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设置电能输出接口,通过输电线与汽车电瓶电连接,汽车电瓶通过一继电器与汽车空调压缩机电连接;至少一个温控探头,装设于汽车车厢内侧;温度控制器,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汽车电瓶电连接,温度控制器内置温度比对模块,温度比对模块内设温度阈值;PLC控制器,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汽车电瓶电连接,输入端与温度控制器输出端通信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汽车车窗控制模块及继电器通信连接,形成对汽车车窗控制模块及空调压缩机的控制。所述系统以太阳能为能源,始终让车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提高了司机及其乘客的的舒适性,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太阳能能源得到合理利用。
1.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装设于汽车外表面,太阳能电池板(1)上设置电能输出接口,电能输出接口通过输电线与所述汽车电瓶(100)电连接,汽车电瓶通过一继电器(200)与所述汽车空调压缩机(101)电连接,形成对空调压缩机(101)的供电;至少一个温控探头(2),装设于汽车车厢内侧,形成对车厢内温度的探测,生成温度数据;温度控制器(3),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所述汽车电瓶(100)电连接,温度控制器(3)内置温度比对模块(31),温度比对模块(31)内设温度阈值,温度控制器(3)输入端与所述温控探头(2)输出端通信连接,温控探头(2)探测生成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控制器(3)温度比对模块(31),通过温度比对模块(31)形成温度数据与温度阈值之间的比对,生成比对结果数据;PLC控制器(4),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所述汽车电瓶(100)电连接,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控制器(3)输出端通信连接,形成对温度控制器(3)生成的比对结果数据的传输,PLC控制器(4)输出端分别与汽车车窗控制模块(102)及继电器(200)通信连接,形成对汽车车窗控制模块(102)及空调压缩机(101)的控制;PLC控制器(4)通过对汽车车窗控制模块(102)的控制形成对汽车车窗开启或关闭的控制;PLC控制器(4)通过对空调压缩机(101)的控制形成对空调风扇开启或关闭的控制;PLC控制器(4)控制车窗和空调风扇开启,形成对车厢内热气的吹扫和驱散,降低车厢内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探头(2)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阈值为18℃或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为电动汽车或柴油汽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4)控制车窗开启的速度为车窗每秒开启车窗窗框面积的1/12~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PLC控制器(4)控制车窗开启的时长为1~2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汽车智能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包括汽车车门车窗和汽车天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天,汽车内部温度很高,对汽车内部的一些电子元件有一定的影响,而现在的汽车内的空调在车停止的状态下无法启动,就无法降温,当我们去开车的时候需要先把车门都打开或者把车窗都降下来散热,这一直困扰我们司机的难题。汽车车内降温,是指在夏季汽车在阳光的暴晒下,车内温度升温夏日酷暑,汽车只要在露天的地方暴晒半个小时,车厢就会变成温度高达摄氏60度以上的大火炉,上车时热浪扑面,热得根本无法直接坐上去,如果直接坐上去易引起皮疹、痔疮等皮肤病,更不用说用赤裸的手直接去接触方向盘。对于车内降温,大多数车主的办法是开空调降温,可是,即使把空调开到最大,也要等好长时间才能降温,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汽油,更痛苦的是,车主还要在车外等候降温,忍受烈日暴晒的痛苦。夏季车内高温给司乘人员带来过度疲劳困乏,甚至中暑,尤其是经过暴夏日酷暑,尤其是经过暴晒后的驾驶室内,晒后的驾驶室内,由于封闭时间长,车内皮革座椅等释放甲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急剧增高,超过20分钟甚至使人窒息。每年发生汽车暴晒后中毒窒息的人数数以千计。对于车内降温,授权公告号为2070287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太阳能半导体降温系统,包括设置在汽车外部的太阳能电池组、第一控制器和第一电磁感应装置,且第一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汽车车窗玻璃上;设置在汽车内部的第二电磁感应装置、第二控制器、半导体制冷装置和散热装置,且所述第二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感应装置所对应的车窗玻璃上;太阳能电池组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器连接,第一控制器与第一电磁感应装置连接;第二电磁感应装置与第二控制器连接,第二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半导体制冷装置连接,半导体制冷装置与散热装置连接。该实用新型降温效果显著、保证了车辆的美观性、节约了能源。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降温系统,需要通过专门设计的半导体制冷装置实现降温,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降温效率低下。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解决现有降温装置降温效率低下、能耗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所述系统以太阳能为能源,始终让车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提高了司机及其乘客的的舒适性,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太阳能能源得到合理利用。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装设于汽车外表面,太阳能电池板上设置电能输出接口,电能输出接口通过输电线与所述汽车电瓶电连接,汽车电瓶通过一继电器与所述汽车空调压缩机电连接,形成对汽车电瓶及空调压缩机的供电;至少一个温控探头,装设于汽车车厢内侧,与汽车电瓶电连接,形成对车厢内温度的探测,生成温度数据;温度控制器,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所述汽车电瓶电连接,温度控制器内置温度比对模块,温度比对模块内设温度阈值,温度控制器输入端与所述温控探头输出端通信连接,温控探头探测生成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控制器温度比对模块,通过温度比对模块形成温度数据与温度阈值之间的比对,生成比对结果数据;PLC控制器,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所述汽车电瓶电连接,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控制器输出端通信连接,形成对温度控制器生成的比对结果数据的传输,PLC控制器输出端分别与汽车车窗控制模块及继电器通信连接,形成对汽车车窗控制模块及空调压缩机的控制;PLC控制器通过对汽车车窗控制模块的控制形成对汽车车窗开启或关闭的控制;PLC控制器通过对空调压缩机的控制形成对空调风扇开启或关闭的控制;PLC控制器控制车窗和空调风扇开启,形成对车厢内热气的吹扫和驱散,降低车厢内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探头的数量为2个或2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阈值为18℃或20℃。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为电动汽车或柴油汽车。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控制车窗开启的速度为车窗每秒开启车窗窗框面积的1/12~1/10。进一步地,PLC控制器控制车窗开启的时长为1~2秒。进一步地,所述车窗包括汽车车门车窗和汽车天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系统以太阳能为能源,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源为汽车电瓶和空调压缩机供电,节省电瓶消耗,延长电瓶使用寿命;通过温控探头的设计,形成对车厢内温度的探测,生成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内设置温度比对模块,温度比对模块温度阈值的设置,形成对温控探头探测的温度数据与温度阈值的比对,温度控制器上传比对结果至PLC控制器,温度数据高于温度阈值,PLC控制通过汽车车窗控制模块控制车窗开启,同时控制空调风扇开启,对车厢内热气进行吹扫,并将热气从开启的车窗排出至车外,在无需外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车窗的开启和空调风扇的配合,即可实现车内降温,节能降耗;温度数据低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无需开启汽车车窗;PLC控制器控制车窗开启速度和开启时长,使得车窗开启、下降距离为车窗窗框面积的1/12~1/10,使得在降温过程中,车窗不会开启过多,保证车内财物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装设于汽车(未图示)外表面,太阳能电池板1上设置电能输出接口(未图示),电能输出接口通过输电线(未图示)与所述汽车电瓶100电连接,汽车电瓶通过一继电器200与所述汽车空调压缩机101电连接,形成对空调压缩机101的供电;至少一个温控探头2,装设于汽车车厢(未图示)内侧,形成对车厢内温度的探测,生成温度数据;温度控制器3,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所述汽车电瓶电连接,温度控制器内置温度比对模块31,温度比对模块31内设温度阈值(未图示),温度控制器3输入端与所述温控探头2输出端通信连接,温控探头2探测生成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控制器3温度比对模块31,通过温度比对模块31形成温度数据与温度阈值之间的比对,生成比对结果数据;PLC控制器4,设置于汽车车厢内,与所述汽车电瓶电连接,输入端与所述温度控制器3输出端通信连接,形成对温度控制器3生成的比对结果数据的传输,PLC控制器4输出端分别与汽车车窗控制模块102及继电器200通信连接,形成对汽车车窗控制模块102及空调压缩机101的控制;PLC控制器4通过对汽车车窗控制模块102的控制形成对汽车车窗(未图示)开启或关闭的控制;PLC控制器4通过对空调压缩机101的控制形成对空调风扇(未图示)开启或关闭的控制;PLC控制器4控制车窗和空调风扇开启,形成对车厢内热气的吹扫和驱散,降低车厢内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温度阈值为18℃或20℃。进一步地,所述汽车为电动汽车或柴油汽车。进一步地,所述车窗包括汽车车门车窗和汽车天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智能降温系统的降温控制流程如下:温控探头2生成的温度数据传输至温度控制器3,温度控制器3的温度比对模块31温度阈值的设置,形成对温控探头2探测的温度数据与温度阈值的比对,温度控制器3上传比对结果至PLC控制器4,温度数据高于温度阈值时,PLC控制器4通过汽车车窗控制模块102控制车窗开启,同时控制空调风扇开启,对车厢内热气进行吹扫,并将热气从开启的车窗排出至车外,在无需外部制冷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车窗的开启和空调风扇的配合,即可实现车内降温,节能降耗;温度数据低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则无需开启汽车车窗。实施例2所述PLC控制器4控制车窗开启的速度为车窗每秒开启车窗窗框面积的1/12~1/10。PLC控制器4控制车窗开启的时长为1~2秒。其余同实施例1。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或对某个功能模块进行删减,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或删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