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探测地壳中的地质岩石板块上的电压、电场,确定地震正在形成孕育的地点和强度;通过接收地震电磁脉冲波,利用地震电磁脉冲波与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差异,获得地震预警、预报时间。根据本发明,通过接收“地震电磁脉冲”信息,利用从地震源同时发出的“地震电磁脉冲波”与地震S波传播的时间差,可获得约一分钟的地震逃生时间。根据本发明,“地震预报仪”接收到的“地震电磁脉冲”和地震前兆信息,经过地震信息中心处理后,由通讯系统和互联网自动发送给手机,互联网和其他用户。地震的前兆信息主要是通过监测岩石板块上因岩浆的侵入而产生的大温差电压等数据,地震发生前三天以上掌握地震的孕育情况。
1.一种地震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探测地壳中的地质岩石板块上的电压、电场,确定地震正在形成孕育的地点和强度;通过接收地震电磁脉冲波,利用地震电磁脉冲波与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差异,获得地震预警、预报时间。
2.一种地震预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了获得地震预警、预报的时间,而用于接收地震电磁脉冲波的接收器、移动通讯手机、探头。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地震预报方法和地震预报系统,是为了解决地震预报这个世界科学难题的。
背景技术以自己的重大科学发现,并将其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科学技术产品上,解决地震预报问题,达到像唐山、汶川那样的地震不再给人们带来生命伤亡!“地震预报机”和“地震预报系统和地震前兆监测系统”,是根据本人在世界上首创的《地震的成因和预报方法》理论和方法设计出来的。这个地震理论是经过《防灾科技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的马宗晋、邓起东、陈顒、谢礼立等四位院士等六十多位专家论证、一致认可后,发表在该学院2010年第3期的学报上(见附1、2、3)。设计原理是:地核高温岩浆侵入到地壳石英岩板块下面并大量积聚,导致石英岩板块上、下两面之间产生约4000℃的大温差;因大温差在石英岩板块的上、下两面之间产生大温差电压。致使板块的下面积聚正电荷,上面积聚负电荷。石岩板块是半导体。再由温差电压使石英岩板块发生逆压电弯曲效应,使该板块向地面发生U型弯曲。又由于半导体性质的石英板块的导电性,对电压、电磁场、温度、周围的导电介质等外加条件变化极为敏感,随着温差电压的增大等导电条件的变化,使石英岩板块上、下两面之间突破导电障碍,突然导电,似空中的雷暴放电现象在地壳深处发生。这种地下雷暴放电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脉冲,本编将此电磁脉冲命名为“地震电磁脉冲”。在放电的瞬间,岩石板块上的电压突然消失,使正在U型剧烈弯曲的岩石板块即时失去保持弯曲的电压,导致岩石板块在韧性和弹性作用下剧烈反弹振荡,而产生地震和地震波。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预报方法和地震预报系统,其可及时地预报地震。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震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探测地壳中的地质岩石板块上的电压、电场,确定地震正在形成孕育的地点和强度;通过接收地震电磁脉冲波,利用地震电磁脉冲波与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差异,获得地震预警、预报时间。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震预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为了获得地震预警、预报的时间,而用于接收地震电磁脉冲波的接收器、移动通讯手机、探头。本研究发现,地震发生时,作为震源的岩石板块,其上、下两面之间,必先放电,并产生地下雷暴电磁脉冲(本发明人称它为“地震电磁脉冲”),然后才发生地震,同时产生地震波。本发明技术,是通过地震发生的同时产生“地震电磁脉冲波”与地震破坏性较强的S波传播的时间差,进行地震预报的。利用这个时间差,即可获得地震预警逃生时间;逃生时间的长短,又与震源的距离密切相关,距离愈远,获得的预警时间愈长;经计算,震源深度为50公里的地震,处在震中位置的人们,仍可获得18秒的逃生时间;距离震源180公里处的人,可获得63秒的逃生时间。本发明技术可获得的地震预警逃生时间: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208"/> 其中:S是震源至持机人的距离,单位:千米。V是地震S波的传播速度,约3.2千米/秒。V′是电磁脉冲的传播速度,约3x10
5千米/秒。t是可获得的预警逃生时间,单位:秒。本发明技术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技术根据上述原理提出产品设计方案,组织团队设计出下列产品:1、地震预报机该机通过接收“地震电磁脉冲”信号,并把该信号进行处理。当地震发生时,地震预报机会自动发出语音和荧屏显示报警:X级地震来了!地震预报机分a、b两种。a、地震预报机,它是单一地震预报功能的地震预报机,制作简单。b、地震预报手机,它是把上述地震预报技术功能添加到移动电话(手机)之中,从而使手机增加地震预报功能,它们携带方便,都能独立地完成地震预报工作。2、地震预报系统和地震前兆监测系统这个系统由多个“地震电磁脉冲信号”接收机(按近似正方形,间距为100-200公里分布)。以及“地震电磁脉冲”信息处理中心、通讯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等组成。地震预报系统,其原理是把接收机接收到的地震电磁脉冲信号,经过信息处理中心自动处理后,再通过通讯系统把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方位、震源深度等地震信息以短信形式自动发送给用户,这些用户的手机和电脑即时显示地震信息,并伴有语言报警。用户可根据这些地震预警信息,及时逃生。地震前兆监测系统,是通过地电、地磁的数据变化,及其它技术方法,对高温岩浆造成的岩石板块上的大温差电压和电场进行监测,大地震发生前1-5天,便可根据温差电压的大小及其电场放电的临界状态进行判断,在地震发生前掌握地震孕育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及其方位。本发明技术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特点和积极效果。迄今在世界上,日本虽然新开发了地震预警系统,它是利用P波和S波传播的时间差进行预报地震,期望提前2分钟预报地震,但该系统屡次不尽人意,不是没有预报就是预报晚了。依愚之见:地震的P波既到达,人就能够感觉到了,应赶快逃命到安全的地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如果还守着仪器观察而延误逃生时间,得不偿失,毫无意义。国内也有“地震预报器”和“HRT波地震预报监测系统”等专利,是根据地震前的地声信号使电路工作,以期达到震前预报的目的。互联网上还有一些,其精神可嘉,效果概不置评。但要提醒的是:地震预报,就像医生诊病,连病理都未知晓,病源都找不到,就无法诊治。本发明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无论在理论上、原理上,还是技术上都属世界首创,不会与迄今世界上任何人的设计和仪器雷同。本地震预报机完全是根据我本人研究发现、世界首创的地震科学理论设计而成的。(2)在地震波未到达之前,便使人们知道地震即将发生的时间、震中地点(经纬度)、震源深度和地震的震级。准确及时地提供逃生和救灾决策根据。(3)预警时间恰到好处,又足够逃生:假设发生地震的震源离地面50千米,则:破坏性较强的地震S波传播速度约3.2千米/秒,传递到地面的震中位置约需16秒,加上地面建筑物摇晃、倒塌的时间共有约18秒,减去电磁脉冲传播的时间不到万分之一秒。仍有约18秒的逃生时间;如果距离震中180公里的地方,则有63秒以上的逃生时间,一般情况下都足够逃到安全的地方。(4)反应快,不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因地震预报机上反映的地震信号是自然界产生的,不是人为发生的信号,不需要层层上报->领导研究->批准发布->发布制作等耗时环节。(5)预报范围广,只要安装足够数量的探测器,可覆盖全球。(6)精确度高:预报的时间误差优于0.01秒,位置和距离优于500米,震级优于0.1级。(7)可靠性强。(8)携带方便,制造简单。添加进手机功能即可,也可以单体设置,或把接收到的地震电磁脉冲信息处理后,通过通信系统发布给手机、互联网和其它用户。
附图说明图1是手持地震预报终端机原理框图;图2是地震预报机a和添加了地震预报功能的手机b的外形图;图3是地震预报机工作原理方框示意图;图4是接收到地震电磁脉冲信号的地震预报机报警反应图;图5是地震刚发生0.1秒时,地震S波和地震电磁脉冲波传播的时间差示意图;图6是地震预报系统和地震前兆监测系统工作原理框图;图7是地震预报系统和地震前兆监测系统示意图;图8是地震预报系统和地震前兆监测系统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研究发现,地震发生时,作为震源的岩石板块,其上、下两面之间,必先放电,并产生地下雷暴电磁脉冲(本发明人称它为“地震电磁脉冲”),然后才发生地震,同时产生地震波。本发明技术,是通过地震发生的同时产生“地震电磁脉冲波”与地震破坏性较强的S波传播的时间差,进行地震预报的。利用这个时间差,即可获得地震预警逃生时间;逃生时间的长短,又与震源的距离密切相关,距离愈远,获得的预警时间愈长;经计算,震源深度为50公里的地震,处在震中位置的人们,仍可获得18秒的逃生时间;距离震源180公里处的人,可获得63秒的逃生时间。本发明技术可获得的地震预警逃生时间: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206"/> 其中:S是震源至持机人的距离,单位:千米。V是地震S波的传播速度,约3.2千米/秒。V′是电磁脉冲的传播速度,约3x10
5千米/秒。t是可获得的预警逃生时间,单位:秒。本发明技术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技术根据上述原理提出产品设计方案,组织团队设计出下列产品:1、地震预报机该机通过接收“地震电磁脉冲”信号,并把该信号进行处理。当地震发生时,地震预报机会自动发出语音和荧屏显示报警:X级地震来了!地震预报机分a、b两种。a、地震预报机,它是单一地震预报功能的地震预报机,制作简单。b、地震预报手机,它是把上述地震预报技术功能添加到移动电话(手机)之中,从而使手机增加地震预报功能,它们携带方便,都能独立地完成地震预报工作。2、地震预报系统和地震前兆监测系统这个系统由多个“地震电磁脉冲信号”接收机(按近似正方形,间距为100-200公里分布)。以及“地震电磁脉冲”信息处理中心、通讯系统和用户接收系统等组成。地震预报系统,其原理是把接收机接收到的地震电磁脉冲信号,经过信息处理中心自动处理后,再通过通讯系统把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方位、震源深度等地震信息以短信形式自动发送给用户,这些用户的手机和电脑即时显示地震信息,并伴有语言报警。用户可根据这些地震预警信息,及时逃生。地震前兆监测系统,是通过地电、地磁的数据变化,及其它技术方法,对高温岩浆造成的岩石板块上的大温差电压和电场进行监测,大地震发生前1-5天,便可根据温差电压的大小及其电场放电的临界状态进行判断,在地震发生前掌握地震孕育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及其方位。本发明技术与国内外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特点和积极效果。迄今在世界上,日本虽然新开发了地震预警系统,它是利用P波和S波传播的时间差进行预报地震,期望提前2分钟预报地震,但该系统屡次不尽人意,不是没有预报就是预报晚了。依愚之见:地震的P波既到达,人就能够感觉到了,应赶快逃命到安全的地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如果还守着仪器观察而延误逃生时间,得不偿失,毫无意义。国内也有“地震预报器”和“HRT波地震预报监测系统”等专利,是根据地震前的地声信号使电路工作,以期达到震前预报的目的。互联网上还有一些,其精神可嘉,效果概不置评。但要提醒的是:地震预报,就像医生诊病,连病理都未知晓,病源都找不到,就无法诊治。本发明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无论在理论上、原理上,还是技术上都属世界首创,不会与迄今世界上任何人的设计和仪器雷同。本地震预报机完全是根据我本人研究发现、世界首创的地震科学理论设计而成的。(2)在地震波未到达之前,便使人们知道地震即将发生的时间、震中地点(经纬度)、震源深度和地震的震级。准确及时地提供逃生和救灾决策根据。(3)预警时间恰到好处,又足够逃生:假设发生地震的震源离地面50千米,则:破坏性较强的地震S波传播速度约3.2千米/秒,传递到地面的震中位置约需16秒,加上地面建筑物摇晃、倒塌的时间共有约18秒,减去电磁脉冲传播的时间不到万分之一秒。仍有约18秒的逃生时间;如果距离震中180公里的地方,则有63秒以上的逃生时间,一般情况下都足够逃到安全的地方。(4)反应快,不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因地震预报机上反映的地震信号是自然界产生的,不是人为发生的信号,不需要层层上报->领导研究->批准发布->发布制作等耗时环节。(5)预报范围广,只要安装足够数量的探测器,可覆盖全球。(6)精确度高:预报的时间误差优于0.01秒,位置和距离优于500米,震级优于0.1级。(7)可靠性强。(8)携带方便,制造简单。添加进手机功能即可,也可以单体设置,或把接收到的地震电磁脉冲信息处理后,通过通信系统发布给手机、互联网和其它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