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专利转让一种双蒸汽夹层锅(CN201420730381.4)

  • 申请号:CN201420730381.4 申请公布号: CN204427640U
  • 申请日: 2014-11-30 申请公布日: 2015-07-01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分类号:A47J27/04;A47J36/00;A47J43/07;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包括锅体、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疏水器、成品卸料口集成、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搅拌机集成;温度传感器连接在锅体内层的外侧,压力传感器连接在锅体外层与内层之间,疏水器安装在锅体外层的一个开口处,成品卸料口集成包括成品卸料口阀门和管道,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管道与夹层蒸汽进气阀,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纯净水蒸汽进气管道和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搅拌机集成包括搅拌电机、可伸缩搅拌杆、搅拌翅,可伸缩搅拌。本实用新型不但缩短做饭时间、满足快餐及外卖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安全了性能。
1.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包括锅体(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2)、疏水器(3)、成品卸料口集成、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所述温度传感器(1)连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压力传感器(2)连接在锅体(8)外层(13)与内层(12)之间,xa0所述疏水器(3)安装在锅体(8)外层(13)的一个开口处,所述成品卸料口集成包括成品卸料口阀门(4)和管道,锅体(8)内层(12)底部有开孔,开孔上连接有的管道,管道上靠近锅体底部的部分安装成品卸料口阀门(4),所述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管道与夹层蒸汽进气阀(5),锅体(8)外层(13)开孔,开孔上连接有向外的管道,管道上安装有夹层蒸汽进气阀(5),所述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纯净水蒸汽进气管道和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纯净水蒸汽进气管道一端插入锅体(8)内部,管口开有快速加热蒸汽排气孔(7),另一端位于锅体(8)外部,安装有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机集成,所述搅拌机集成包括搅拌电机(10)、可伸缩搅拌杆(31)、搅拌翅(6),可伸缩搅拌杆(31)一端连接在位于锅体(8)上方的搅拌电机(10)上,另一端连接位于锅体(8)内部搅拌锅中食物的搅拌翅(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搅拌杆(31)内部中空,纯净水管道从可伸缩搅拌杆(31)内部穿过进入锅体(8)内,在锅体(8)内从可伸缩搅拌杆(31)中穿出,下端连接快速加热蒸汽排气孔(7);所述锅体(8)、可伸缩搅拌杆(31)、搅拌翅(6)、所用管道均为食品级304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安装在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上,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上端焊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在锅体(8)外层(13)的相应位置开孔,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与开孔连接,并且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与锅体(8)外层(13)之间密封;xa0xa0xa0xa0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绝热夹层(16)、温度传感器封盖(20),所述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和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为不锈钢材质,它们之间填充有绝热夹层(16),温度传感器(1)安装在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内,与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为丝接,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下端设有螺母(18),螺母(18)用温度传感器封盖(20)将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封闭,所述温度传感器(1)以信号线与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支架(22)上,支架为筒状,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上端焊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在锅体(8)外层(13)的相应位置开孔,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下端与开孔连接,并且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与锅体(8)外层(13)之间密封;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位于加层(14)内的部分开有不少于1个压力传感器小孔(21),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内,并用压力传感器封盖将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封闭;压力传感器(2)通过信号线与加层蒸汽进气阀门(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蒸汽夹层锅还包括支撑架(9),双蒸汽夹层锅焊接在支撑架(9)上,用于支撑双蒸汽夹层锅;所述支撑架(9)为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器(3)阀门密封垫、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的阀门密封垫,采用无毒、耐高温硅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蒸汽夹层锅还包括外置的连接加层蒸汽进气阀门的夹层加热蒸汽锅炉,连接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的纯净水蒸汽锅炉,所述纯净水蒸汽锅炉中的纯净水为食品级纯净水。技术领域
xa0xa0xa0xa0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或者液体快速加热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蒸汽夹层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明火蒸煮锅,此种加热方式采用裸露加热、热能利用率低,能源浪费较大,蒸煮时间过长;目前的夹层蒸汽锅虽能较解决能源利用率及相对缩短加热时间问题,但蒸汽送给、关闭都是人工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对于迅速发展的快餐、外卖等餐饮业已不适应。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控制、节能、省时、高校的双蒸汽夹层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包括锅体8,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2、疏水器3、成品卸料口集成、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所述温度传感器1连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压力传感器2连接在锅体8外层13与内层12之间,xa0所述疏水器3安装在锅体8外层13的一个开口处,所述成品卸料口集成包括成品卸料口阀门4和管道,锅体8内层12底部有开孔,开孔上连接有的管道,管道上靠近锅体底部的部分安装成品卸料口阀门4,所述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管道与夹层蒸汽进气阀5,锅体8外层13开孔,开孔上连接有向外的管道,管道上安装有夹层蒸汽进气阀5,所述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纯净水蒸汽进气管道和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纯净水蒸汽进气管道一端插入锅体8内部,管口开有快速加热蒸汽排气孔7,另一端位于锅体8外部,安装有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还包括搅拌机集成,所述搅拌机集成包括搅拌电机10、可伸缩搅拌杆31、搅拌翅6,可伸缩搅拌杆31一端连接在位于锅体8上方的搅拌电机10上,另一端连接位于锅体8内部搅拌锅中食物的搅拌翅6。所述可伸缩搅拌杆31内部中空,纯净水管道从可伸缩搅拌杆31内部穿过进入锅体8内,在锅体8内从可伸缩搅拌杆31中穿出,下端连接快速加热蒸汽排气孔7。所述温度传感器1安装在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上,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上端焊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在锅体8外层13的相应位置开孔,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与开孔连接,并且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与锅体8外层13之间密封;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绝热夹层16、温度传感器封盖20,所述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和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为不锈钢材质,它们之间填充有绝热夹层16,温度传感器1安装在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内,与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为丝接,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下端设有螺母18,螺母18用温度传感器封盖20将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封闭,所述温度传感器1以信号线与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支架22上,支架为筒状,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上端焊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在锅体8外层13的相应位置开孔,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下端与开孔连接,并且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与锅体8外层13之间密封;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位于加层14内的部分开有不少于1个压力传感器小孔21,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内,并用压力传感器封盖将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封闭;压力传感器2通过信号线与加层蒸汽进气阀门5相连。所述双蒸汽夹层锅还包括支撑架9,双蒸汽夹层锅焊接在支撑架9上,用于支撑双蒸汽夹层锅。所述疏水器3阀门密封垫、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的阀门密封垫、采用无毒、耐高温硅橡胶;所述锅体8、可伸缩搅拌杆31、搅拌翅6、所用管道均为食品级304不锈钢;所述支架9为不锈钢。所述双蒸汽夹层锅还包括外置的连接加层蒸汽进气阀门的夹层加热蒸汽锅炉,连接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的纯净水蒸汽锅炉,所述纯净水蒸汽锅炉中的纯净水为食品级纯净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但缩短做饭时间、满足快餐及外卖的要求,同时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蒸汽夹层锅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支架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力传感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蒸汽夹层锅,包括锅体8,温度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2、疏水器3、成品卸料口集成、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还包括外置的连接加层蒸汽进气阀门的夹层加热蒸汽锅炉,连接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的纯净水蒸汽锅炉,纯净水蒸汽锅炉中的纯净水为食品级纯净水。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温度传感器1安装在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包括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绝热夹层16、温度传感器封盖20,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和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均为不锈钢材质,它们之间填充有绝热夹层16,这种结构可以使温度传感器不受加层14内水蒸汽的温度的影响;温度传感器1安装在温度传感器内套筒15内,与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丝接,温度传感器外套筒17下端设有螺母18,使用螺母18,将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用温度传感器封盖20封闭。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上端焊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不破坏锅体8的内层,并在锅体8外层13的相应位置开孔,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与开孔连接,并且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与锅体8外层13之间以焊接的方式密封,确保夹层承受一定的压力;同时温度传感器1以信号线与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及其控制器相连,当锅体8内层的液体达到设定的温度时,自动或者手动关闭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不仅防止国内的液体汽化还可以节省能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自动或者手动关闭阀门的临界设定温度设定为80°,当温度传感器1检测到温度大于等于80°,自动或者手动关闭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如图4所示,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压力传感器支架22上,支架为筒状,不锈钢材质,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上端焊接在锅体8内层12的外侧,在锅体8外层13的相应位置开孔,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下端与开孔连接,并且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与锅体8外层13之间密封;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位于加层14内的部分开有不少于1个压力传感器小孔21,压力传感器2安装在压力传感器安装支架22内,并用压力传感器封盖将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下端封闭,压力传感器可以通过小孔21探测夹层14的压力;压力传感器2通过信号线与加层蒸汽进气阀门5相连,当夹层14内的蒸汽压力或者大于达到预设的压力值时,自动或者手动的关闭加层蒸汽进气阀门5,防止因为压力过大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设定预设压力值为0.2Mpa。疏水器3安装在锅体8外层13靠近底部的一个开孔处,用于排除夹层14内的冷凝水和污物。成品卸料口集成包括成品卸料口阀门4和管道,本实用新型在锅体8内层12底部开孔,在开孔上连接管道,管道上靠近锅体底部的位置安装成品卸料口阀门4,上述的成品卸料口阀门4为手动蝶阀,便于将锅体8内食品送出。夹层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管道与夹层蒸汽进气阀5,本实用新型在锅体8外层13上开孔,开孔上连接有向外的管道,管道连接夹层加热蒸汽锅炉,夹层加热蒸汽锅炉与锅体8之间安装有夹层蒸汽进气阀5,通过夹层蒸汽进气阀5的开和关来通过夹层14对锅体8内食物加热。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机集成,用于防止粥类坐锅,搅拌机集成包括搅拌电机10可伸缩搅拌杆31、搅拌翅6,可伸缩搅拌杆31一端连接在位于锅体8上方的搅拌电机10上,另一端连接位于锅体8内部的搅拌翅6。上述的可伸缩搅拌杆31是一种常见的可伸缩杆杆,例如常见的可伸缩拖把杆,再点击的带动下,可伸缩搅拌杆31带动搅拌翅6对锅体内的粥类等液体食物进行搅拌;当锅体采用蒸的工艺时,不需要进行搅拌,因此通过可伸缩搅拌杆将搅拌翅6提起,不影响食物的蒸制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加热蒸汽进气阀集成包括纯净水蒸汽进气管道和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纯净水蒸汽进气管道一端插入锅体8内部,管口开有快速加热蒸汽排气孔7,另一端位于锅体8外部,连接纯净水蒸汽锅炉,纯净水蒸汽锅炉中的纯净水为食品级纯净水,在锅体和纯净水蒸汽锅炉之间安装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通过纯净水蒸汽锅炉内的热蒸汽来加热锅体8的食物。在安装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将可伸缩搅拌杆31内部中空,纯净水管道从可伸缩搅拌杆31内部穿过进入锅体8内,在锅体8内从可伸缩搅拌杆31中穿出,下端连接快速加热蒸汽排气孔7xa0。本实用新型将双蒸汽夹层锅焊接在支撑架9上,用于支撑双蒸汽夹层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疏水器3阀门密封垫、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的阀门密封垫、采用无毒、耐高温硅橡胶;锅体8、可伸缩搅拌杆31、搅拌翅6、所用管道均采用食品级304不锈钢;其他金属材质而不需要与食材相接触的组成均使用不锈钢,不锈钢之间的连接均为焊接,阀门与不锈钢之间的连接均为丝接。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锅内先加入液体食材,手动打开夹层蒸汽进气阀门5,往夹层14通入热蒸汽,同时手动打开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一方面夹层蒸汽对锅内液体加热,同时纯净水蒸汽直接对锅内液体加热,使锅内食材快速达到烹制要求,当锅体内层12的食材达到或大于设定温度后,自动关闭或手动关闭纯净水蒸汽进气阀门11;当夹层蒸汽压力达到或大于设定值时,自动关闭或手动关闭夹层蒸汽进气阀门5,同时搅拌电机10的转动,搅拌翅6进行搅拌,防止坐锅,成熟后,通过成品卸料口阀门4将食物取出。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