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公开号:CN205664600U)

  • 申请号:CN201620410921.X 申请公布号: CN205664600U
  • 申请日: 2016-05-04 申请公布日: 2016-10-26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 分类号:F25D23/12;F25D11/02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箱和热水箱,所述保温箱、热水箱的热源由所述冰箱制冷过程中散热器散热提供,所述保温箱外部设有用于将冰箱制冷过程中的热量回收利用的保温材料,所述热水箱用于将多余的热量通过水回收并加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将目前使用中的冰箱制冷原理上进行了拓展,将其过程中散发出的大量热能,加以回收、利用,让它造福人类,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湿度的干扰。
1.一种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温箱和热水箱,所述保温箱、热水箱的热源由所述冰箱制冷过程中散热器散热提供,所述保温箱外部设有用于将冰箱制冷过程中的热量回收利用的保温材料,所述热水箱用于将多余的热量通过水回收并加以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电冰箱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MOS管之前和蒸发器之后,其制作材料为铜、铝中的任何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和电冰箱制作在同一箱体中,均设有独立的保温材料,相互不串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内部设为多层柜架结构,用于放置多盘食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器为5升的金属容器,其周边为制冷系统循环中保温箱管路出口连接部,用于将多余未散发掉的热量消耗掉。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冰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节能电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消费者能够使用的冰箱均为具有冷藏、冷冻功能的冰箱,虽然在制冷技术不断升级做出了变频制冷技术的冷箱,它的功能也只是在制冷范围以及过程中使用能源消耗上的能效以上,做出了节能效果,其范围没有拓展。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有很大的进步。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包括冷藏室,冷冻室,还包括:保温箱和热水箱,所述保温箱、热水箱的热源由所述冰箱制冷过程中散热器散热提供,所述保温箱外部设有用于将冰箱制冷过程中的热量回收利用的保温材料,所述热水箱用于将多余的热量通过水回收并加以利用。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电冰箱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MOS管之前和蒸发器之后,其制作材料为铜、铝中的任何一种。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和电冰箱制作在同一箱体中,均设有独立的保温材料,相互不串热。优选的,所述保温箱内部设为多层柜架结构,用于放置多盘食物。优选的,所述热水器为5升的金属容器,其周边为制冷系统循环中保温箱管路出口连接部,用于将多余未散发掉的热量消耗掉。优选的,所述电动执行器外壳材料为铝合金。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目前使用中的冰箱制冷原理上进行了拓展,将其过程中散发出的大量热能,加以回收、利用,让它造福人类,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湿度的干扰。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节能电冰箱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节能电冰箱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节能电冰箱,保留其原有的冷藏室及冰箱冷冻室,增加保温箱和热水箱,提供保温箱、热水箱的热源是冰箱制冷过程中散热器所提供的,保温箱外部设有保温材料,将冰箱制冷过程中的热量回收利用,热水箱将多余的热量通过水回收并加以利用,保温箱可能提供一年四季饭菜等熟食保温,使人们在饮食过程中达到较好的效果。将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毛细管之前和蒸发器之后的散热系统管路用作保温箱的热量散热器,材料以散热性能较好铜、铝制作。保温箱和冰箱制作在同一箱体中,相互均有独立的保温材料,相互不串热。保温箱使用边是制冷系统中的散热管路,保温箱内部为多层柜架结构,可以放置多盘食物,其容量视制冷功率大小设置。热水器为5升或者其他容积的金属容器,周边为制冷系统循环中保温箱管路出口连接部,将多余未散发掉的热量消耗掉。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实施例的设计,将目前使用中的冰箱制冷原理上进行了拓展,将其过程中散发出的大量热能,加以回收、利用,让它造福 人类,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湿度的干扰。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特定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时,可进行各种变化和等同替换。此外,为适应本实用新型技术的特定场合,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诸多修改而不脱离其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包括所有落入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