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经历
1981.09-1985.07 重庆大学化学冶金专业读本科
1987.09-1989.12 重庆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93.09-1998.12 重庆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1.05-2001.11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作高访
2002.08-2006.04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作博士后研究
其余时间至今-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系工作
社会兼职
现任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分会委员;中国冶金行业标准委冶金渣剂分委会委员。曾任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学会第四届、第五届合金钢连铸分委会学术秘书。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有色冶金学
研究生课程:冶金过程动力学
学术专长
1. 连铸保护渣理论及技术应用
2. 洁净钢生产过程中的冶金物理化学
3. 连铸坯质量控制及铸坯热送热装
主要研究方向
冶金新工艺及理论;钢液净化及凝固理论;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冶金过程模拟及优化;冶金资源综合利用
科研项目
低氟和无氟连铸保护渣行为特性及其调节机理 |
连铸保护渣结晶行为及其控制机理 |
连铸保护渣液渣膜行为特性及其调节机制 |
分钢种工艺路线摸索及优化技术研究 |
9SMn28、Y40Mn等含硫结构钢方坯连铸用保护渣的研制 |
低氧保硫保铝易切非调质钢精炼与连铸关键技术研究 |
D671、Y3Cr13等小方坯连铸用保护渣的优化 |
重钢新区3#铸机结晶器流场优化研究 |
LF精炼造渣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
高铝钢板坯连铸用中包覆盖剂及保护渣实验研究 |
无缺陷坯的生产技术研究 |
八流大方坯/圆坯连铸机中间包及结晶器流畅优化研究 |
保护渣性能的研究 |
弱脱氧钢精炼脱硫工艺技术研究 |
三钢高碳钢板坯连铸用结晶器保护渣研究 |
重钢新区冶金渣剂的研究开发 |
川威纯洁钢生产技术平台建设及研究 |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系列化研究 |
连铸保护渣物理性能检测实验室建设 |
炼钢及连铸渣剂的研究 |
保护渣性能与连铸坯质量的技术研究 |
三钢板坯连铸用结晶器保护渣系列化 |
38CrMoAl钢转炉连铸流程生产技术研究 |
含硫易切不锈钢小方坯连铸用保护渣研究 |
提高连铸方坯表面质量及降低三钢品种钢增氮量的研究 |
连铸结晶器用保护渣的研发 |
唐钢薄板坯连铸用保护渣开发与应用研究 |
攀钢高速板坯连铸机保护渣的研究 |
重钢炼钢厂铁水预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
炼钢厂连铸机中间包及结晶器流场优化研究 |
Q235-Q345工字钢连铸用保护渣和耐候带钢连铸保护渣的研究开发 |
铝镇静带钢连珠保护渣的研究开发 |
重特易切钢连铸保护渣研究 |
保护渣的研究 |
转炉复合造渣剂的研究 |
重特三炼钢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究 |
重特三炼钢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究 |
重钢喷雾造粒连铸保护渣的研究 |
太钢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及生产工艺的研究 |
方坯连铸用结晶器保护渣的研究 |
超低碳钢连铸保护渣的研究 |
常规连铸用保护渣渣型优化及中薄板坯连铸用保护渣的开发 |
品种钢LF炉精炼过程钢水洁净度研究及精炼渣的开发 |
本钢薄板坯连铸SS400结晶器用保护渣的开发 |
舞钢板坯结晶器保护渣开发 |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究 |
重钢转炉炼钢厂连铸钢水质量及其控制研究 |
唐钢薄板坯连铸用保护渣开发与应用 |
连铸保护渣结晶及玻璃化行为的协同控制 |
论文及专著
发表论文70余篇,负责和主持起草了两项连铸保护渣冶金行业标准,负责大型工具书《现代连续铸钢手册》中连铸保护渣部分的撰写。
专利
|
|
一种实现高强度低合金钢连铸坯直接送装的方法 | |
一种连铸保护渣烧结温度测试方法和装置 | |
一种高钠低氟连铸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 | |
转炉脱磷复合造渣剂及造渣工艺 | |
一种裂纹敏感性钢连铸用结晶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 | |
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中厚板连铸保护渣 | |
一种超低碳钢连铸保护渣 | |
一种铁水脱硫预处理炉渣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
以转炉渣为原料的复合脱磷剂及其制备方法 | |
一种钢水覆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一种裂纹敏感性钢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 |
表彰及奖励
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研团队
何生平副教授、李玉刚讲师、鲁永剑博士、朱吉安高级实验师及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的科研团队,主要在连铸保护渣、钢水精炼、铸坯质量及热送热装方面开展深入研究。