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达州工业云! 平台首页 企业驾驶舱 帮助中心 企业登录 企业注册

HI,欢迎使用达州工业云平台!

账号必须大于2位

创新资源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专利库>专利详情

一种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公开号:CN206548929U)

  • 申请号:CN201621204834.5 申请公布号: CN206548929U
  • 申请日: 2016-11-09 申请公布日: 2017-10-13
  • 申请(专利权)人: 专利代理机构:
  • 分类号:A61M5/158

专利介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包括连接在输液管末端的防护帽和输液针,输液针穿设在防护帽内,防护帽头端开口,防护帽尾端设有助推手柄,防护帽外壁上设有沿其头尾方向的防护帽滑槽,输液针上套接针帽,输液针的尾端设有穿设在防护帽内的输液针管衔接头,输液针管衔接头上设有穿出防护帽滑槽的输液针柄。
1.一种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输液管末端的防护帽和输液针,输液针穿设在防护帽内,防护帽头端开口,防护帽尾端设有助推手柄,防护帽外壁上设有沿其头尾方向的防护帽滑槽,输液针上套接针帽,输液针的尾端设有穿设在防护帽内的输液针管衔接头,输液针管衔接头上设有穿出防护帽滑槽的输液针柄;所述防护帽的防护帽滑槽头、尾端一侧设有垂直于防护帽滑槽、可限位输液针柄的上、下卡槽;所述防护帽的防护帽滑槽头、尾端另一侧设有对应上、下卡槽的锲向朝向防护帽滑槽的斜楔弹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头,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针在使用的过程中,针头常常会伤到操作者,而且使用完后的输液针即便加装针帽,但在后处理过程中也有可能脱落造成二次伤害,输液针针头上通常会带有病患病毒,当再次刺到操作者或者其他人时,容易传染疾病,存在使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安全、稳定,无二次伤害安全隐患的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输液管末端的防护帽和输液针,输液针穿设在防护帽内,防护帽头端开口,防护帽尾端设有助推手柄,防护帽外壁上设有沿其头尾方向的防护帽滑槽,输液针上套接针帽,输液针的尾端设有穿设在防护帽内的输液针管衔接头,输液针管衔接头上设有穿出防护帽滑槽的输液针柄。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帽的防护帽滑槽头、尾端一侧设有垂直于防护帽滑槽、可限位输液针柄的上、下卡槽。再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帽的防护帽滑槽头、尾端另一侧设有对应上、下卡槽的锲向朝向防护帽滑槽的斜楔弹簧。输液时,控制助推手柄,将输液针柄由防护帽滑槽尾端推向头端,从而经输液针管衔接头带动输液针推出防护帽,露出输液针,拔下针帽即可进行输液操作。在输液结束拔出输液针后,推动助推手柄和输液针柄,输液针管衔接头带动输液针进入防护帽内,从而防止临床操作中输液针误刺伤护理人员,在针尖的二次处理中也避免了人员的损伤,减少了血源性感染的机会。并且,在防护帽滑槽头、尾端的上、下卡槽能有效滞留输液针柄,确保输液操作时不回缩、收入操作时不脱出,配合对应上、下卡槽的斜楔弹簧,对应输液针柄进行卡紧,在送入上、下卡槽时有效卡紧,提高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用状态图。图中:输液管1,防护帽2,输液针3,助推手柄4,防护帽滑槽5,衔接头6,输液针柄7,针帽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2所示:一种一次性防刺伤输液针头包括连接在输液管1末端的防护帽2和输液针3,输液针3穿设在防护帽2内,防护帽2头端开口,防护帽2尾端设有助推手柄4,防护帽2外壁上设有沿其头尾方向的防护帽滑槽5,输液针3上套接针帽8,输液针3的尾端设有穿设在防护帽内的输液针管衔接头6,输液针管衔接头6上设有穿出防护帽滑槽的输液针柄7。在上述基础上,还可在防护帽的防护帽滑槽头、尾端一侧设有垂直于防护帽滑槽、可限位输液针柄的上、下卡槽。在上述基础上,还可在防护帽的防护帽滑槽头、尾端另一侧设有对应上、下卡槽的锲向朝向防护帽滑槽的斜楔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