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家庭用品领域,尤其是手压式甩干机。其包括:离心桶、第一单面齿轮、第二单面齿轮和双螺旋杆,离心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沿其轴线固定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为中空腔体,且其上设置有开口,双螺旋杆能插入开口中;第一单面齿轮套接在双螺旋杆上,第一单面齿轮中心部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与双螺旋杆的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大小相适应;第二单面齿轮固定设置于旋转部的内部,第二单面齿轮中心部有第二开孔,第二开孔能使双螺旋杆通过;第一单面齿轮和第二单面齿轮相啮合。上述甩干机,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电动甩干和电热烘干的工作方式相比,消除了漏电或者电器误操作会导致的不安全现象。
1.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桶、第一单面齿轮、第二单面齿轮和双螺旋杆,所述离心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沿其轴线固定设置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为中空腔体,且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双螺旋杆能插入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一单面齿轮套接在所述双螺旋杆上,所述第一单面齿轮中心部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双螺旋杆的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大小相适应;所述第二单面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单面齿轮中心部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能使所述双螺旋杆通过;所述第一单面齿轮和所述第二单面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一单面齿轮、所述第二单面齿轮、和所述双螺旋杆共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远离所述第二单面齿轮的一端伸出所述离心桶的底部,所述离心桶能以所述旋转部为支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片和第一旋转轴;所述旋转部呈柱状,所述第一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部内,位于第二单面齿轮光滑面一侧,且所述第一挡片与所述第二单面齿轮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旋转部中,与所述挡片相抵;其另一端伸出所述旋转部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片和第二旋转轴,所述旋转部置于所述离心桶内,所述旋转部呈柱状,所述第二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部内,位于第二单面齿轮光滑面一侧,且所述第二挡片与所述第二单面齿轮之间有距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旋转部中,与所述挡片相抵;其另一端伸出所述离心桶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挡片,所述齿轮挡片位于所述第一单面齿轮光滑面一侧,与旋转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扇叶,其一端与所述旋转部固定连接,且位于离心桶开口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桶,所述内桶为两端开口的网格状中空圆柱体,其一端与所述离心桶的封闭端相抵,且与所述离心桶同轴,所述内桶横截面大小与所述扇叶相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水收集桶,所述离心桶置于所述废水收集桶内,所述离心桶上设置有出水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手压式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型杆,所述柱型杆为有一端开口中空圆柱体,所述双螺旋杆的一端与所述柱型杆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所述柱型杆的直径大于所述旋转部的直径。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家庭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手压式甩干机。
背景技术日常生活中,衣物每隔一段时间便要进行清洗,清洗的方式种类繁多,但清洗之后为了能尽快的使用衣物,必然要使用脱水装置对衣物进行脱水处理。常见的对衣物进行脱水处理的方式有用衣架自然晾干,洗衣机甩干,烘干器烘干。自然晾干使衣物脱水的速度很慢,一般不会直接采用,常用的方式是洗衣机甩干和烘干器烘干。由于电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均有线路老化、焊接线松动的问题,而且由于脱水机器常年与水接触,导致漏电、电击事故时有发生。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压式甩干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手压式甩干机,包括:离心桶、第一单面齿轮、第二单面齿轮和双螺旋杆,所述离心桶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沿其轴线固定设置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为中空腔体,且其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双螺旋杆能插入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一单面齿轮套接在所述双螺旋杆上,所述第一单面齿轮中心部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双螺旋杆的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大小相适应;所述第二单面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内部,所述第二单面齿轮中心部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能使所述双螺旋杆通过;所述第一单面齿轮和所述第二单面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部、所述第一单面齿轮、所述第二单面齿轮、和所述双螺旋杆共轴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压式甩干机,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电动甩干和电热烘干的工作方式相比,通过双螺旋杆、离心桶、第一单面齿轮和第二单面齿轮相互配合的使用人力作为动力源的工作方式替代了现有技术中消耗电能的工作方式,完全消除了漏电或者电器误操作会导致的不安全现象,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压式甩干机的内部基本功能侧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压式甩干机的第一单面齿轮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压式甩干机的第二单面齿轮俯视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压式甩干机的第一种支撑离心桶旋转结构;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压式甩干机的第二种支撑离心桶旋转结构;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压式甩干机的第三种支撑离心桶旋转结构;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压式甩干机的整体图。图中:1、双螺旋杆;2、第一单面齿轮;3、第二单面齿轮;4、离心桶;5、旋转部;6、第一开孔;7、第二开孔;8、第一挡片;9、第一旋转轴;10、第二挡片;11、第二旋转轴;12、齿轮挡片;13、扇叶;14、内桶;15、废水收集桶;16、出水孔;17、柱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7所示,手压式甩干机,包括:离心桶4、第一单面齿轮2、第二单面齿轮3和双螺旋杆1,离心桶4为一端开口的中空圆柱体,沿其轴线固定设置有旋转部5,旋转部5为中空腔体,且其上设置有开口,双螺旋杆1能插入开口中。离心桶4是将衣物进行甩干的主要部分,是甩干衣物的承载装置,离心桶4的侧壁和/或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孔,用于排出从衣物中渗出的水。旋转部5为中空柱状体,或能够支撑第二单面齿轮3的其他柱形结构。双螺旋杆1是DNA双螺旋结构的螺旋杆,其延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旋转部5的直径。第一单面齿轮2套接在双螺旋杆1上,第一单面齿轮2中心部有第一开孔6,第一开孔6与双螺旋杆1的延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大小相适应;使第一单面齿轮2在受到的合力朝向有齿面或光滑面时可以向该方向移动,同时围绕双螺旋杆1进行转动。第二单面齿轮3固定设置于旋转部5的内部,第二单面齿轮3中心部有第二开孔7,第二开孔7能使双螺旋杆1通过,使双螺旋杆1在穿过第二单面齿轮3时,不会与第二单面齿轮3接触或接触时形成的摩擦力较小;第一单面齿轮2和第二单面齿轮3相啮合,其齿数和齿的结构与第一单面齿轮2相配合,使第一单面齿轮2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单面齿轮3进行转动;旋转部5、第一单面齿轮2、第二单面齿轮3、和双螺旋杆1共轴线,保证上述四部分可以同轴旋转。在双螺旋杆1下压时带动第一单面齿轮2旋转;第一单面齿轮2与第二单面齿轮3相啮合,同时带动第二单面齿轮3旋转;第二单面齿轮3与离心桶4固定连接,同时带动了离心桶4旋转,即: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离心桶4在旋转时将衣物中的水分排出。在双螺旋杆1上拉时,由于双螺旋杆1对第一单面齿轮2向上的拉力作用,使第一单面齿轮2与第二单面齿轮3脱离,并且由于第一单面齿轮2的重力作用,使其沿双螺旋杆1下滑,为下次下压做准备,如此反复下压、上拉以实现离心桶4持续的旋转。为了让离心桶4在旋转时减少与支撑面的摩擦,并增加其旋转速度,在旋转部5伸出离心桶4底部的情况下,应将离心桶4的下端改为能够支撑离心桶4旋转的结构。如图4所示,旋转部5远离第二单面齿轮3的一端伸出离心桶4的底部,离心桶4能以旋转部5为支点转动。伸出部分的端部可以设置为锥形,使离心桶4在转动时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相对较小。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外加其他结构来支撑离心桶4旋转。如图5所示,还包括第一挡片8和第一旋转轴9;旋转部5呈柱状,第一挡片8固定设置在旋转部5内,位于第二单面齿轮3光滑面一侧,且第一挡片8与第二单面齿轮3之间有距离,来增加双螺旋杆1插入旋转部5的深度;第一旋转轴9的一端插入旋转部5中,与挡片相抵;其另一端伸出旋转部5外,通过此结构来代替旋转部5支撑离心桶4进行旋转。如图6所示,在旋转部5未伸出离心桶4的情况下,用来支撑离心桶4进行旋转的结构还可以是:还包括第二挡片10和第二旋转轴11,旋转部5置于离心桶内,旋转部5呈柱状,第二挡片10固定设置在旋转部5内,位于第二单面齿轮3光滑面一侧,且第二挡片10与第二单面齿轮3之间有距离,来增加双螺旋杆1插入旋转部5的深度;第二旋转轴11的一端插入旋转部5中,与挡片相抵;其另一端伸出离心桶4外,通过此结构来代替旋转部5支撑离心桶4进行旋转。当双螺旋杆1向上拉时,由于拉力的作用会将第一单面齿轮2一起拉出,短时间内再下压双螺旋杆1也无法再向旋转部5深入更多,也就无法提供更大的动力。为了克服该问题,还包括齿轮挡片12,齿轮挡片12位于第一单面齿轮2光滑面一侧,与旋转部5固定连接。来阻止第一单面齿轮2随双螺旋杆1抽出而远离第二单面齿轮3。优选地,还包括扇叶13,其一端与旋转部5固定连接,且位于离心桶4开口一侧。离心桶4转动时会带动扇叶13转动,扇叶13转动后会向有衣物的一侧吹风,用来辅助衣物的甩干。优选地,还包括内桶14,内桶14为两端开口的网格状中空圆柱体,其一端与离心桶4的封闭端相抵,且与离心桶4同轴,内桶14横截面大小与扇叶13相适应。用来防止衣物在离心桶4内损坏扇叶13。优选地,还包括废水收集桶15,离心桶4置于废水收集桶15内,离心桶4上设置有出水孔16。排水孔可以设置在离心桶4的侧壁或者离心桶4的桶底,用来收集和排出从离心桶4中渗出的水。优选地,还包括柱型杆17,柱型杆17为有一端开口中空圆柱体,双螺旋杆1的一端与柱型杆17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柱型杆17的直径大于旋转部5的直径。柱型杆17包围住双螺旋杆1,并与双螺旋杆1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控制双螺旋杆1。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人力为能源的机械结构取代了以电能为能源的机械结构,消除了使用电器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了由于使用电器而引发的事故的发生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