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包括悬吊块、缆绳孔、上支撑板、支架杆、电机、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下支撑板、摄像头安装桶、右拉杆、右上揽臂、右下揽臂、对吸继电器对A、对吸继电器对B、左下揽臂、左拉杆、对吸继电器对C、左上揽臂、对吸继电器对D、传动齿轮、左从动齿轮和电机架,支架杆共四根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相连,上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悬吊块,电机架分别与四根支架杆相连且其上设置有电机,主动齿轮与电机相连,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左从动齿轮从右到左依次安装在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且其相邻间相互啮合,右从动齿轮和左从动齿轮分别与穿过下支撑板的右拉杆和左拉杆固定相连。
1.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悬吊块、缆绳孔、上支撑板、支架杆、电机、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下支撑板、摄像头安装桶、右拉杆、右上揽臂、右下揽臂、对吸继电器对A、对吸继电器对B、左下揽臂、左拉杆、对吸继电器对C、左上揽臂、对吸继电器对D、传动齿轮、左从动齿轮和电机架,所述支架杆共四根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相连,所述上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悬吊块,所述电机架分别与四根所述支架杆相连且其上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左从动齿轮从右到左依次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且其相邻间相互啮合,所述右从动齿轮和所述左从动齿轮分别与穿过所述下支撑板的所述右拉杆和所述左拉杆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拉杆和所述右拉杆等长且其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揽臂和所述右上揽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拉杆和所述右拉杆上,其自由端分别相对,且其同侧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对吸继电器对C和所述对吸继电器对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揽臂和所述右下揽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拉杆和所述右拉杆下端,其自由端分别相对,且其同侧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对吸继电器对A和所述对吸继电器对B,并处于所述左上揽臂和所述右上揽臂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吸继电器对A、对吸继电器对B、对吸继电器对C和对吸继电器对D均采用两个朝向相对的电磁继电器所组成的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下揽臂和所述右下揽臂所处水平面和所述左上揽臂和所述右上揽臂所处水平面之间的间距大小为200mm~500mm。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急救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
背景技术
经常有电视、报纸等媒体报导公安、消防、特勤等战士抢救落井儿童的经过,或者是当地政府、公安、医院、群众联合救助落井人员的经过。综合起来,救助落井者有以下方法:一是向井内释放绳索,让落井者自缚后拉出,但落井者一般为年幼孩童,或者已经失去知觉;二是用绳子将体材瘦小的救助人员头朝下吊下去,然后将落水者救出;三是动用大型挖掘设备从一边挖掘,费时费力而且有泥土、水泥块坠落砸伤被救人员的危险。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专用于救援落入细管深井的少年儿童,可以安全、快速、轻易地对落井者进行施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包括悬吊块、缆绳孔、上支撑板、支架杆、电机、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下支撑板、摄像头安装桶、右拉杆、右上揽臂、右下揽臂、对吸继电器对A、对吸继电器对B、左下揽臂、左拉杆、对吸继电器对C、左上揽臂、对吸继电器对D、传动齿轮、左从动齿轮和电机架,所述支架杆共四根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相连,所述上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所述悬吊块,所述电机架分别与四根所述支架杆相连且其上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右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传动齿轮和左从动齿轮从右到左依次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面且其相邻间相互啮合,所述右从动齿轮和所述左从动齿轮分别与穿过所述下支撑板的所述右拉杆和所述左拉杆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左拉杆和所述右拉杆等长且其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左上揽臂和所述右上揽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拉杆和所述右拉杆上,其自由端分别相对,且其同侧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对吸继电器对C和所述对吸继电器对D。进一步地,所述左下揽臂和所述右下揽臂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部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拉杆和所述右拉杆下端,其自由端分别相对,且其同侧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对吸继电器对A和所述对吸继电器对B,并处于所述左上揽臂和所述右上揽臂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对吸继电器对A、对吸继电器对B、对吸继电器对C和对吸继电器对D均采用两个朝向相对的电磁继电器所组成的构造。进一步地,所述左下揽臂和所述右下揽臂所处水平面和所述左上揽臂和所述右上揽臂所处水平面之间的间距大小为200mm~500mm。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专用于救援落入细管深井的少年儿童,可以安全、快速、轻易地对落井者进行施。2、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继电器成对吸附结构,可以快速迅捷地完成对落井者的抓扣。3、本实用新型可以抓扣落井者两个部位,便于垂直拉起,尤其适合昏迷的落井者。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5、本实用新型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中:1-悬吊块,2-缆绳孔,3-上支撑板,4-支架杆,5-电机,6-右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下支撑板,9-摄像头安装桶,10-右拉杆,11-右上揽臂,12-右下揽臂,13-对吸继电器对A,14-对吸继电器对B,15-左下揽臂,16-左拉杆,17-对吸继电器对C,18-左上揽臂,19-对吸继电器对D,20-传动齿轮,21-左从动齿轮,22-电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管深井急救器,包括悬吊块1、缆绳孔2、上支撑板3、支架杆4、电机5、右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7、下支撑板8、摄像头安装桶9、右拉杆10、右上揽臂11、右下揽臂12、对吸继电器对A13、对吸继电器对B14、左下揽臂15、左拉杆16、对吸继电器对C17、左上揽臂18、对吸继电器对D19、传动齿轮20、左从动齿轮21和电机架22,支架杆4共四根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8相连,上支撑板3上端面设置有两个悬吊块1,电机架22分别与四根支架杆4相连且其上设置有电机5,主动齿轮7与电机5相连,右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7、传动齿轮20和左从动齿轮21从右到左依次安装在下支撑板8的上端面且其相邻间相互啮合,右从动齿轮6和左从动齿轮21分别与穿过下支撑板8的右拉杆10和左拉杆16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拉杆16和右拉杆10等长且其平行。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上揽臂18和右上揽臂11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部分别安装在左拉杆16和右拉杆10上,其自由端分别相对,且其同侧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对吸继电器对C17和对吸继电器对D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下揽臂15和右下揽臂12处于同一水平面,其中部分别安装在左拉杆16和右拉杆10下端,其自由端分别相对,且其同侧的自由端上分别设置有对吸继电器对A13和对吸继电器对B14,并处于左上揽臂18和右上揽臂11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对吸继电器对A13、对吸继电器对B14、对吸继电器对C17和对吸继电器对D19均采用两个朝向相对的电磁继电器所组成的构造。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左下揽臂15和右下揽臂12所处水平面和左上揽臂18和右上揽臂11所处水平面之间的间距大小为200mm~5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实用新型通过缆绳与悬吊块1上的缆绳孔2相连,摄像装置的摄像方向朝下并安装在摄像头安装桶9上,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洗细管深井中,在通过摄像装置发现落井者后,吸继电器对C17和对吸继电器对B14此时处于吸合状态,对吸继电器对A13和对吸继电器对D19处于分离状态,在右上揽臂11和左上揽臂18套在落井者身上后,继电器对C17和对吸继电器对B14由吸合状态转变为分离状态,然后电机5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左拉杆16和右拉杆10转动转动,使得对吸继电器对A13、对吸继电器对B14、对吸继电器对C17和对吸继电器对D19均产生吸合状态,亦即使得右上揽臂11和左上揽臂18吸合在一起,右下揽臂12和左下揽臂15吸合在一起,产生两个抓扣动作,然后通过收拉缆绳即可将落井者吊起,完成救援工作。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