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解决了使用者一旦睡着或者没有将注意力关注到支架上的手机、平板时,就会被不法分子进行盗窃,使用者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支架上的物品已经被盗窃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部、基座、连接杆,还包括用于检测被检测物体脱离固定部或基座脱离固定物体以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耦接于检测装置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实现报警的第一报警器、用于提供电能至第一报警器的供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当固定在支架上的手机、平板被拿下来时,或者当固定在桌面上的支架被拿下来时,就会发出告警。
1.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被检测物体的固定部(3)、用于将支架固定至固定物体上的基座(1),所述固定部(3)上设有用于连接基座(1)的连接杆(2),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检测被检测物体脱离固定部(3)或基座(1)脱离固定物体以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58)、耦接于检测装置(58)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实现报警的第一报警器(12)、用于提供电能至第一报警器(12)的供电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检测装置(58)包括上检测部(59)与下检测部(60),所述上检测部(59)用于检测手机、平板是否脱离固定部(3)并控制供电装置(13)是否给第一报警器(12)供电,所述下检测部(60)用于检测固定物体是否脱离基座(1)并控制供电装置(13)是否给第一报警器(12)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上检测部(59)包括枢接于固定部(3)且与被检测物体抵触连接的上抵触件(6)、响应于上抵触件(6)的转动以控制供电装置(13)是否给第一报警器(12)供电的上驱动组件(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上驱动组件(61)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部(3)的上静触点(11)、固定连接于上抵触件(6)且以受控于上抵触件(6)的转动以实现旋转的上动触点(10)、固定连接于上动触点(10)以驱使上动触点(10)向上静触点(11)方向移动的上复位件(8),所述上动触点(10)的一端耦接于第一报警器(12)的一端,所述第一报警器(12)的另一端耦接于供电装置(13)的一端所述供电装置(13)的另一端耦接于上静触点(1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杆(2)的底座(22)、螺纹连接于连接杆(2)以实现夹紧固定物体的旋转件(21),所述下检测部(60)包括枢接于底座(22)且与固定物体抵触连接的下抵触件、响应于下抵触件的转动以控制供电装置(13)是否给第一报警器(12)供电的下驱动组件(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下驱动组件(62)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22)的下静触点(30)、固定连接于下抵触件且以受控于下抵触件的转动以实现旋转的下动触点(29)、固定连接于下动触点(29)以驱使下动触点(29)向下静触点(30)方向移动的下复位件(27),所述下动触点(29)的一端耦接于第一报警器(12)的一端,所述第一报警器(12)的另一端耦接于供电装置(13)的一端,所述供电装置(13)的另一端耦接于下静触点(30)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启闭第一报警器(12)与供电装置(13)之间连接的启动装置(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启动装置(9)包括旋转连接于固定部(3)上且用于启闭第一报警器(12)的锁件(14)、用于旋转锁件(14)的钥匙件(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钥匙件(15)包括握取部(16)、与握取部(16)固定连接的连接部(17)、远离握取部(16)且与连接部(17)固定连接的开锁部(18),所述开锁部(18)呈正六角设置且所述开锁部(18)的中心呈空心设置,所述锁件(14)包括锁部(19),所述锁部(19)上设有供开锁部(18)穿设且用于旋转锁部(19)的锁槽(20),所述锁件(14)上还设有用于保护锁件(14)的外盖(37),所述外盖(37)与固定部(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固定部(3)上且与供电装置(13)、启动装置(9)分别连接的第二报警器,所述连接杆(2)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连接杆(2)被剪断并输出断电检测信号的断电检测装置(63),所述第二报警器(12)耦接于断电检测装置(63)以接收断电检测信号并响应于断电检测信号以实现报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
背景技术
支架是一种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支架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手机、平板支架是一种将手机、平板进行固定的支架,而手机、平板防盗支架是一种提高固定在支架上的手机、平板安全性能的支架。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3387570U的中国专利,一种臂环式手机支架,包括前、后夹片和臂环,所述前、后夹片为L形且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前夹片的底板叠加到后夹片的底板上,两侧板成相对布置,所述两底板上下两端的相同位置开有相互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前后两侧穿有的螺母与螺栓,通过相互啮合将前、后夹片固定连接,所述后夹片通过万向管与臂环相连但是支架在使用中,使用者一旦睡着或者没有将注意力关注到支架上的手机、平板时,就会被不法分子进行盗窃,此时,使用者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支架上的物品已经被盗窃,还有改进空间。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当固定在支架上的手机、平板被拿下来时,或者当固定在桌面上的支架被拿下来时,就会发出告警。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被检测物体的固定部、用于将支架固定至固定物体上的基座,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用于连接基座的连接杆,还包括用于检测被检测物体脱离固定部或基座脱离固定物体以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耦接于检测装置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实现报警的第一报警器、用于提供电能至第一报警器的供电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当检测装置检测到被检测物体脱离固定部时,此时就会发出告警,提醒周围的人员,通过报警的方式,可以提高周围人对被测物体的警觉性,提高对被测物体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部与下检测部,所述上检测部用于检测手机、平板是否脱离固定部并控制供电装置是否给第一报警器供电,所述下检测部用于检测固定物体是否脱离基座并控制供电装置是否给第一报警器供电。采用上述方案,当上检测部检测到手机、平板脱离固定部时,就会接通第一报警器,此时第一报警器得电,使人们了解到手机、平板已经脱离了固定部,同时下检测部用于检测基座是否脱离固定物体,一旦固定物体于基座脱离就会发出警报,使人们了解到支架上的基座已经与固定物体脱离,提醒效果好,提高了手机、平板的安全性。作为优选,所述上检测部包括枢接于固定部且与被检测物体抵触连接的上抵触件、响应于上抵触件的转动以控制供电装置是否给第一报警器供电的上驱动组件。采用上述方案,上抵触件与上驱动组件的配合使用,当手机、平板安装在固定部上时,上抵触件向内缩进,此时第一报警器的供电回路被断开,当手机、平板被拿走时,就会闭合报警装置的供电回路,此时就会发出告警,提醒周围的工作人员,通过杠杆的原理,将启闭报警装置,实用性强,且使用简单。作为优选,所述上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部的上静触点、固定连接于上抵触件且以受控于上抵触件的转动以实现旋转的上动触点、固定连接于上动触点以驱使上动触点向上静触点方向移动的上复位件,所述上动触点的一端耦接于第一报警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报警器的另一端耦接于供电装置的一端所述供电装置的另一端耦接于上静触点的一端。采用上述方案,上静触点、上动触点的配合使用,当手机、平板安装在固定部上时,上抵触件向内缩进,此时第一报警器的供电回路被断开,当手机、平板被拿走时,上动触点就会与上静触点接触,此时,第一报警器接通发出告警,提醒周围的工作人员,通过杠杆的原理,将启闭报警装置,实用性强,且使用简单。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底座、螺纹连接于连接杆以实现夹紧固定物体的旋转件,所述下检测部包括枢接于底座且与固定物体抵触连接的下抵触件、响应于下抵触件的转动以控制供电装置是否给第一报警器供电的下驱动组件。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旋转件进行旋转,就可以将基座固定在固定物体上,固定的稳定性强,配合下抵触件与下驱动组件使用,就会断开第一报警器的供电回路,且通过一个第一报警器可以同时受控于上检测部、下检测部,使用成本低,节约成本。作为优选,所述下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下静触点、固定连接于下抵触件且以受控于下抵触件的转动以实现旋转的下动触点、固定连接于下动触点以驱使下动触点向下静触点方向移动的下复位件,所述下动触点的一端耦接于第一报警器的一端,所述第一报警器的另一端耦接于供电装置的一端,所述供电装置的另一端耦接于下静触点的一端。采用上述方案,下静触点、下动触点的配合使用,当基座安装在固定物体上时,下抵触件向内缩进,此时第一报警器的供电回路被断开,当支架被拿走时,下动触点就会与下静触点接触,此时,第一报警器接通发出告警,提醒周围的工作人员,通过杠杆的原理,将启闭报警装置,实用性强,且使用简单。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启闭第一报警器与供电装置之间连接的启动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启动装置的设置,增加了支架的工作模式,当支架在使用中,具有将第一报警器与供电装置导通和断开两种情况,提高使用者的自主选择性,使用灵活。作为优选,所述启动装置包括旋转连接于固定部上且用于启闭第一报警器的锁件、用于旋转锁件的钥匙件。采用上述方案,锁件和钥匙件的设置,提高了第一报警器的控制性,只有使用与锁件配合的钥匙件才能对启动装置做到启闭的功能,而钥匙件会掌握在支架主人处,提高了对支架防盗的控制,同时增加了报警和不报警的两种情况,可控性强。作为优选,所述钥匙件包括握取部、与握取部固定连接的连接部、远离握取部且与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开锁部,所述开锁部呈正六角设置且所述开锁部的中心呈空心设置,所述锁件包括锁部,所述锁部上设有供开锁部穿设且用于旋转锁部的锁槽,所述锁件上还设有用于保护锁件的外盖,所述外盖与固定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握取部的设置提高了对锁部的控制,使持有钥匙件的人可以更加方便的对锁件进行操作,同时开锁部配合锁槽,只有当开锁部插入锁槽内后,才能对启动装置进行操作,提高了支架的安全防盗性能开锁部呈正六边形设置,正六边形的设置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且得到最多的空间,六边形的内角为一百二十度,三个六边形的内角刚好可以围成三百六十度,不会浪费一点空间,当边数超过六边时,则会浪费空间;边数少于六边形比如四边形三边形虽然不浪费空间,但浪费材料,因此使用正六边形的开锁部。外盖的设置,可以将锁件进行保护,当钥匙件对锁件进行操作完毕后,可以将锁件进行盖住,从而减少水渍锁件的腐蚀,降低灰尘对锁件的堵住情况。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固定部上且与供电装置、启动装置分别连接的第二报警器,所述连接杆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连接杆被剪断并输出断电检测信号的断电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报警器耦接于断电检测装置以接收断电检测信号并响应于断电检测信号以实现报警。采用上述方案,对连接杆的情况进行保护,一旦有不法分子使用钢筋剪将连接杆断电,将手机、平板盗取走时,第二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用来提示人们,实用性强,同时还会对盗窃者造成慌忙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报警器具有自主控制功能,利用独有的钥匙件对锁件进行操作,从而启闭报警电路的报警功能;2、当报警功能开启的状态下,一旦手机、平板被拿走,就会发出告警用来提示人们;3、当报警功能开启的状态下,一旦固定在桌面上的支架被拿走时,就会发出告警用来提示人们;4、当连接杆被断电后,第二报警器就会进行工作,从而发出告警提示人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实施例一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钥匙件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部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部的剖视图;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电路原理图;图9为实施例三中的电路原理图;图10为实施例四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四中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基座;2、连接杆;3、固定部;4、第一空腔;5、固定连接件;6、上抵触件;7、第一活动槽;8、上复位件;9、启动装置;10、上动触点;11、上静触点;12、第一报警器;13、供电装置;14、锁件;15、钥匙件;16、握取部;17、连接部;18、开锁部;19、锁部;20、锁槽;21、旋转件;22、底座;23、第二空腔;24、桌面连接件;25、桌面抵触件;26、第二活动槽;27、下复位件;28、连接线;29、下动触点;30、下静触点;31、内软管;32、外软管;33、固定扣接件;34、活动扣接件;35、滑移槽;36、弹性件;37、外盖;38、第一常闭按钮;39、第二常闭按钮;40、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1、第一压力基准装置;42、第一压力比较装置;43、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4、第二压力基准装置;45、第二压力比较装置;46、第一逻辑门电路;47、第一压力控制装置;48、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9、第一光线基准装置;50、第一光线比较装置;51、第一光线增强装置;52、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3、第二光线基准装置;54、第二光线比较装置;55、第二光线增强装置;56、第二逻辑门电路;57、第一光线控制装置;58、检测装置;59、上检测部;60、下检测部;61、上驱动组件;62、下驱动组件;63、断电检测装置;64、第二报警器;65、检测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手机、平板防盗支架,包括用于固定被检测物体的固定部3、用于将支架固定至固定物体上的基座1,所述固定部3上设有用于连接基座1的连接杆2,还包括用于检测被检测物体脱离固定部3或基座1脱离固定物体以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装置58、耦接于检测装置58以接收检测信号并响应于检测信号以实现报警的第一报警器12、用于提供电能至第一报警器12的供电装置13。如图1、2所示,检测装置58包括上检测部59、下检测部60。上检测部59包括上驱动组件61、上抵触件6,下检测部60包括下驱动组件62、下接触件。上驱动件包括上动触点10、上静触点11,下驱动件包括下动触点29、下静触点30。如图1、2所示,固定扣接件33和活动卡接件滑移连接,通过弹性件36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6可以为弹力绳、拉簧,本实施例优先使用拉簧,弹性件36的一端采用AB胶水与固定扣接件33的一侧黏合,弹性件36的另一侧通过AB胶水与活动扣接件34的一侧黏合,第一扣接件、第二扣接件上均有勾爪,上复位件8可以为弹力橡胶、弹簧,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弹簧,上复位件8的一端采用AB胶水与第一抵件黏合,上复位件8的另一端通过AB胶水与上动触点10黏合。第一空腔4内设置有固定连接件5,固定连接件5与上抵触件6枢接,固定连接件5远离枢接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动触点10,第一空腔4内还设置有上静触点11,上静触点11通过静触点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上抵触件6安装在第一活动槽7内。如图2、4、5、6、7所示,钥匙件15包括握取部16、连接部17、开锁部18均一体设置,握取部16呈矩形设置,握取部16呈正六边形设置,开锁部18也呈正六边形设置,且开锁部18的中心呈空心设置,空心也呈正六边形设置。锁件14包括锁部19、锁槽20,锁部19呈正六边形设置,锁槽20也呈正六边形设置,且锁槽20的深度与锁部19的高度之比为1:2。如图1、2所示,基座1包括旋转件21与底座22,旋转件21上设置有正螺纹,连接杆2可以任意弯折,连接杆2上设有与旋转件21上互相配合的反螺纹,旋转件21远离底座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杆。连接杆2上还一体设置有底座22,底座22设置于旋转件21的下方,当旋转件21顺着螺纹的方向进行旋紧时,旋转件21与底座22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由此来加紧桌面,底座22上设置有第二空腔23,第二空腔23内设置有连接第一报警器12、供电装置13的连接线28,连接线28穿设过内软管31,且连接线28为导电线,桌面抵触件25设置于第二活动槽26内,桌面连接件24与桌面抵触件25枢接,桌面连接件24远离枢接的一侧一体设置有下动触点29,下静触点30设置在第二空腔23内,下静触点30也通过静触点固定件固定连接。如图1、2所示,内软管31为内芯铝镁合金软管,外软管32为外圈硅胶软管,配合使用提高了连接杆2的使用寿命。下复位件27可以为弹性橡胶、弹簧,本实施例中优先使用弹簧,下复位件27的一端采用AB胶水与桌面抵触件25黏合,下复位件27的另一端采用AB胶水与下动触点29黏合。如图2、3所示,第一空腔4内安装有供电装置13、第一报警器12,供电装置13为电源VDD,第一报警器12为电铃HA1,启动装置9为锁件14,本实施例中用开关S表示启闭状态,上动触点10、上静触点11启闭为第一常闭按钮AN1,下动触点29、下静触点30启闭和下静触点30,电源VDD的正极分别与第一常闭按钮AN1的一端、第二常闭按钮AN2的一端连接,电源VDD的负极与电玲HA1的一端连接,电铃HA1的另一端与开关S的一端连接,开关S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常闭按钮AN1的另一端、第二常闭按钮AN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过程:当开关S断开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断开,此时电铃HA1不告警;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闭合,此时电铃HA1不告警;基座1没有离开桌面时,支架没有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断开,电铃HA1也不告警;基座1离开桌面时,支架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闭合,电铃HA1也不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断开,电玲HA1不发出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闭合,电玲HA1发出告警;当基座1离开桌面时,支架没有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断开,电铃HA1不会告警;当基座1离开桌面时,支架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闭合,电铃HA1也会告警。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一中检测采用机械杠杆式的第一常闭按钮AN1、第二常闭按钮AN2,而实施例二中,上检测部59为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下检测部60为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对是否固定桌面,是否安装手机、平板进行检测,当手机、平板固定在支架上时,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输出的第一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压力基准值信号,第一压力比较装置42输出低电平的第一压力比较信号,当支架固定在桌面时,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输出的第二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二压力基准值信号,第二压力比较装置45输出低电平的第二压力比较信号。如图8所示,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用于检测手机、平板与支架之间的压力物理量并将压力物理量转换为压力检测信号,第一压力比较装置42耦接于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以接收第一压力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压力比较信号,第一压力基准装置41用于输出与手机、平板与支架之间的最小压力物理量相对的第一压力基准信号至第一压力比较装置42,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用于检测桌子与支架之间的压力物理量并将压力物理量转换为压力检测信号,第二压力比较装置45耦接于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以接收第二压力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压力比较信号,第二压力基准装置44用于输出与手机、平板与支架之间的最小压力物理量相对的第二压力基准信号至第二压力比较装置45,第一逻辑门电路46分别耦接于第一压力比较装置42、第二压力比较装置45以接收第一压力比较信号、第二压力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一逻辑门信号,第一压力控制装置47耦接于第一逻辑门电路46以接收第一逻辑门信号并输出第一压力控制信号,第一报警器12耦接于第一压力控制装置47以接收第一压力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第一压力控制信号以实现告警,启动装置9用于启闭告警器的供电回路。如图8所示,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由力敏电阻RF1、电阻R4组成,第一压力基准装置41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组成,第一压力比较装置42为比较器N1,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油力敏电阻RF2、电阻R8组成,第二压力基准装置44由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组成,第二压力比较装置45为比较器N2,比较器N1、比较器N2的型号均为LM324,第一逻辑门电路46为或门A1,或门采用7432芯片,第一压力控制装置47为三极管Q1,第一报警器12为电铃HA1,启动装置9为开关S。力敏电阻RF1、力敏电阻RF2为正系数的力敏电阻。如图8所示,力敏电阻RF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力敏电阻RF1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1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耦接于力敏电阻RF1、比较器N1的连接点,电阻R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力敏电阻RF2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力敏电阻RF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耦接于力敏电阻RF2、比较器N2的连接点,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或门A1的输入端分别与比较器N1的输出端、比较器N2的输出端连接,或门A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铃HA1的一端连接,电铃HA1的另一端与开关S的一端连接,开关S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工作过程:当开关S断开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输出的第一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1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1不导通,此时电铃HA1不告警;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输出的第一压力检测信号大于第一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1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导通,此时电铃HA1不告警;基座1没有离开桌面时,支架没有被拿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输出的第二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二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2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1不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支架被拿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输出的第二压力检测信号大于第二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2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输出的第一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1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1不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输出的第一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1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1导通,电铃HA1发出告警;当支架没有被拿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输出的第二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二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2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1不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当基座1离开桌面时,支架被拿走,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输出的第二压力检测信号大于第二压力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2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1输出低高平信号,三极管Q1导通,电铃HA1发出告警。实施例三: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采用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对是否固定桌面,是否安装手机、平板进行检测,当手机、平板固定在支架上时,第一压力检测装置40输出的第一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压力基准值信号,第一压力比较装置42输出低电平的第一压力比较信号,当支架固定在桌面时,第二压力检测装置43输出的第二压力检测信号小于第二压力基准值信号,第二压力比较装置45输出低电平的第二压力比较信号。而本实施例中,上检测部59为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下检测部60为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对是否固定桌面,是否安装手机、平板进行检测,当手机、平板固定在支架上时,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输出的第一光线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光线基准值信号,第一光线比较装置50输出低电平的第一压力比较信号,当支架固定在桌面时,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输出的第二光线检测信号小于第二光线基准值信号,第二光线比较装置54输出低电平的第二光线比较信号。如图9所示,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用于检测第一增强装置发出的光线物理量并将光线物理量转换为光线检测信号,第一光线比较装置50耦接于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以接收第一光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一光线比较信号,第一光线基准装置49用于输出与第一光线增强装置51的最小光线物理量相对的第一光线基准信号至第一光线比较装置50,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用于检测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所发出的光线物理量并将光线物理量转换为光线检测信号,第二光线比较装置54耦接于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以接收第二光线检测信号并输出第二光线比较信号,第二光线基准装置53用于输出与第二光线增强装置55的最小光线物理量相对的第二光线基准信号至第二光线比较装置54,第二逻辑门电路56分别耦接于第一光线比较装置50、第二光线比较装置54以接收第一光线比较信号、第二光线比较信号并输出第二逻辑门信号,第一光线控制装置57耦接于第一逻辑门电路46以接收第一逻辑门信号并输出第一光线控制信号,第一报警器12耦接于第一光线控制装置57以接收第一光线控制信号并响应于第一光线控制信号以实现告警,启动装置9用于启闭告警器的供电回路。如图9所示,第一光线增强装置51由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由开关S2、发光二极管LED1组成,第二光线增强装置55由开关S3、发光二极管LED2组成,光敏电阻RG1、电阻R12组成,第一光线基准装置49由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组成,第一光线比较装置50为比较器N3,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油光敏电阻RG2、电阻R16组成,第二光线基准装置53由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组成,第二光线比较装置54为比较器N4,比较器N3、比较器N4的型号均为LM324,第一逻辑门电路46为或门A2,或门采用7432芯片,第一光线控制装置57为三极管Q2,第一报警器12为电铃HA1,启动装置9为开关S。如图9所示,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开关S2的一端连接,开关S2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与电源VCC连接,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与开关S3的一端连接,开关S3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光敏电阻RG1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光敏电阻RG1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2的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耦接于光敏电阻RG1、比较器N3的连接点,电阻R9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311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光敏电阻RG2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光敏电阻RG2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耦接于光敏电阻RG2、比较器N4的连接点,电阻R14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地GND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比较器N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或门A2的输入端分别与比较器N4的输出端、比较器N3的输出端连接,或门A2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地GND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铃HA1的一端连接,电铃HA1的另一端与开关S的一端连接,开关S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工作过程:当开关S断开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输出的第一光线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3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2不导通,此时电铃HA1不告警;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输出的第一光线检测信号大于第一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3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2导通,此时电铃HA1不告警;基座1没有离开桌面时,支架没有被拿走,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输出的第二光线检测信号小于第二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3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2不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支架被拿走,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输出的第二光线检测信号大于第二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4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2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输出的第一光线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3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2不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光线检测装置48输出的第一光线检测信号小于第一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3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高电平信号,三极管Q2导通,电铃HA1发出告警;当支架没有被拿走,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输出的第二光线检测信号小于第二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4输出低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低电平信号,三极管Q2不导通,电铃HA1也不告警;当基座1离开桌面时,支架被拿走,第二光线检测装置52输出的第二光线检测信号大于第二光线基准值信号,比较器N4输出高电平的信号,或门A2输出低高平信号,三极管Q2导通,电铃HA1发出告警。实施例四:如图10-1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断电检测装置63、第二报警器64。连接杆2内设置有断电检测装置63,断电检测装置63为检测导线65,第二报警器64为电铃HA2,电路中还增加有负载,负载为电阻RL。如图10所示,固定部3上设置有电铃HA2。且连接杆2内设置有检测导线65,当连接杆2被剪断时,检测导线65断开。如图11所示,电源VDD的负极与电阻RL的一端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与电铃HA2的一端连接,电铃HA2的另一端与开关S的一端连接,开关S的另一端与电源VDD的正极连接,电阻RL与电铃HA2的连接点与检测导线65的一端连接,检测导线65的另一端耦接于电铃HA2与开关S的连接点。工作过程:当开关S断开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断开,此时电铃HA1不告警;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闭合,此时电铃HA1不告警;基座11没有离开桌面时,支架没有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断开,电铃HA1也不告警;基座11离开桌面时,支架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闭合,电铃HA1也不告警,继电器KM1失电,此时当连接杆2被剪断或者没有被剪断时,电铃HA均被连接导线65短路,电玲HA2不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没有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断开,电玲HA1不发出告警;当开关S闭合时,手机、平板离开支架时,第一常闭按钮AN1闭合,电玲HA1发出告警;当基座11离开桌面时,支架没有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断开,电铃HA1不会告警;当基座11离开桌面时,支架被拿走,此时第二常闭按钮AN1闭合,电铃HA1也会告警,此时当连接杆2被剪断时,连接导线65被断开,此时电玲HA2告警,此时当连接杆2没有剪断时,电铃HA被连接导线65短路,电玲HA1不告警,由电阻RL进行消耗电能。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