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包括具有轮子的机体,安装在机体上依次连接的粉碎装置、加热烘干装置、挤压装置,安装在机体上与上述装置连接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机体上还设置有牵引机头,牵引机头包括驾驶控制室和安装在机头内的发动机。本发明通过粉碎装置的扇刀在高速交错切割的同时形成风轮将打碎的秸秆推进双圆柱内腔,由揉切刀组继续对秸秆处理至秸秆彻底粉碎,而后通过加热烘干装置将粉碎后的秸秆烘干后送入挤压装置挤压成块状燃料或颗粒饲料;由于具有牵引机头,能工作在田间地头,并可将产成品先存储在成品仓内,方便对秸秆的现场处理,适应现有市场的需求,其市场潜力巨大,解决了现有秸秆焚烧的问题,节能环保,符合环境发展需要。
1.一种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轮子或履带的机体(1),安装在机体上依次连接的粉碎装置(2)、加热烘干装置(3)、挤压装置(4),安装在机体上与上述装置连接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5);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牵引机头(6),所述牵引机头(6)包括驾驶控制室和安装在机头内的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2)包括具有双圆柱内腔的外罩壳体(21),分别安装在外罩壳体内的双圆柱内腔的两组粉碎组件(22),在外罩壳体的两端面上设置有进料口(23)和出料口(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输料带(7),输料带(7)一端连接粉碎装置的进料口(23),进料口(23)位于外罩壳体(21)的中部,出料口(24)位于外罩壳体(21)另一端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组件(22)包括依次安装在传动轴(221)上的粉碎刀组(222)、传动齿轮(223)、揉切刀组(224),所述粉碎刀组(222)由三片扇刀(225)均布在传动轴(221)为轴心的外圆周上,两组粉碎组件(22)以各自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两组粉碎组件的粉碎刀组的扇刀(225)长度长于传动齿轮(223)且两组扇刀间隔排列在同一面上;揉切刀组224由多个揉切刀(226)均布在传动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切刀组的揉切刀(226)长度与传动齿轮(223)长度相同,两组揉切刀组在传动轴上揉切刀的位置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切刀组的揉切刀(226)长度与粉碎刀组的扇刀(225)长度相同,两组揉切刀组以各自传动轴方向呈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烘干装置(3)为倒U型结构,一端连接粉碎装置(2)的出口,一端连接挤压装置(4)的入口,且位于粉碎装置(2)和挤压装置(4)上方;在连接粉碎装置(2)出口处设置风机送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4)包括挤压仓(41)和位于挤压仓内的挤压轮组(42)组成,挤压仓(41)上部开有进料口,挤压轮组(42)设置在中部方形仓体内,下部仓体为倒锥台形,出料口设置在仓体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轮组(42)由若干个相互啮合并具有不同间隙的挤压轮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成品仓(8),成品仓(8)连接挤压装置(4)。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秸秆处理机。
背景技术
秸秆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个头疼的问题,现有的农业机械主要用于收割,而收割后进行处理的机器主要是带秸秆打包装置或直接将秸秆揉丝处理;但当前这些方式都具有局限性,如秸秆打包后用于饲料、造纸、燃料,但由于其打包强度不够,导致需要二次打包处理后才能方便运输,而且只能短途运输,否则运费高于秸秆的价值;而揉丝处理设备主要是将秸秆直接转换成青贮饲料,这就限制了其秸秆的类型和使用价值,并且仍需要运输到特定场所进行再处理方可使用;可见当前农机在处理秸秆上没有达到一步到位,使得其仍需后续处理,增加的步骤是当前农村缺少劳动力的情况下,所无法推广的直接障碍,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能直接将秸秆转化成农民需要的产品,这样就解决了焚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走式秸秆处理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包括具有轮子或履带的机体,安装在机体上依次连接的粉碎装置、加热烘干装置、挤压装置,安装在机体上与上述装置连接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牵引机头,所述牵引机头包括驾驶控制室和安装在机头内的发动机。进一步的,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具有双圆柱内腔的外罩壳体,分别安装在外罩壳体内的双圆柱内腔的两组粉碎组件,在外罩壳体的两端面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更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输料带,输料带一端连接粉碎装置的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外罩壳体的中部,出料口位于外罩壳体另一端的下部。更进一步的,所述粉碎组件包括依次安装在传动轴上的粉碎刀组、传动齿轮、揉切刀组,所述粉碎刀组由三片扇刀均布在传动轴为轴心的外圆周上,两组粉碎组件以各自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两组粉碎组件的粉碎刀组的扇刀长度长于传动齿轮且两组扇刀间隔排列在同一面上;揉切刀组由多个揉切刀均布在传动轴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揉切刀组的揉切刀长度与传动齿轮长度相同,两组揉切刀组在传动轴上揉切刀的位置相同。更进一步的,所述揉切刀组的揉切刀长度与粉碎刀组的扇刀长度相同,两组揉切刀组以各自传动轴方向呈间隔排列。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烘干装置为倒U型结构,一端连接粉碎装置的出口,一端连接挤压装置的入口,且位于粉碎装置和挤压装置上方;在连接粉碎装置出口处设置风机送料。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仓和位于挤压仓内的挤压轮组组成,挤压仓上部开有进料口,挤压轮组设置在中部方形仓体内,下部仓体为倒锥台形,出料口设置在仓体底部。更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轮组由若干个相互啮合并具有不同间隙的挤压轮组成。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成品仓,成品仓连接挤压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粉碎装置的扇刀在高速交错切割的同时形成风轮将打碎的秸秆推进双圆柱内腔,由揉切刀组继续对秸秆处理至秸秆彻底粉碎,而后通过加热烘干装置将粉碎后的秸秆烘干后送入挤压装置挤压成块状燃料或颗粒饲料;由于具有牵引机头,能工作在田间地头,并可将产成品先存储在成品仓内,方便对秸秆的现场处理,适应现有市场的需求,其市场潜力巨大,解决了现有秸秆焚烧的问题,节能环保,符合环境发展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xa0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xa0是本发明的粉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xa0是本发明粉碎刀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粉碎装置,21、外罩壳体,22、粉碎组件,221、传动轴,222、粉碎刀组,223、传动齿轮,224、揉切刀组,225、扇刀,226、揉切刀,23、进料口,24、出料口,3、加热烘干装置,4、挤压装置,41、挤压仓,42、挤压轮组,xa05、动力源,6、牵引机头,7、输料带,8、成品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的一种自走式秸秆处理机,包括具有轮子或履带的机体1,安装在机体上依次连接的粉碎装置2、加热烘干装置3、挤压装置4,安装在机体上与上述装置连接并提供动力的动力源5;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牵引机头6,所述牵引机头6包括驾驶控制室和安装在机头内的发动机。所述粉碎装置2包括具有双圆柱内腔的外罩壳体21,分别安装在外罩壳体内的双圆柱内腔的两组粉碎组件22,在外罩壳体的两端面上设置有进料口23和出料口24。所述机体上还设置有输料带7,输料带7一端连接粉碎装置的进料口23,进料口23位于外罩壳体21的中部,出料口24位于外罩壳体21另一端的下部。所述粉碎组件22包括依次安装在传动轴221上的粉碎刀组222、传动齿轮223、揉切刀组224,所述粉碎刀组222由三片扇刀225均布在传动轴221为轴心的外圆周上,两组粉碎组件22以各自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实现同步转动,两组粉碎组件的粉碎刀组的扇刀225长度长于传动齿轮223且两组扇刀间隔排列在同一面上;揉切刀组224由多个揉切刀226均布在传动轴上。所述揉切刀组的揉切刀226长度与传动齿轮223长度相同,两组揉切刀组在传动轴上揉切刀的位置相同。由输送带7将原料送入粉碎装置,输送带7可以连接前级收割机,也可以人工投料,秸秆从进料口23进入,粉碎组件22的扇刀交替切割将秸秆打碎,同时由扇刀形成的风将打碎的秸秆继续向后推送,揉切刀组继续进行破碎,使得秸秆破碎完全。所述加热烘干装置3为倒U型结构,一端连接粉碎装置2的出口,一端连接挤压装置4的入口,且位于粉碎装置2和挤压装置4上方;在连接粉碎装置2出口处设置风机送料。破碎后的秸秆由风机送料至加热烘干装置,由于加热烘干装置在粉碎装置上方,风力将打碎的秸秆送到加热烘干组件的输送带上,缓慢通过加热区,对秸秆加热到所需温度。所述挤压装置4包括挤压仓41和位于挤压仓内的挤压轮组42组成,挤压仓41上部开有进料口,挤压轮组42设置在中部方形仓体内,下部仓体为倒锥台形,出料口设置在仓体底部。所述挤压轮组42由若干个相互啮合并具有不同间隙的挤压轮组成。所述机体1上还设置有成品仓8,成品仓8连接挤压装置4。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揉切刀组的揉切刀226长度与粉碎刀组的扇刀225长度相同,两组揉切刀组以各自传动轴方向呈间隔排列。通过粉碎装置的扇刀在高速交错切割的同时形成风轮将打碎的秸秆推进双圆柱内腔,由揉切刀组继续对秸秆处理至秸秆彻底粉碎,而后通过加热烘干装置将粉碎后的秸秆烘干后送入挤压装置挤压成块状燃料或颗粒饲料;由于具有牵引机头,能工作在田间地头,并可将产成品先存储在成品仓内,方便对秸秆的现场处理,适应现有市场的需求,其市场潜力巨大,解决了现有秸秆焚烧的问题,节能环保,符合环境发展需要。本申请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简单的替换所进行的改变,仍然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