状凹槽2,齿尖朝向钎头1的头部设置,锯齿的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利用锯齿状凹槽2及凸起3配合工作,便于开动凿岩机带动钎头整体进行旋转工作,可以提高机动拔钎的工作效率,利用倾斜方向与凿岩机的旋转方向相配合的设置可以配合凿岩机旋转的运行方式,减少凸起3的磨损及折断,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石子卡钻的情况时,开动凿岩机,带动凸起3及凹槽2进行旋转,对石子石块进行摩擦撞击,便于拔钎的顺畅。凹槽2的边角处均为弧形设置,利用弧形设置可以减少击破及磨碎的石子在凹槽2内的堆积,以及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拔钎时回落的石子可以顺着弧形凹槽2掉落,不会堆积在凹槽2内影响钎头1的工作运转。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