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公开号:CN205365928U)

  • 申请号:CN201521139406.4 申请公布号: CN205365928U
  • 申请日: 2015-12-31 申请公布日: 2016-07-06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分类号:B62K15/00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由车架组件、前轮、后轮、传动组件、座椅组件和带尾轮的后座架构成,通过增设双尾轮,可使折叠式单车在折叠状态下,既能平稳放置,又能方便拖动及拖动。本实用新型所增设的双尾轮相关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过程方便易控,实际推动及拖动效果和放置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一种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包括车架组件(1)、前轮(2)、后轮(3)、传动组件(4)、座椅组件(5)和后座架(6),所述车架组件(1)包括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所述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通过折叠扣(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架(6)后端两侧设置有尾轮(613)。
2.一种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包括车架组件(1)、前轮(2)、后轮(3)、传动组件(4)、座椅组件(5)和后座架(6),所述车架组件(1)包括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所述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通过折叠扣(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架(6)还包括双尾轮组件(61),所述双尾轮组件(61)包括与座架(6)匹配的由两侧及横向连杆构成的框架(611),在框架(611)后端设横向轴杆(612),横向轴杆(612)两端安装尾轮(613),所述双尾轮组件(61)通过框架(611)两侧及横向的连杆与后座架(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尾轮组件(61)通过框架(611)与后座架(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尾轮组件(61)通过框架(611)与后座架(6)通过卡扣或绳索绑定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611)采用铝合金、钛合金或碳纤维制成。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单车,具体地指一种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
背景技术
折叠式单车由于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可折叠性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然而,折叠式单车在折叠之后,有时也需要搬动,为达到让折叠式单车在折叠后能容易移动的目的,目前已有多种尝试将小轮与折叠式单车结合的技术。纵观现有的各种方案,或多或少的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制造成本高和折叠后移动效果和放置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受广大使用者欢迎的折叠式单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和折叠后移动效果和放置效果良好的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包括车架组件、前轮、后轮、传动组件、座椅组件和后座架,所述车架组件包括前端车架组件和后端车架组件,所述前端车架组件和后端车架组件通过折叠扣连接,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后座架后端两侧设置有尾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一种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包括车架组件、前轮、后轮、传动组件、座椅组件和后座架,所述车架组件包括前端车架组件和后端车架组件,所述前端车架组件和后端车架组件通过折叠扣连接,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后座架还包括双尾轮组件,所述双尾轮组件包括与座架匹配的由两侧及横向连杆构成的框架,在框架后端设横向轴杆,横向轴杆两端安装尾轮,所述双尾轮组件通过框架两侧及横向的连杆与后座架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尾轮组件通过框架与后座架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尾轮组件通过框架与后座架通过卡扣或绳索绑定可拆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框架采用铝合金、钛合金或碳纤维制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座架上增加双尾轮组件,极大改善了折叠式单车折叠后的移动和放置的稳定性能。(2)本实用新型所增加的双尾轮组件的固定位置具有可选择性,在折叠式单车骑行状态和折叠后状态下,都不会给折叠式单车的结构尺寸带来太大改变,方便骑行和折叠后的移动。(3)本实用新型所增加的双尾轮组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与其他类似产品相比,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后座架两侧带尾轮的折叠式单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座架带双尾轮组件的折叠式单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架组件1(前端车架组件11、后端车架组件12、折叠扣13)、前轮2、后轮3、传动组件4、座椅组件5和后座架6(双尾轮组件61、框架611、横向轴杆612、尾轮6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由车架组件1、前轮2、后轮3、传动组件4、座椅组件5和后座架6构成。所述车架组件1包括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所述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通过折叠扣13连接。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后座架6后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尾轮613。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由车架组件1、前轮2、后轮3、传动组件4、座椅组件5和后座架6构成。所述车架组件1包括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所述前端车架组件11和后端车架组件12通过折叠扣13连接。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后座架6还包括双尾轮组件61,所述双尾轮组件61包括与座架6匹配的由两侧及横向连杆构成的框架611,所述框架611采用铝合金制成,在框架611后端设横向轴杆612,横向轴杆612两端安装尾轮613,所述双尾轮组件61通过框架611两侧通过绳索绑定与后座架6连接。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尾轮组件61通过框架611两侧通过卡扣与后座架6连接,同时,所述框架611采用碳纤维制成,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类似。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处于折叠状态下的折叠式单车能像行李箱一样容易被推动和拖动,为实现本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座架6上增设尾轮613来实现,所增设的尾轮613有两种方式与后座架6连接,一种是直接在后座架后端两侧分别设置尾轮613,如实施例1所述;另外一种是在后座架6上增设双尾轮组件61,所述双尾轮组件61包括与座架6匹配的由两侧及横向连杆构成的框架611,在框架611后端设横向轴杆612,横向轴杆612两端安装尾轮6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就是让处于折叠状态下的折叠式单车能平稳放置,本实用新型带双尾轮的折叠式单车,可在折叠状态下通过双尾轮和座椅组件5或双尾轮和后轮3平稳放置。与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增设的尾轮613相关组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过程方便易控,实际推动和拖动效果以及放置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尽管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衍伸、拓展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