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公开号:CN207481728U)

  • 申请号:CN201721526017.6 申请公布号: CN207481728U
  • 申请日: 2017-11-15 申请公布日: 2018-06-12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分类号:B60N2/90

专利介绍

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包括有与汽车座位固定的第一带本体以及用于将使用者头部固定于汽车座位的第二带本体,所述第一带本体上设置有用于第一带本体闭合/打开的扣合组件,所述第一带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带本体长度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二带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带本体长度的第二调节件。使用者把插接座调整至合适位置并将第二带本体通过插接体与插接座的配合固定在第一带本体上,使用者的头部在第二固定带的作用下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当汽车发生撞击时,由于第一固定带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使用者的头部也会被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减少撞击时乘客头部与身体之间发生的位移量,降低汽车撞击对乘客颈部组织产生的损伤。
1.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汽车座椅固定的第一带本体(41)以及用于将使用者头部固定于汽车座椅的第二带本体(42),所述第一带本体(41)上设置有用于第一带本体(41)闭合/打开的扣合组件(5),所述第一带本体(41)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带本体(41)长度的第一调节件(6);所述第一带本体(41)上还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第二带本体(42)的插接座(81),所述第二带本体(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插接座(81)插接配合的插接体(82),所述第二带本体(42)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带本体(42)长度的第二调节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本体(41)为柔性尼龙织带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本体(42)为具有弹性的针织松紧带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组件(5)为背包插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座(81)包括有与第一带本体(41)缝纫连接的连接带(7)以及固定在连接带(7)远离第一带本体(41)一侧的座体,所述连接带(7)为具有弹性的针织松紧带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本体(42)上滑移设置有与使用者头部接触的柔性垫片(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垫片(10)的内部还设置有气囊或水囊。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品,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
背景技术
在乘坐列车、飞机或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长途旅行的过程中,座位并会特别符合使用者的坐姿尤其是颈部与头部,人们通常会使用U型枕来改善座位的舒适度。公开号为CN2026695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定位的旅行头枕,其结构包括U形枕,在所述U形枕上连接有系带;在所述系带上设置有长度调整机构;所述系带与所述U形枕通过闭合的环圈或开口的挂钩相互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系带套接在座椅的靠背上,以对U形枕形成定位,从而限制人员头部的倾斜,在舒适地承托起头部的同时,缓解颈部及肩脾部肌肉和韧带的紧张状态,当今社会人们对乘车安全的越来越重视,在乘车过程中,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会系上安全带,以避免在出现事故时汽车内的乘客被甩出车外,但是在撞击时,用于乘客身体被安全带固定在座位上,而人体颈部(即头部与躯干连接处)较为柔弱,在撞击的瞬间,乘客的头部会保持惯性继续向前,导致出现事故后,伤员颈部组织损伤,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使用者在使用者可以将头部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在发生汽车撞击的事故时,可以产生拉力将使用者的头部固定在汽车座椅上,避免使用者头部与躯干之间发生较大的位移,减少了出现事故后伤员颈部的组织损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包括有与汽车座位固定的第一带本体以及用于将使用者头部固定于汽车座位的第二带本体,所述第一带本体上设置有用于第一带本体闭合/打开的扣合组件,所述第一带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带本体长度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带本体上还设置有两个用于连接第二带本体的插接座,所述第二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插接座插接配合的插接体,所述第二带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二带本体长度的第二调节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第一带本体在汽车座椅上并通过扣合组件使第一带本体闭合,将第一带本体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然后使用者把插接座调整至合适位置并将第二带本体通过插接体与插接座的配合固定在第一带本体上,使用者的头部在第二固定带的作用下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当汽车发生撞击时,由于第一固定带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使用者的头部也会被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减少撞击时乘客头部与身体之间发生的位移量,降低汽车撞击对乘客颈部组织产生的损伤;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头部辅助固定带还可对头部起到辅助支撑与矫正的作用,使驾驶员与乘客在长途旅行过中保持舒适;设置在第一带本体上第一调节件与设置在第二带本体上的第二调节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可以适用于车辆以及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带本体为柔性尼龙织带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织带遇到明火后会融合,并不会直接燃烧,大大保证了汽车内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带本体为具有弹性的针织松紧带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带本体选择具有弹性的针织松紧带制成,在使用时,第二带本体可以自动与使用者的头部贴合,针织松紧带还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合组件为背包插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合组件采用背包插扣,采用市面上较为常见的背包插扣,一方面背包插扣在使用时开合都较为方便,另一方面,背包插扣广在市面上广泛流传,大部分的使用者都可以直接使用,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降低了头部辅助固定带的使用难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座包括有与第一带本体缝纫连接的连接带以及固定在连接带远离第一带本体一侧的座体,所述连接带为具有弹性的针织松紧带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带采用针织松紧带制成,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转动头部,减少头部辅助固定带对使用者头部的束缚感,进一步提高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带本体上滑移设置有与使用者头部接触的柔性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带本体上设置柔性垫片,增加了第二带本体与使用者头部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了第二带本体对使用者头部压力,进一步跳了使用者使用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垫片的内部还设置有气囊/水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垫片内部设置气囊/水囊后,通过气囊/水囊的变形进一部降低第二固定带对使用者头部的压力,尤其是水囊还可以作为夏季消暑降温的器具来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下有益效果:对客车和小轿车的乘客遇到紧急刹车和事故时头部和颈椎避免二次伤害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乘客由于身体与躯干发生位移后颈部组织的损伤;头部辅助固定带的整体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较低,经济实用,便于使用者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汽车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柔性垫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头枕;2、靠背;3、坐垫;4、头部辅助固定带;41、第一带本体;42、第二带本体;5、扣合组件;51、插扣座;52、插扣体;6、第一调节件;7、连接带;8、固定组件;81、插接座;82、插接体;9、第二调节件;10、柔性垫片;11、囊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座位的头部辅助固定带,应用于汽车座椅上,通常汽车座椅包括有坐垫3、靠背2以及头枕1,汽车上的乘客在乘坐汽车时,会使用安全带将身体固定在汽车座椅上;乘客可以使用头部辅助固定带4将头部固定在头枕1上以将乘客的头部固定在头枕1上,头部辅助固定带4包括有与头枕1固定的第一固定带41以及与乘客头部固定的第二固定带42,第一固定带41上缝纫有用于连接第二固定带42的连接带7。第一固定带41的两端设置有扣合组件5,乘客可以使用扣合组件5将第一固定带41固定在头枕1上,同时也便于将固定在头枕1上的第一固定带41拆除下来;本方案中扣合组件5采用背包插扣,扣合组件5包括有配套使用的插扣座51和插扣体52;由于目前汽车的品牌很多,不同品牌的汽车座椅的尺寸不同,为了便于头部辅助固定带4在不同尺寸的座椅上,第一固定带41上设置有第一调节件6,本方案中第一调节件6为“日”字扣。第一固定带41上设置有两根连接带7,连接带7与第二固定带42通过固定组件8可拆卸连接,本方案中固定组件8也为背包插扣,在连接带7远离第一固定带4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座81,第二固定带42的两端设置有与插接座81配合使用的插接体82,乘客可以通过固定组件8将第二固定带42快速的安装在第一固定带41上,同时也方便第二固定带42的更换;为了适应不同乘客对第二固定带42松紧程度的调节,第二固定带42上设置有第二调节件9,本方案中第二调节件9为“日”字扣。结合图2与图3所述,第二固定带42上设置有柔性垫片10,柔性垫片10通过增加乘客头部与第二固定之间的接触面积来减少局部的压强,从而提高乘客的舒适度;本方案中柔性垫片10的内部还以设置囊体11,囊体11内部可以填充空气、液体,进一步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尤其是囊体11内部填充液体后,还可起到降温的作用。为了提高第一固定带41固定时的稳定性,本方案中第一固定带41采用柔性尼龙织带制成;为了提高第二固定带42对使用者的固定作用,本方案中第二固定带42采用具有弹性的针织松紧带制成。具体实施过程:1、使用者将扣合组件5打开,将第一固定带41套在头枕1上,将扣合组件5组合在一起;2、使用者通过调整第一调节件6将第一固定带41固定在头枕1上;3、使用者先将一侧的插接体82插入插接座81内;然后通过调整第二调节件9调整第二固定带42的长度;4、将另一侧未固定的插接体82插入插接座81内。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