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发热服,属于保暖衣技术领域。它解决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碳纤维发热服导线晃荡、容易被拉扯、能直接接触到人体等问题。本碳纤维发热服包括衣服本体、发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及连接发热装置的移动电源,在衣服本体内表面设置有中间夹层和内里层,中间夹层对应本体的背部上设置有发热装置和放置导线的导线槽,内里层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的储物袋,发热装置通过穿过导线槽穿出内里层的电源导线插接头连接于电源,温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控调节开关,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于发热装置上,温度传感器通过穿过导线槽的导线连接温控调节开关,温控调节开关嵌套固定于衣服本体前衣片。该发热服布局合理、稳定、安全。
1.一种碳纤维发热服,包括衣服本体、发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及连接发热装置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衣服本体内表面设置有中间夹层(5)和内里层,中间夹层(5)对应本体的背部上设置有发热装置和放置导线(4)的导线槽(7),内里层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的储物袋,发热装置通过穿过导线槽(7)穿出内里层的电源导线插接头(41)连接于电源,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2)和温控调节开关(3),温度传感器(2)探头设置于发热装置上,所述温度传感器(2)通过穿过导线槽(7)的导线(4)连接温控调节开关(3),所述温控调节开关(3)嵌套固定于衣服本体前衣片。xa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7)沿着裁剪线(8)缝边通到内里层上储物袋对应的出线位置以及温控调节开关(3)对应的出线位置。xa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导线插接头(41)还固定有凸出导线的线卡(42),所述线卡(42)放置于导线槽(7)与储物袋导通处。xa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中间夹层(5)与内里层分别通过拉链(6)相互固定连接。xa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调节开关(3)与导线(4)的连接为插接式。xa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上碳纤维发热模组和下碳纤维发热模组,上碳纤维发模组设置于肩部,所述下碳纤维发热模组设置于腰部。xa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碳纤维发热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碳纤维发热片(1)。xa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碳纤维发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碳纤维发热片(1)。xa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袋的袋口通过搭扣或拉链(6)封闭。xa0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暖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碳纤维发热服,特别涉及利用可移动锂电池驱动的远红外碳纤维发热服饰。xa0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保暖服装各色各样,给消费者保暖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有的保暖衣有通过衣服本身的材料来保暖的,也有很多保暖衣是通过电加热产生热量来取暖,同时电加热采用的是金属电阻丝发热原理,但因该产品存在安全性能不可靠、转热化效率低等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保暖衣产品通过红外线来控制温度,给经常长时间暴露在严寒中的使用者带来了安全与方便。但发热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连接导线无处安放,到处晃荡且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被拉扯、不容易脱卸等问题给使用者带来麻烦和安全隐患。xa0且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申请号为ZL201320277571.0的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器的碳纤维发热服装。该服装通过在衣服本体后背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夹层,在衣服本体侧部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夹层,碳纤维发热模放置在第一夹层内,电池放置在第二夹层内,温度控制器嵌套固定在衣服本体上对应于人体胸部的位置,该装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控制器与电池连接的导线无处安置、晃荡的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整个碳纤维发热服的导线在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内的放置,且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之间导线经过处的安置于晃荡问题也无法解决,且特别是第一夹层和第二夹层间的导线直接裸露在外不仅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拉扯等损坏,同时存在着导线漏电、破损等一定的安全隐患。xa0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碳纤维发热服导线晃荡、容易被拉扯、能直接接触到人体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碳纤维发热服,该发热服布局合理、稳定、安全。xa0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碳纤维发热服,包括衣服本体、发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及连接发热装置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在衣服本体内表面设置有中间夹层和内里层,中间夹层对应本体的背部上设置有发热装置和放置导线的导线槽,内里层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的储物袋,发热装置通过穿过导线槽穿出内里层的电源导线插接头连接于电源,所述温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温控调节开关,温度传感器探头设置于发热装置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穿过导线槽的导线连接温控调节开关,所述温控调节开关嵌套固定于衣服本体前衣片。xa0本碳纤维发热服的发热装置和连接到温度控制器及电源的各种电路导线布线都是在中间夹层完成,使得衣服本体及内里都不会受到发热服发热电路对服装穿着及外观的影响,同时发热服也是一种电器,在出现故障维修或生产过程中的检验,可以独立衣服中间夹层进行更换检修都非常方便。同时通过导线槽把晃动、凌乱的导线固定起来,不仅减少了使用者拉扯导线的风险,同时导线槽具有第二层隔离导线的作用,消除了安全隐患。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导线槽沿着裁剪线缝边通到内里层上储物袋对应的出线位置以及温控调节开关对应的出线位置。导线槽的设置即预示着导线的走线形式,把导线沿裁剪平行分布,可以使导线的长度相同,方便工业化生产。同时具有隐蔽导线的作用,保证使用者穿着更加的舒适、安全。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导线插接头还固定有凸出导线的线卡,所述线卡放置于导线槽与储物袋导通处。这里线卡具有固定导线插接头与电池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作用,避免使用者拉扯导线及导线插接头缩回到中间夹层。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衣服本体、中间夹层与内里层分别xa0通过拉链相互固定连接。这里衣服本体、中间夹层、内里层通过拉链连接方便脱卸和组合穿着,把中间层和内里层脱卸了衣服本体可以单独穿,脱去中间夹层衣服本体和内里层搭配穿,衣服本体、中间夹层及内里层配合成整套的发热服穿。同时可脱卸的发热服也方便衣服的清洗。虽然碳纤维发热模块可以直接入水,但导线及连接处经常洗涤也容易出现问题。可脱卸的发热服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衣服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节。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温控调节开关与导线的连接为插接式。这里是方便脱卸式发热服能够更好的脱卸,也方便重新组装时更容易。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的发热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上碳纤维发热模组和下碳纤维发热模组,上碳纤维发模组设置于肩部,所述下碳纤维发热模组设置于腰部。碳纤维发热是将电能转换成波长为5-20微米的远红外线,而远红外线的波长与人体释放的远红外线波长重合,产生共振,具有一定的红外保健作用,把碳纤维发热模组分别设置于肩部与腰部能够促进腰部及肩周部的血液循环,使保暖效果更好。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上碳纤维发热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碳纤维发热片。方便两肩位置上都有对应的碳纤维发热片。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下碳纤维发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碳纤维发热片。对应腰部和脊椎的位置进行加热。xa0在上述的碳纤维发热服中,所述储物袋的袋口通过搭扣或拉链封闭。电源连接导线并放进储物袋后,袋口通过搭扣或拉链封闭确保电源不会掉出来。xa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碳纤维发热服具有以下优点:xa01、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设中间夹层及在夹层上设置导线槽及插接头上设置线卡具有固定导线避免拉扯的作用,使得发热服更加的稳定、安全。xa0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链连接衣服本体、中间夹层及内里层使得衣服可以随意组装穿,同时也方便发热服脱卸后进行清洗。xa0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片碳纤维发热片结构示意图;xa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片碳纤维发热片的电连接图;xa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四片碳纤维发热片示意图。xa0图中1、碳纤维发热片;2、温度传感器;21.热缩管;3、温控调节开关;4、导线;41、电源导线插接头;42、线卡;43、温控调节开关导线插接头;5、中间夹层;6、拉链;7、导线槽;8、裁剪线。xa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xa0如图1-2所示,本碳纤维发热服为三片碳纤维发热片1发热服,该发热服包括衣服本体、发热装置、温度控制器及连接发热装置的移动电源,在衣服本体内表面设置有中间夹层5和内里层,中间夹层5对应本体的背部上设置有发热装置和放置导线4的导线槽7,内里层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源的储物袋,发热装置通过穿过导线槽7穿出内里层的电源导线插接头41连接于电源,温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2和温控调节开关3,温度传感器2探头设置于发热装置上,温度传感器2通过穿过导线槽7的导线4连接温控调节开关3,温控调节开关3嵌套固定于衣服本体前衣片。发热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上碳纤维发热模组和下碳纤维发热模组,上碳纤维发模组设置于肩部,下碳纤维发热模组设置于腰部。上碳纤维发热模组包括并联连接的两个碳纤维发热片1。下碳纤维发热模组包括一个碳纤维发热片1组成三片碳纤维发热片1的发热服结构。导线槽7沿着裁剪线8缝边通到内里层上储物袋对应的出线位置以及温控调节开关3对应的出线位置。导线插接头还固定有线卡42,线卡42放置于导线槽7与储物袋导通处。衣服本体、中间夹层5与内里层分别通过拉链6相互固定连接。拉链6设置衣服本体、中间夹层5及内里层xa0的最边缘拼接处,方便衣服本体和内里层的连接,中间夹层5与内里层的连接等。温控调节开关3与导线4的连接为插接式。图中没有显示出来,温控调节开关导线插接头43与电源导线插接头41相同如图3。同理可以在温控开关导线插接头处设置线卡。xa0同时可以用多个碳纤维发热片1,如图3所述下碳纤维发热模组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腰的两部。布线格局如三片碳纤维发热片1。下碳纤维发热模组内的多个碳纤维发热片1并联连接。本碳纤维发热服特别适用于衣服本体为羊毛衫,内里层为羊绒层的组合。当天气不是很冷时,衣服本体单件可以穿,天气稍冷则衣服本体与羊绒内里层配合穿,天气很冷的情况下衣服本体与中间夹层5的加热层及羊绒内里层全部结合穿。同时也很方便拆卸、脱卸清洗及储存。xa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xa0本碳纤发热服在使用中衣服本体、中间夹层5、内里层通过拉链6固定后,在电源导线插接头41连接上电源,电源可以是可移动的锂电池。同时温控调节开关导线插接头43插入温控调节开关3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按动温控调节开关3进行开始预热、关闭、中、高、低温度的调节。同时温度传感器2检测碳纤维发热片1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说明热量超过人体承受范围,温控调节开关3切断电源进行过热保护。提高安全性能。同时在导线4的连接处实用热缩管21具有绝缘防阻燃的效果。使的本加热服更加的安全、稳定、可靠。xa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xa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x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