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公开号:CN206856923U)

  • 申请号:CN201720640305.8 申请公布号: CN206856923U
  • 申请日: 2017-06-05 申请公布日: 2018-01-09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分类号:B62M21/00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驱动轴、驱动链轮、链条、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轴上固定设有与驱动链轮同步转动的大齿轮,在自行车车架上通过转轴设有小齿轮,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传动,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比为2:1,即大齿轮旋转一圈,小齿轮旋转两圈,自行车车架上固定设有固定销,小齿轮的周边沿上设有定位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销和定位销上,这样,驱动链轮在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的驱动下逆时针旋转,大齿轮同步逆时针旋转,小齿轮则顺时针旋转。本实用新型消除了驱动链轮上的死角区域,提高了脚踏自行车骑行的效率。
1.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1)、驱动轴(12)、驱动链轮(2)、链条(5)、左脚踏柄(3)和右脚踏柄(4),驱动链轮(2)通过驱动轴(12)设置在自行车车架(1)上,驱动链轮(2)通过链条(5)与自行车车架(1)后部的后轮连接传动,在驱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脚踏柄(3)和右脚踏柄(4),左脚踏柄(3)和右脚踏柄(4)的安装方向相反,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轴(12)上固定设有与驱动链轮(2)同步转动的大齿轮(6),在自行车车架(1)上通过转轴设有小齿轮(7),大齿轮(6)和小齿轮(7)啮合传动,大齿轮(6)与小齿轮(7)的啮合比为2:1,自行车车架(1)上固定设有固定销(8),小齿轮(7)的周边沿上设有定位销(9),弹簧(1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销(8)和定位销(9)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齿轮(7)的周边沿上设有调节槽(11),定位销(9)通过螺栓固定设在调节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齿轮(6)的圆心、小齿轮(7)的圆心和固定销(8)在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齿轮(7)上的定位销(9)位于大齿轮(6)和小齿轮(7)的啮合处时,所述的左脚踏柄(3)与竖直方向上部的圆周夹角(A)为135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自行车的改进,具体的说是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脚踏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前轮、后轮、把手、车座、驱动链轮、驱动轴、左脚踏柄、右脚踏柄和链条,驱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后轮上的链轮连接,驱动链轮的中部通过驱动轴设置在自行车车架的中部,在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通过转动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从而使驱动链轮旋转,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的安装角度为180度。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旋转的360度的过程中,每个脚踏柄只有120度的范围是做功的,即从前上方脚踏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0度开始,向前下方逆时针旋转120度范围内,是一个用力做功的过程;在驱动链轮旋转360度的范围内,在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的配合作用下,各有120度的用力做功的过程,其他为不做功的角度范围,即在竖直方向的前后30度范围内,为死角区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除驱动链轮上的死角区域的无死角脚踏自行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驱动轴、驱动链轮、链条、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驱动链轮通过驱动轴设置在自行车车架上,驱动链轮通过链条与自行车车架后部的后轮连接传动,在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的安装方向相反,即安装角度呈180度,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轴上固定设有与驱动链轮同步转动的大齿轮,在自行车车架上通过转轴设有小齿轮,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传动,大齿轮与小齿轮的啮合比为2:1,即大齿轮旋转一圈,小齿轮旋转两圈,自行车车架上固定设有固定销,小齿轮的周边沿上设有定位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销和定位销上,这样,驱动链轮在左脚踏柄和右脚踏柄的驱动下逆时针旋转,大齿轮同步逆时针旋转,小齿轮则顺时针旋转。所述的小齿轮的周边沿上设有调节槽,定位销通过螺栓固定设在调节槽内。所述的大齿轮的圆心、小齿轮的圆心和固定销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小齿轮上的定位销位于大齿轮和小齿轮的啮合处时,所述的左脚踏柄与竖直方向上部的圆周夹角为135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增加了相互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通过小齿轮上弹簧的蓄力作用,使驱动链轮的死角区域在弹簧拉力作用下驱动旋转,从而消除了驱动链轮上的死角区域,提高了脚踏自行车骑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脚踏柄位于发力起始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脚踏柄位于发力结束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脚踏柄位于发力起始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自行车车架;2、驱动链轮;3、左脚踏柄;4、右脚踏柄;5、链条;6、大齿轮;7、小齿轮;8、固定销;9、定位销;10、弹簧;11、调节槽;12、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无死角脚踏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架1、驱动轴12、驱动链轮2、链条5、左脚踏柄3和右脚踏柄4,驱动链轮2通过驱动轴12设置在自行车车架1上,驱动链轮2通过链条5与自行车车架1后部的后轮连接传动,在驱动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左脚踏柄3和右脚踏柄4,左脚踏柄3和右脚踏柄4的安装方向相反,即安装角度呈180度,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轴12上固定设有与驱动链轮2同步转动的大齿轮6,在自行车车架1上通过转轴设有小齿轮7,大齿轮6和小齿轮7啮合传动,大齿轮6与小齿轮7的啮合比为2:1,即大齿轮6旋转一圈,小齿轮7旋转两圈,自行车车架1上固定设有固定销8,小齿轮7的周边沿上设有定位销9,弹簧1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固定销8和定位销9上,这样,驱动链轮2在左脚踏柄3和右脚踏柄4的驱动下逆时针旋转,大齿轮6同步逆时针旋转,小齿轮7则顺时针旋转。所述的小齿轮7的周边沿上设有调节槽11,定位销9通过螺栓固定设在调节槽11内,这样,可以针对定位销9的安装位置做适当的微调。所述的大齿轮6的圆心、小齿轮7的圆心和固定销8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的小齿轮7上的定位销9位于大齿轮6和小齿轮7的啮合处时,所述的左脚踏柄3与竖直方向上部的圆周夹角A为135度。所述的左脚踏柄3与竖直方向上部的圆周夹角A为30度时,此为左脚踏柄3的发力起始状态,如图2,大齿轮6和小齿轮7的啮合点与小齿轮7上的定位销9的圆周夹角B为150度。所述的左脚踏柄3与竖直方向上部的圆周夹角A为150度时,此为左脚踏柄3的发力结束状态,如图3,大齿轮6和小齿轮7的啮合点与小齿轮7上的定位销9的圆周夹角B为30度。所述的右脚踏柄4与竖直方向上部的圆周夹角A为30度时,此为右脚踏柄4的发力起始状态,如图4,大齿轮6和小齿轮7的啮合点与小齿轮7上的定位销9的圆周夹角B为150度。在左脚踏柄3从发力起始状态逆时针旋转120度,到达发力结束状态的过程中,小齿轮7上的定位销9也顺时针旋转了240度,弹簧10被动拉伸蓄力;在左脚踏柄3从发力结束状态之后,继续逆时针旋转60度,到右脚踏柄4处于发力起始状态的过程中,弹簧1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驱动小齿轮7顺时针旋转120度,小齿轮7驱动大齿轮6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驱动链轮2同步逆时针旋转,消除了死角区域,骑行者无需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