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华蟾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中的用途。经效果试验表明,华蟾素具有快速消除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
1.华蟾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中的用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华蟾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以华蟾素为活性成分制备的注射液、皮下埋植剂、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药物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已知药物华蟾素的新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华蟾素:CAS NO.1108-68-5;中文别名:华蟾蜍它灵;英文名称:Cinobufotalin;英文别名:4,15b-Epoxy-3b,5a,16b-trihydroxy-5b,20(22)-bufadienolide 16-acetateEINECS;分子式:C26H34O7;分子量:458.54。华蟾素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干蟾皮提取物;功能主治: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肝等。目前未见华蟾素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任何记载。在我国,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最新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7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因糖尿病引起双目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3倍,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比一般人高20倍,并发冠心病及中风比一般人多2-3倍,并发肾功能衰竭比一般人多17倍。其死亡人数已经是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位居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我国每年死于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高达150万。糖尿病对全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是II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的能力及促进周围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为了调节血糖在正常水平,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即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从而给机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同时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内脏型肥胖等疾病的发病有关,是“代谢综合征”的成分之一,而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的中心环节,因此改善II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的治疗及减少糖尿病并发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胰岛素增敏剂正式针对这一发病机理出现的一类药物,它通过胰岛素靶组织的敏感性,促进外围总之(脂肪、肝脏、骨骼肌等)对葡萄糖的摄取与消除能力,抑制肝脏的糖异生的作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抗性,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目前,这一类药物中研究最多的是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虽然这类药物降低胰岛素抵抗的确切机理还不清楚,但它们确定降低了胰岛素抵抗病人体内升高的脂肪酸水平,同时,它们也改变了体内脂肪组织的分布,用TZDS类治疗胰岛素抵抗的II型糖尿病不仅改善了血糖的控制,降低抵抗,而且使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其它部分失调状况(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微白蛋白血症等)得到好转,且治疗时不会引起低血糖,倍受人们注目。但是如果治疗胰岛素抵抗采用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一则用药三个月以上才能起效,起效后一旦停药又会复发,二则该类药物长期应用会发生心血管事件。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华蟾素的医药新用途,本发明所提供的华蟾素的医药新用途是华蟾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中所述产品具体为药物。需要的时候,在上述药物中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以华蟾素为活性成分制备的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可以制成注射液、皮下埋植剂、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等多种形式。上述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效果试验表明,华蟾素具有快速消除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II型糖尿病病人90%都有胰岛素抵抗。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意味着它是由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发生,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能充分地被细胞吸收。当大多数的葡萄糖滞留血液中,血糖就升高,血液中过剩葡萄糖只能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糖尿病就是这样发生的。由于细胞内得不到充分的葡萄糖供给身体作为能量,所以糖尿病人总是感到饥渴和疲乏。胰岛素抵抗使机体血糖代谢不再自然循环,继而进入到血液中。由于胰岛素抵抗,胰腺β细胞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进行工作,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血液中的高胰岛素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使胰腺β细胞衰竭,再也分泌不出更多的胰岛素来,血糖也只能“居高不下”了。病人不得不最终依靠注射人工胰岛素维持生命。古今中医名家认为“毒”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提出从“毒”论治。致人患消渴毒源有九:(1) 过食肥甘致胃肠积热为毒;七情不畅,(2)气滞血瘀转为热毒。(3)外感六淫入里化为热毒。(4)现代医学证明:柯萨奇B4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而致糖尿病。(5)本文开始描述的各种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毒素侵入,更是直接中毒,引起糖尿病。(6)自由基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对血管及神经的过氧化损伤是引起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7)肿瘤坏死因子α与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II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而体内过度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介导IR中起中心介质作用,它从不同的环节.不同层次干扰了胰岛素的生物功能。TNFα为一种细胞因子,能引起炎性损害.导致细胞病变。(8)糖尿病的“糖毒性”问题:高血糖所致的“糖基化”即所谓糖毒性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中占重要地位。中医可理解为“邪久入深为毒”,“热郁为毒”。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可解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9)糖尿病的“脂毒性”问题:近年来又提出游离脂肪酸 (FFA)升高导致胰岛素抵抗而促发糖尿病等所谓“脂毒性”问题,研究表明,肥胖者脂肪细胞高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后者促进脂肪分解使FFA升高,高浓度 FFA可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毒”在糖尿病发病中的核心机制是“热毒”消灼,热毒上灼肺津,中劫胃液,下耗肾水则三消俱现。由此可见,毒不仅与糖尿病的主证而且与其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毒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中药制剂:华蟾素,可以消除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破坏人体血糖自然循环,所以消除或改善造成胰岛素抵抗的因素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造成胰岛素抵抗的问题一旦解决,不但血糖得到控制,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也能得到长久保护。通过以下实施例说明华蟾素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中的新用途。对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II型糖尿病患者。药品:购自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华蟾素注射液,国药准字 Z34020273。方法:静脉滴注,一日1次,一次5~10ml(1~2支),用0.9%氯化钠500ml 稀释后缓缓滴注,用药12天为一疗程。效果:见下表(病历号为陕西永福中医糖尿病医院病历编号):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
![]()
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inline="no" orientation="portrait" wi="700"/> 由上表可见,共60人的实验中,经一疗程后,胰岛素抵抗下降(↓)为52人,占86.66%,胰岛素抵抗上升(↑)为8人,占13.33%。可见华蟾素具有快速消除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具有疗程短,疗效显著,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以现有公知制药技术,以华蟾素为活性成分制备注射液、皮下埋植剂、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以合适剂量供给患者,可以快速消除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