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伸筋草150克、青风藤250克、刺五加200克、郁李仁300克、金莲花100克、枳实100克、骨碎补100克、益母草150克、桂枝150克、黄药子100克、蛇床子150克、款冬花50克、紫苏子100克、番泻叶50克和金银花150克,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蔗糖300克,混匀,均匀分配装入200袋中即得。该方法制备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中使用天然药物,因此其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1.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取伸筋草150克、青风藤250克、刺五加200克、郁李仁300克、金莲花100克、枳实100克、骨碎补100克、益母草150克、桂枝150克、黄药子100克、蛇床子150克、款冬花50克、紫苏子100克、番泻叶50克和金银花150克,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蔗糖300克,混匀,均匀分配装入200袋中即得。本发明是2012年11月1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210448238.1、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的发明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临床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的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反复发作可以致残。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独特疗效。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伸筋草150克、青风藤250克、刺五加200克、郁李仁300克、金莲花100克、枳实100克、骨碎补100克、益母草150克、桂枝150克、黄药子100克、蛇床子150克、款冬花50克、紫苏子100克、番泻叶50克和金银花150克,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蔗糖300克,混匀,均匀分配装入200袋中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剂中使用天然药物,因此其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发明散剂的制备取伸筋草150克、青风藤250克、刺五加200克、郁李仁300克、金莲花100克、枳实100克、骨碎补100克、益母草150克、桂枝150克、黄药子100克、蛇床子150克、款冬花50克、紫苏子100克、番泻叶50克和金银花150克,粉碎,过100目筛,然后加入蔗糖300克,混匀,均匀分配装入200袋中即得。实验例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48-2558.)来制订。症状如下:关节肿痛,遇寒痛剧,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口淡不渴,畏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3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48岁。使用实施例1中制得的散剂来进行治疗,其中一天2次,每次一袋,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检测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E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见下表1。表133例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yes" orientation="portrait" wi="115"/>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与治疗前比较,*P<0,05由表1可见,33例治疗后除BUN与治疗前无变化外(P>0.05),其余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